我,機器人

〔美國〕艾·阿西莫無

引言

機器人學三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見人受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定律——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引自《機器人學指南》第56版2058年。我用了好幾天時間,在“美國機器人公司”進行了采訪。

據人介紹,蘇珊·卡爾文生於1982年,那麼,她今年該有75歲了。也就是在她出生的那年,勞倫斯·羅伯遜創辦了最非凡的“美國機器人公司”。在蘇珊·卡爾文20歲的時候,她見識了公司的艾爾弗雷德·蘭寧博士專為計劃在水星上開發礦藏而製造的第一個會說話的、能行走的機器人。從此,這個稟性孤僻、麵色蒼白、表情冷淡而且過分理智的姑娘,便暗暗地迷上了這一切。

她於2003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進了控製論研究生班。她於2008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然後以機器人心理學家的身份到“美國機器人公司”工作,於是她便成為這個新的科學領域中的首屈一指的專家。她目睹了50年來科技的迅猛發展,如今她就要退休了。

蘇珊·卡爾文博士對我這次采訪給予了一定的熱情。她離開椅子站起來,她身材不高,看起來很單薄。我同她一起走到窗邊,望著外麵。公司的管理處和車間像一個規劃得整整齊齊的小城市。觸景生情,她向我提起了創業時的簡陋,然後說:“你看如今的規模!”

“50年夠長的了。”我想不出比這句陳詞濫調更好的話來。

“一點也不,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她反對道,“你會驚訝,時間怎麼這麼快就飛逝過去了。”

她重新坐到桌子旁邊,我察覺,她變得有些憂鬱起來。她講起了機器人的曆史,機器人的哲學……

我不被人察覺地操縱口袋中的袖珍錄音機,把她的話都錄了下來。

她接著向我講起了機器人羅比以及一個小女孩,講這些的時候,她的眼睛蒙上了一層雲霧。我也不出聲,以免妨礙她追憶往事。這是多麼遙遠的過去啊!

“羅比是個不會說話的啞機器人,它1996年出廠,那時機器人尚未成為極其專業化的,它是當作保姆出售的。”

一羅比

羅比以保姆的身份和8歲的小女孩格洛莉和諧愉快地玩耍著。賽跑的時候,格洛莉的小腳板當然趕不上羅比的大步,可是要到終點時,羅比猛然一下子放慢了速度,格洛莉喘著氣拚命地從它身旁趕了過去,首先到達了終點,她高興得不得了。羅比又把她舉到空中轉圈子,她覺得天旋地轉,藍天在腳下,而綠色的樹梢倒掛在天上…等羅比把她放下時,她就用小手打羅比:“你壞!我打你!”羅比縮起身子,用手捂著臉,她隻好改口說道:“我不打你了,現在輪到捉迷藏了。”

羅比點點頭——一個平行六麵體的頭,四角圓滑。頭與身軀之間用一個很短的軟質器件連接著。身軀也是長方形的,但要比頭大得多。羅比順從地轉過頭去,把薄薄的金屬片眼皮閉上,遮住了光電眼睛。過了一會兒,它就開始尋找格洛莉,當然,用不了多久就會找到的。羅比不願讓格洛莉騎著它,格洛莉非得給它講故事才行,羅比最愛聽灰姑娘的故事啦。故事正講到精彩處,威斯頓太太就喊女兒吃飯,媽媽可不喜歡機器人,態度可粗魯了。失望的羅比隻好獨自呆著去了,而格洛莉卻含著眼淚。

威斯頓太太很早就想把羅比趕走了,她不想把女兒托給機器人照管,盡管它是可靠的,但她還是不信任。隻是丈夫一再堅持,才使羅比留下來兩年多。不過,為此,他倆常常發生爭吵。近來,威斯頓太太展開了全麵攻勢,軟磨硬泡,深愛著妻子的威斯頓不得不做出讓步。終於在一天,他帶著抱歉的神色走近女兒,讓她去參觀村裏的“十分精彩的”遊藝會。她想和羅比一同去,可爸爸說遊藝會不準機器人參加。等格洛莉回來時,媽媽送給她一隻十分可愛十分乖氣的小狗,格洛莉急忙去叫羅比,也讓它高興高興。可是,羅比不見了!

