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曰。山行。攜繭鹵汁一筒。避諸蛭。新書。楚惠王食寒菹而得蛭。遂吞之。病不為傷。嵇康詩。坎井蝤蛭宅。神龜安所歸。王令詩。蛟龍宜自宅。蚓蛭莫令巢。神仙傳。桓君謂陶隱居曰。君修本草。用虻蟲水蛭輩為藥。功雖及人。而害物命。以此一紀後方得解形。
斑蝥
味辛寒。主寒熱鬼注。蠱毒鼠囗。惡創疽蝕。死肌。破石癃。一名龍尾。生川穀。
四時變化。蝥刺當秋。喙尖赤注。甲畫斑留。豆花涼晚。藍汁香浮。曾聞采葛。亭長前修。
古詩。四時更變化。李時珍曰。一名蝥。言其毒如矛刺也。春秋繁露。怒氣為清而當秋。
雷論。斑蝥甲上一畫黃。一畫黑。嘴尖處。有一小赤點。在豆葉上食豆汁。孟淑卿詩。豆花雨過晚生涼。李時珍曰。中斑蝥毒者。以藍靛汁解之。範成大詩。生香風外浮。太平禦覽。春食莞花為莞青。夏食葛花為亭長。秋食豆花為斑蝥。冬入地中為地膽。蘇頌曰。四蟲皆是一類。隨時變化耳。賈逵書。景仰前修。
貝子
味鹹平。主目翳。鬼注蟲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燒用之。生池澤。水陸居分。
陰陽象審。儀錫百朋。貨區五品。文瑩羅珠。言成織錦。禦害靈奇。天然異稟。
爾雅。貝居陸焱。在水囗。六書精蘊。背穹而渾以象天之陽。腹平而折以象地之陰。詩箋。
貨貝五貝為朋。錫百朋。得祿多也。漢書誌。王莽為貨貝五品。南州異物誌。文若羅珠。不磨而瑩。詩。成是貝錦。相貝經。徑尺之貝。靈奇之秘寶。其次則禦害一也。陳琳箋。此乃天然異稟。
石蠶
味鹹寒。主五癃。破石淋。墮胎。內解結氣。利水道除熱。一名沙虱。生池澤。
蠶形石化。亦育中阿。候無眠起。樂在風波。身環泥繭。羽化灰蛾。雲師雨虎。相蕩相摩。
馬誌曰。石蠶生海岸石旁。狀如蠶。其實石也。李時珍曰。與此不同。詩。在彼中阿。
韓保升曰。此蟲所在。水石間有之。埤雅。蠶三眠三起。張誌和詞。樂在風波不用仙。寇宗曰。作絲繭長寸許。以蔽其身。其色如泥。陳藏器曰。春夏羽化。作小蛾水上飛。李時珍曰。
霍山有雲師。狀如蠶。長六寸。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皆石蠶之類。易。剛柔相摩。八卦相蕩。
雀甕
味甘平。主小兒驚癇。寒熱結氣。蠱毒鬼注。一名躁舍。
五色囗。白涎凝凍。蛹閉專房。蛾穿破甕。附愛榴甘。墜添棘重。同寄桑蛸。風搖日弄。
名醫曰。一名房。八月采。陳藏器曰。背有五色斑毛。能螫人。欲老者。口中吐白汁。
凝聚漸堅。正如雀卵。其蟲以甕為繭。在中成蛹。夏月羽化而出。作蛾放子。曹鄴詩。專房莫相妒。元稹詩。破甕嫌防路。李時珍曰。此蟲處處有之。惟取石榴樹上。及棘枝上。房內有蛹者。正如螵蛸。取桑上者耳。萬楚詩。日弄長飛鳥。風搖不卷花。
蜣螂
味鹹寒。主小兒驚癇螈囗。腹脹寒熱。大人疾狂易。一名蜣。火熬之良。生池澤。
深睛昂鼻。附母飛行。圓催丸轉。光撲燈明。久諳飽穢。忽化饑清。野狐覓食。暗聽鍾聲。
韓保升曰。此類多種。以鼻高目深者入藥。莊子。蜣之智。在於轉丸。陶弘景曰。俗名推丸。寇宗曰。腹翼有小黃。子附母而飛。晝伏夜出。見燈光則來。狐喜食之。抱樸子曰。
鳴蟬潔饑。不羨蜣螂穢飽。李時珍曰。柞蟬有轉丸化成者。蘇軾詩。洪鍾起暗室。能作殷床聲。
螻蛄
味鹹寒。主產難。出肉中刺。潰癰腫下哽噎。解毒除惡創。一名蟪蛄。一名天螻。一名。夜出者良。生平澤。
穢穴聲來。陰生夏至。一技無成。五能徒備。晝伏宵行。雄升雌墜。磨鐵相招。烙驚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