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在修道院裏
列那急急忙忙地跑進了修道院,迎麵走來一位年輕的修士,於是列那立刻裝出悠閑瀟灑的樣子,很自然地朝修士打招呼:“朋友,你好,我是你們院長的老熟人,麻煩你去報告一聲。”
見了院長後,列那嚴肅地回答說:“老朋友啊,我是投奔你來啦。我已想好了,我要擺脫這塵世的煩惱,躲避世俗的恩怨。我要在上帝麵前懺悔我的罪惡,請求上帝的寬恕,請您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伯納是一個正直、忠厚的人,他一聽,高興地說:“這太好了,太好了!我非常歡迎!不過,我親愛的朋友,我們出家人的生活可是很清苦的呀。你還不知道這裏的規矩:要出家,就得放棄你的一切欲望,拋棄塵世間的享樂,包括你喜歡吃肉這個習慣,你能做到嗎?”
要想讓列那改掉吃肉的習慣,比要了他的命還難啊!但眼前為了逃避仇人追殺,他就撒慌地說道:“那沒關係,我有時對肉食還挺倒胃口的,放棄吃葷根本沒問題。”
就這樣,列那便進了修道院,開始了念經和祈禱①。
在修道院,第一天,跟師兄弟們一塊兒學習,列那專心致誌,簡單的午餐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第二天,列那也平平安安地度過了。
第三天,天剛剛亮,列那就起來上早課了。午餐時,列那還沒感到有什麼不舒服。可到了晚餐時,列那的胃口漸漸恢複,想吃肉的欲望又被喚起。但修道院裏實在是沒有什麼肉可吃,列那實在是忍受不住了,於是他吞吃了修道院裏的一隻會說話的鸚鵡。鸚鵡肉雖不算太好吃,但他也覺得滿足了,好歹也是塊兒肉啊。
修士們到處找鸚鵡卻怎麼也找不到,都很難過,列那也在旁邊顯出很難過的樣子,並假惺惺②地跟大家一起稱讚了鸚鵡。盡管他並不了解鸚鵡,但他的表現足以消除大家對他的懷疑。
可是日子久了,列那怎麼能忍受得了沒有肉的飯菜。他因為長時間沒肉吃而顯得營養不足。修道院裏有幾隻會下蛋的母雞,是附近的居民專門送來給修士們改善生活的,列那實在忍不住了,終於有一天乘大家不注意他開始下手了,正當他偷吃母雞時,被修道院的看門人發現了,看門人大聲喊叫起來。修道院裏的修士們聞聲都跑了出來。
跑在最前麵伯納院長。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後,非常生氣地對列那說:“虧我還把你當成朋友!你就是為了這個來我這裏的嗎?看你殘忍的手段,太讓我失望了!”
列那卻毫不在乎地說:“別著急,伯納院長——我的老朋友。不要發脾氣,你聽我慢慢說。”
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新入道的修士犯一兩次錯誤是難免的,隻要對他們進行規勸教育並加以處罰,是可以讓他們重新做人的。可是,列那的行為太惡劣,不給他點顏色看看,難以服眾。
伯納院長生氣地說:“你還有什麼話說?”列那仍在為自己爭辯:“我對天發誓,我的腸胃對素食確實不習慣。現在吃了這些母雞,肚子裏是飽了,腸胃也感到舒服多了,但我的良心卻受到了深深的譴責,我感到很難過。請您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為我所做的一切表示深深地懺悔。”
可是不管列那怎麼說,伯納院長就是不為所動,他不再相信列那了,覺得他已無藥可救。
列那遭到拒絕,隻好離開了修道院,回到馬貝渡去見自己的妻兒。
想一想:
1、列那在剛進修道院時表現如何?
2、列那愛吃素食嗎?
知識鏈接——智力測驗:
慈禧太後很愛猜謎。據說正月十五,他還曾在宮中舉行過謎會,凡猜中者賞元宵。下麵這則謎,就是她製作的:
多多多多——打兩節令
慈禧太後的這則謎,謎底是什麼,你知道嗎?
(答案:謎底是除夕、七夕,即8個夕〔4個“多”字拆開〕。)
注釋:
①祈禱:一種宗教儀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願望。
②假惺惺:虛情假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