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相約華山(1 / 2)

陰暗的寢宮裏,高宗皇帝剛剛和衣躺下,這些天的奏折實在太多,太煩人了,他實在有些受不了這些議和大臣的上書了,隻是一想到這仗如果真成功了,那史書上將如何的記載自己那濃厚的一筆啊!或許自己真的是中興大宋的明君吧!

“皇上!”一個尖銳的聲音輕輕的穿進寢宮裏,高宗自然知道這是誰,揉了揉發疼的腦袋,他隻有立起身來接見這位自己親信的公公。

“事情辦得如何了?”高宗皇帝命人點亮宮室後,便退了所有人,單單招出一個年紀已經很大的紅衣太監問道。

“奴裨無能,這獨狐求敗的武功確實是高深末測,奴裨以為那獨狐九劍就如他徒弟使得那樣迅速而鐵血,但如今見了,奴裨才明白真正的高深末測!”那公公大約已經五六十歲左右,一臉的皺紋,卻是抹不掉他那精光閃爍的眼睛。

高宗皇帝靠在椅子上,閉眼輕揉了揉太陽穴,語氣疲憊的問道:“然後呢?”卻是不想再多說一個字。

那太監身體一震,卻是跪在地上埋頭道:“皇上可還記得當年黃裳的九陰真經?”

高宗皇帝這次才真正的仿佛有了興趣,睜眼道:“不錯!黃裳昔日廣閱道家典籍,卻是創出這麼一個武林奇書,朕也是頗有些興趣,本指望他做這龍圖閣大學士之位,誰知他卻突然掛印而去,以至朕無緣得見此奇書啊!怎麼?你有此書的下落?”

那紅衣太監苦笑著搖了搖頭道:“皇上,這黃裳的事情還是莫要再提了,如今他與那獨狐求敗貴為當今中原武林中的兩尊,卻是武林稱王了!如果繼續呆在這朝庭裏,難免不會有人…”紅衣太監說到這裏,卻是閉口不言了。

高宗皇帝自然知道他的意思,無非還是那些個朝庭的黨爭,想到這裏,卻又是頭疼道:“還有呢?你接著說吧!你突然提起九陰真經,不會隻是逗朕玩的吧!”說到這裏,眼裏卻是閃過一絲厲芒。

連忙又跪倒在地的紅衣太監緊張道:“奴裨不敢!隻是那九陰真經出世之時,曾經引起江湖中的一片大亂!奴裨趁這個機會,卻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高宗皇帝猛然一驚,卻揮手讓他起來繼續說。

紅衣太監謝恩站起後道:“當初爭奪那九陰真經卻是特別的有趣,地處極北的雪山派,霸領江南的長樂幫,還有那江湖第一大幫丐幫,武當派,崆峒派,五嶽中除恒山的四派,還有桃花島與白駝山,就連那大理段家也是聞風而動,可以說,三山五嶽,大江南北的各方豪傑齊聚華山絕頂。”

他的這些話卻是引起了高宗皇帝的興趣,連忙問道:“這華山朕也去過,雖然不大,但也能容納個三五千人,奈何那山道卻是崎嶇不堪,華山自古一條路確實是名不虛傳,隻是那華山峰頂卻最多隻能容納個百餘人吧!”說到這裏,卻是感歎不已,為這麼一場盛會而感歎。

那紅衣太監卻是笑道:“沒錯,華山派卻是忙了個底朝天,就差沒直接把一棵大樹拿來給人做帳篷了!”他這話說得好笑,高宗也不得不略微的笑笑,卻是想不出那華山在這麼一場盛會中,卻是如何招待的,難道真拿剛砍下的大樹做帳篷?想到這裏,卻又是一陣輕笑。

“可惜那華山絕頂卻是隻能上去不到百人,所以大家就以武功論,誰的武功高就誰上,所以奴裨那些個日子就專門著人記錄著上那絕頂的人,除去獨狐求敗與黃裳兩人沒到之外,那日月神教的前教主任我行都大模大樣的趕去了!還有那江湖中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樣去的還有武當的張真人,明教教主陽頂天!”紅衣太監繼續說道。

“可惜這些豪傑們卻是不為朝庭所用啊!”高宗聽了這些個名字,其中張三豐和王重陽卻是最熟悉的兩位,卻是感歎萬分,同時也是頭一次聽到自己最頭疼的造反頭子,明教教主陽頂天。

紅衣太監尷尬的說道:“這些個人都不是守本份的人,每天吃了飯也不去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卻是天天舞刀弄槍也,也不願意給朝庭效力,美名其曰逍遙自在,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匪類!”說完,望了望高宗皇帝,見沒有反應,才繼續說道:“奴裨與那獨狐求敗鬥過之後,敗北而歸,那獨狐求敗卻是說道,讓奴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再與他鬥上一鬥!所以奴裨猜想他應該從奴裨的一些莫名其妙的招數中知道我對他劍法的理解錯誤,所以希望我下次再與他認真對抗吧!”

高宗皇帝心頭一驚,忙問道:“這世上還有這等怪人?你去殺他,他反倒不趁著你沒摸清底細前殺了你,還要和你再鬥一次?”

紅衣太監捂嘴笑道:“皇上,這獨狐求敗卻是天下第一的武癡,他的原名已經不可得了,但奴裨卻是知道他這求敗兩字絕對是自己取的,意義為但求一敗!也就是說要挑盡天下英雄,剛出道時曾經引起江湖的追殺,但後來嘛!嗬嗬!他在江南連敗貝海石,慕容博,段正淳,歐陽鋒,黃藥師,一個據說來自西夏的神秘女子,還有逍遙派掌門無涯子。據說自此一戰,再無一人敢掠起鋒芒,他也因此封劍歸隱,十餘年不見其蹤,直到風清揚得其秘籍,楊過得其重劍為止。後來奴裨多方查證,終於從他那小徒弟身上看出點問題,追起蹤跡,終於知道地處襄陽鐵匠鋪了,可惜的卻是沒能斬掉他,還望皇上恕罪。”說完,再次拜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