“媽媽,羅比在哪兒呢?”

沒有人回答。威斯頓咳嗽了一聲,他忽然對天空飄過的雲彩發生了極大的興趣。格洛莉的聲音顫抖著,她就要放聲大哭了。

威斯頓太太坐了下來,親熱地把女兒拉到身邊:“別難過,格洛莉。我想,羅比走了。”當格洛莉弄明白羅比再也不回來了,終於放聲大哭起來,一切勸慰都是不起作用的。“讓她哭個夠吧!”威斯頓太太對丈夫說,“小孩子的悲傷長不了,過幾天她就會忘掉這部機器人的。”可是,時間證明威斯頓太太的斷言是過於樂觀了。自然,格洛莉已經不哭了,但是同時她也不笑了。她變得愈來愈不愛說話,整日愁眉不展。漸漸地,她那不幸的樣子使威斯頓太太受不了啦。但是,威斯頓太太不願作出讓步,她決定改變一下女兒的環境,把格洛莉送往紐約。聽到這個消息,格洛莉立刻好轉起來,威斯頓太太慶幸起自己的勝利。

在去紐約的航班上,威斯頓太太不失時機地向女兒介紹城裏的事情,希望能激起女兒更大的興趣。這時格洛莉轉過身來帶著一種知道某種秘密的神秘表情對母親說道:“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到紐約去,到紐約去就是為了找到羅比,對吧?跟偵探一起找。”威斯頓太太驚得目瞪口呆。

紐約到了,威斯頓和太太要最大限度地使格洛莉開心。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帶女兒遊玩了各種名勝。然而,格洛莉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對附近的機器人流露出最強烈的興趣。威斯頓和太太盡量避開一切機器人,可是在科學和工業博物館,格洛莉卻獨自按照“參觀會說話的機器人由此往前”的標牌的指引,走進展覽廳。展覽廳隻有一個15歲左右的姑娘坐在那裏觀看機器人,這就是蘇珊·卡爾文。

格洛莉開始小心地和機器人對話,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這個會說話的機器人幫助尋找羅比。這可超出了這個機器人的能力,結果,致使忠於使命的機器人半打線圈燒毀。

威斯頓認為女兒這樣迷戀羅比,是因為她把它當人看待,如果她把它當成機器,事情就好辦了。於是他帶領女兒參觀了“美國機器人公司”,讓她看到了機器人的裝配過程。然而,就在這裏,格洛莉意外地發現了羅比!

格洛莉呼喊著鑽過防護欄杆,奔向羅比,威斯頓和太太以及管理人員都嚇呆了。因為他們看到了激動的格洛莉所沒看到的東西,一台巨型的自動拖拉機轟隆轟隆地正朝她開過來。

似乎一切都來不及了……

千鈞一發之際,隻有羅比迅速地行動起來,它邁開金屬腿猛跨著大步,迎著它的小主人飛奔而來。說時遲,那時快,它一把抱起格洛莉閃向一邊。

格洛莉得救了,她掙脫父母的擁抱,緊緊摟住羅比的脖子,無比幸福地俯在機器人耳朵上,興奮地講著許多傻話。羅比用它那鉻鋼鑄造的、能將5厘米粗的鋼條擰成蝴蝶結的手,溫柔地撫摩著格洛莉,它的眼睛發出暗紅的光芒。

“好吧。”威斯頓太太終於開口了,“就讓羅比留在咱們家吧,直到鐵鏽把它鏽壞的那一天為止。”

