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裏希·維森博格是德裔,非德裔的維爾吉亞人則多半是當年的和平主義者後裔,雖然國家外交上維持中立,但是和南美一些國家一樣,實際上是對軸心國大大偏向的。德國在此前的最後通牒中對維爾吉亞的要求則是交出境內所有猶太人、斯拉夫人、黑人,並對德國實行資源專賣。
“那不可能!別說我們是民主國家,交出所有猶太人、斯拉夫人和黑人這種事會引起民憤……資源專賣意味著什麼,你應該明白。”
新型的軍艦——主要就是指超兵器和準超兵器(算上已公布的和已建成的,準超兵器包括日本的超大和級、美國的路易斯安那級、英國的無比級、德國的H44級四種最新型20寸級戰艦,不過未公布而有傳言的準超兵器至少還包括英國一種重雷裝巡洋艦、德國一種戰艦——H45級戰艦、日本一種空母——赤賀級雙體空母、蘇聯一種導彈艦——斯瓦羅格級導彈驅逐艦)——基本上都采用六年前被發現國維爾吉亞的元首弗雷德裏希·維森博格“頗具創意”地稱為“稀有合金”的由鈦、鋁和鐵精加工而成的一種鈦合金,比重隻有鋼的八成,強度提升了一倍以上。所以,超兵器和準超兵器的“裝甲厚度”在表示的時候都是把實際厚度先乘一個2.5再來算的。
糟糕的是,鈦是一種稀有金屬,除了處於蘇聯實際控製範圍內的蒙古和另一處之外,全世界的鈦儲量都並不豐富。
而這個另一處——目前發現的全球最大的鈦礦恰恰就在南極洲。
“所以說民主製度這種意味不明的鬼東西到底為什麼還存在於這個國家……”千早真嗣嘀咕道。
“你的意思我懂……就算為了這個,我們就更不能把國家的資源命脈交給別國,哪怕是德國。”弗雷德裏希·維森博格淩厲地看了千早真嗣一眼。
“明白……我國在國格上自然應當與大德意誌平起平坐。”
“那麼繼續往下說……”弗雷德裏希·維森博格似乎對這個年輕軍官的政治頭腦著實不敢恭維,搖了搖頭說道,“我們已經在這支艦隊當中發現了‘no-i-zu-han-nou’(不標準的日語)……這意味著什麼你明白嗎?”
“……!!!”
噪音反應,日本科學家發現的用於在衛星圖上估測聚變反應堆存在的方式。確切來說,實際上並不是測定聚變反應堆的,而是測定聚變動力爐的。
聚變反應又叫熱核反應,為什麼叫這個呢?自然是因為其反應的溫度極高。實際上,憑借一般的手段根本無法達到這樣的溫度。在舊時代,要達到聚變反應的閾值溫度首先就需要裂變爆炸提供的能量才行。而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卻還要比這高得多……
簡單來說吧,太陽的溫度就是純靠聚變反應達到的。換言之,想要安全地利用聚變能源,首先就需要能夠在太陽上都不融化的物質來作為外殼。聚變反應堆的技術含量,可以說九成九倒是來自於這一層隔熱層。維爾吉亞估計這種隔熱層應該至少包括三層,第一層是高耐熱的高分子材料,第二層是“稀有合金”,第三層是高隔熱的高分子材料。但是,具體使用的材料還不能確認。
然而,即使這種高分子材料,在經受這種巨大的熱能時依然會放出巨大的輻射,可以被衛星或雷達捕捉到——但是由於隻是離散性的輻射,故而無法精確地確定位置,哪怕用火控雷達也不行。
根據實用聚變動力爐的發明國——德國和美國同時出台的定義,隻要以聚變反應堆為動力、以稀有合金為裝甲的載具,都算是超兵器——實際上,除了使用稀有合金的大型軍事載具以外,也不會有什麼東西會金貴到用得起聚變反應堆的程度了。所以,檢測到噪音反應基本就意味著一定有超兵器的存在。
這則消息就意味著,德國把自己剛剛造好的超兵器之一就派往了南極洲……
“所以,我們不得不做好迎擊的準備。”弗雷德裏希·維森博格敲了敲桌子。
“……是。”
*注:麥卡托投影式世界地圖,指以正軸等角圓柱投影法把地球球麵外觀繪製成矩形的世界地圖繪製法。特點是隨著緯度升高而在橫向上拉伸,兩極部分拉伸比例巨大。高緯度國家的世界地圖常用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