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是這麼回事啊!我咋想不到呢!”馬大姑後悔了,自己怎麼沒想到開個茶水攤子呢!“小喜小玉呢?”
“她們天不亮就起來蒸饅頭做菜,累的不行,現在在補覺。”大山想起喜姐說的他們還在長身體,要多睡覺,不僅微微一笑
馬大姑一想,也對,自己一個人的確忙不過來,孫女珠兒也太小,還是帶著她到處走走親戚,過過安逸日子就得了。
正在這個時候,小喜笑盈盈的走過來:“馬大姑!謝謝馬大姑給我介紹的工!”
馬大姑擺擺手,介紹得了中人費的。
“要謝的!”小喜福了福:“要不是在謝家掙的錢,哪有本錢開這個攤子”
“對了,我剛從鎮上過的時候,有戶人家要做席,缺幾個人手,你去不?三天,工錢十文一天包吃包住。”
小喜猶豫了一下,自個對做席是什麼樣感興趣的,多了解一些本地菜色也可以,心裏也隱隱約約有開飯館的想法,但是十文錢也太少了:“我和小玉正在繡帕子,想賣出去,怕是走不開...”
“帕子?我看看,我去幫你賣”馬大姑兼職中人,最愛走街串戶,跟誰都能叨叨幾句。看了小喜的帕子,一拍大腿!“繡得這好!花樣子新鮮,保準好賣,繡了多少條?我幫你賣去!”然後問小喜帕子打算賣多少錢
小喜心裏價位是五文,道:“大姑見多識廣,瞧著這帕子能賣幾多?”
“你這個花樣新,顏色也好看,我尋思著能賣個七、八文吧?”馬大姑拍拍胸脯:“咱們鄉鄰鄉親的,我也不收你中人費,有多少?都給我吧,我明兒就幫你拿去賣。”
小喜噘了小嘴擺出一副可憐相:“上次我和小玉去繡坊問了,給的價可氣人了,馬大姑真是好人!要不是你回來了,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多謝馬大姑幫我們還來不及!怎能短了馬大姑勞動一番的中人費!”既然這樣,就答應去做席吧,三天,也不是走不開。
馬大姑的路子是進富戶家裏推銷帕子,價格自然要比繡坊高,說定了每賣一條帕子得一文中人費,於是馬大姑拎著二十條帕子走了。
過了兩天,到了八月初七幫席的日子,小喜囑咐大山防火防盜、小玉練繡工、小山背加減法,便拿著小包袱去了鎮上。這戶人家姓朱,兒子中了秀才要擺三天流水席,重要的客人都在內院招待。小喜是個短工,沒資格進內院,隻在外院忙活,給老街坊窮親戚之類端茶送水上菜,晚上還要洗上百的碗,鬱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