蘇珊·卡爾文聳了聳肩膀:“上麵這一切發生在1998年。後來,機器人的反對派麵對日益先進的機器人,再無法忍耐了,在2003到2007年,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除了用於科學目的之外,禁止在地球上使用機器人。”

“這麼說,格洛莉最後還是和羅比分手了?”我問。

“恐怕是這樣。……當我在2007年進入‘美國機器人公司’工作時,我們著手開辟地球以外的市場。派往水星的第二次考察隊好像是在2015年。這是一次勘測性考察,經費是由‘美國機器人公司’和‘太陽礦業公司’資助的。考察隊由格雷格·鮑威爾、邁克·多諾萬和一部新型的機器人試驗樣機組成……”

二環舞

型號為SPD—13的機器人斯皮迪去采硒礦都5個多小時了,還沒回來。鮑威爾和多諾萬都很著急,他們來到水星上總共才12小時,就碰上這樁倒黴事。他們走進電台工作室,室內設備還是10年前第一批探險隊帶來的,已經有些陳舊了。多諾萬已經用無線電和斯皮迪聯係過了,可是毫無結果。在水星向陽的這一麵,距離隻要超過兩英裏,無線電就會失靈。多諾萬根據收到的另一種信號,測定了斯皮迪正在圍著27千米外的硒礦湖繞圈子,並且在兩小時內已經繞了4圈,好像還要不停地繞著湖轉下去。

鮑威爾清楚,隻有光電池,才能使他們抵擋水星上非常強烈的太陽照射。然而光電元件全部損壞了。隻有搞到硒原料才有效,而硒礦隻有斯皮迪才能采到。要是它回不來,就不會有硒。沒有硒,就做不了光電池。沒有光電池,就……會被慢慢地烤死——一種最難受的死法。

多諾萬使勁地搔了幾下他那棕紅色的頭發。他也知道,在水星的向陽麵,他們最新式的宇宙服也隻能耐受20分鍾,至多還能延長5~10分鍾,看來他們是不能親自去找斯皮迪了。幸好,第一批探險隊還留下來6個隻有人騎著才能走的、會說簡單語言的機器人。他倆好不容易才調試好其中的兩個,然後穿好宇宙服,按照地圖選擇了一條出口離硒礦隻有5千米、編號為13——a的地道,騎著隻能勻速緩行的機器人鑽了進去。走了好久,他們才走出地麵,土壤上鋪滿無數雪一樣潔白的結晶物質,射出強烈的白光。宇宙服上的濾光鏡減弱了這種能照瞎眼的光線,同時,宇宙服也耐住了攝氏80度的高溫。很快,他們就發現了遠處的斯皮迪,這個黑點在雪白的結晶體背景上是很明顯的。他們徑直向斯皮迪走去,斯皮迪發現了他們,正朝這邊走來。鮑威爾的無線電耳機裏傳來了它的歌謠聲……可它突然又跑遠了,像是在捉迷藏。它出了什麼毛病嗎?

鮑威爾突然問多諾萬:“當你派斯皮迪去采硒的時候,對它怎麼說的?”

“我隻是叫它去采硒來。我說,‘斯皮迪,我們需要一點硒。你到某某地方能找到它,把它采來。’就是這些。”

“你沒有說,這是非常重要的,急需的?”接著,鮑威爾從機器人學三定律進行了分析:“當這三條定律彼此發生抵觸時,電腦中的電勢差便對行為起決定作用。當機器人走到對它有危險的地方,按照第三定律產生的電勢就自動地強迫機器人離開那裏。如果你命令它到危險的地方去,這時第二定律產生的反向電勢會超過前一種電勢,於是機器人就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完成你的命令。在機器人的設計中第三定律給定得特別嚴格,它逃離危險的意向就非常強烈;可是你漫不經心地讓它去采硒,這樣第二定律的電勢就比較弱。在硒產地附近存在某種危險。機器人離硒產地越近,這種危險性就越大,直到產地某個距離,第三定律產生的電勢就會升到與第二定律的電勢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