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是有其道理的。自古以來,痛風就被認為是王公貴族疾病,它的發生與多食美味佳肴,營養過剩有關。中國古代醫學文獻中早就指出,痛風與“平素恣食膏粱厚味”,以致濕熱內蘊而發病。營養條件較好的人比營養條件較差的人易患痛風,也就是說生活條件較優越的富人比生活條件差的窮人更易得痛風病。因此說痛風是一種“富貴病”,有其統計學上的根據。有關醫學文獻記載表明:在戰爭年代與饑荒蔓延的歲月,痛風的發病人數明顯下降,而在和平安定年代,在物質供應十分充裕的條件下,痛風的發病人數則明顯上升。另外,日本的相撲力士由於每日攝入過量的營養,特別是蛋白質類肉食進量較多,致使他們身體肥胖過度,患痛風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幾倍,這進一步說明,痛風確是一種富貴病。當然,也不是說富貴之人必患痛風。有許多生活條件優越的富貴人,從來未患過痛風,因為在痛風的發病原因中,遺傳缺陷起很重要的作用。遺傳是個基礎,而營養過剩則是促發疾病的條件,基礎與條件相結合,就會促使痛風病的必然發作。
從痛風病人職業分布方麵來分析,也可間接證明痛風是一種“富貴病”。痛風患者以幹部、高級知識分子、商業家及其他從事腦力勞動者居多,因為這些人工作條件優越,體力消耗極少,待遇又較為豐厚,因而生活水平也較高,所以容易患痛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