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勇鬥智統一草原(1 / 2)

鬥勇鬥智統一草原

這時候,在蒙古大草原上形成了鐵木真、王汗、紮木合三足鼎立割據稱雄的局麵。

不多久,短暫的和平製衡之勢很快就被打破了。戰事緣起於紮木合的弟弟怡察之死。怡察率部潛入鐵木真的屬地撒阿裏川擄掠馬群,被鎮守的勇士一箭射斷了脊梁。紮木合借口為弟報仇,糾集屬下十三個部落號稱三萬大軍,越過阿拉山,向鐵木真開戰。

鐵木真集結起一萬精兵,分作十三翼於斡難河畔的答蘭巴勒主惕(今呼倫貝爾平川)迎戰紮木合——這就是蒙古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

這天黎明,鐵木真與紮木合各統率大軍列陣對峙。戰鼓齊響,呐喊連天,旌旗蔽日。鐵木真首先指派兩員勇將忽必來和速不台各領一支千人隊,如兩股颶風直卷敵方中軍,紮木合則派三千鐵騎揮刀出陣。鐵木真的兩支千人隊忽合忽分,忽射忽衝;紮木合的三千鐵騎亦不愧為精銳之師,成扇形散開,攔腰夾擊。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殺得血肉橫飛,屍骨枕藉,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紮木合依仗人多勢大,又派出兩支刀斧手迂回包抄;忽必來和速不台部傷亡過半,漸漸力不可支。這邊眾將領紛紛向鐵木真請戰,懇求出陣支援,鐵木真卻突然吹響號角,傳令收兵。隻見忽必來和速不台二人渾身血花殺出重圍,率領殘部邊戰邊退。那邊紮木合佩刀一指,率領全軍如狂潮般追殺過來;早已待命埋伏在兩邊山坡上的台撒兒和別勒古台,各率一千名最佳弓箭手萬箭齊射,如雨的箭矢阻住了敵軍先鋒。紮木合大驚,恐中奇兵伏擊,急令部眾停止追擊。鐵木真見已大挫敵軍銳氣,趁此良機指揮全軍悄然有序地撤入哲別列峽穀布防。

待紮木合探明情況,才匆匆統率三萬部眾將哲別列峽穀團團起來。鐵木真已事先布置孛斡爾出和者勒篾將所有的婦孺、糧草、牛羊、馬群、輜重等轉移到哲別列峽穀。峽穀兩麵林深,一麵山高,斡難河水可飲馬,糧足草茂,鐵木真傳令眾人安營紮寨,養精蓄銳,堅守不出。紮木合幾度發起強攻,除損兵折將外,一無所獲。雙方對峙到第十天,紮木合早已失去耐心,自感仇沒報、恨沒雪,便又瘋狂地報複起曾叛離過他的部屬,命令士兵們在地上支架起七十口大鐵鍋,將抓獲的貴族統統割下頭顱拴在馬尾巴上,將抓獲的兒童統統扔進大鐵鍋活活煮死,爾後撤兵回營。

鐵木真聞報,即派合撒兒和者勒篾北部銜尾窮追。紮木合的部屬因見主帥太殘暴無道,紛紛倒戈投奔到鐵木真的麾下。“十三翼之戰”有驚無險,鐵木真轉敗為勝,壯大了勢力。

塔塔兒部背叛金國,並不斷進擾金的邊界。金人一貫奉行“以夷製夷”的外交手腕,遂約請克烈部王汗和鐵木真聯合發兵合擊塔塔兒部。鐵木真興奮異常,傾全軍之力向塔塔兒部大舉討伐。好戰的塔塔兒人遭受到三方強力夾擊,兵敗如山倒,死亡盈萬眾,連可汗也當場斃命於亂刀之下。鐵木真趁機兼並了富饒的呼倫貝爾草原,還掠得前所未見的稀世珍寶:一件珍珠裘襖和一輛金銀製成的搖車以及大量的禽畜、輜重;對於抓到的俘虜,凡高於車輪的男子一律斬殺,餘者盡數分配給各家役使。

“十三翼之戰”和征服塔塔兒部兩次戰爭的勝利,鐵木真的權勢日趨興盛,鐵木真的聲譽如眾星捧月,鐵木真的軍威震撼著整個蒙古高原。草原上其他部落的貴族首領們驚恐萬狀,惶惶然不可終日,他們秘密聚集在阿穆爾河(今黑龍江)上遊的一座密林中共同推舉紮木合為古兒汗(統轄萬民的普皇帝),誓與鐵木真不共戴天,決一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