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對於我們的工作介紹的少,這次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服裝分好多種類,一是製衣類的,就是大家穿的西服襯衣褲子的。二是針織類的其中又分T恤和毛衣。我們當時做的是毛衣。一件毛衣的成品是需要前整(織機和縫盤)後整(洗水燙衣查補包裝),而我屬於織機這個部門。那麼一件毛衣的最重要的環節是工藝師,由他根據客戶需求寫出工藝單,然後由織機工人織成片,由縫盤工人縫合後,交由下麵後整車間完成。一個大的工廠組織結構是:經理-跟單主管—工藝師傅——跟單——樣板車間師傅——各車間主管——跟辦——各部門師傅——最後就是工人了。能進入樣板車間最大的好處是,有可能成為各部門師傅,因為樣板車間裏的工人需要調機器基本師傅們會的自己都學著會,以便獨立操作,更加配合好樣板師傅和工藝師傅的工作。
樣板車間工資也分好多檔次,像我這樣的屬於低的,最高的有32一天,最低的23一天,工作時間久了自然會加工資的。王濤是工藝師傅的堂兄弟,這是個獨立的部門,成立之後就不再屬前整車間管理,屬於工藝師傅直接管轄。而工藝師傅有四個,一個澳門的大師傅隻管工藝,然後不管車間,這個王濤的堂哥既要管工藝也要管車間,是實際的管理人。當然他們都通通屬於這個女經理的管轄。新廠成立之後因為離澳門比較近,老板自然是管理那邊,這邊就全權叫給這個被稱為董小姐的經理管轄了。
進入樣板車間之後,就是學習一些師傅的技能了,比如對於一件衣服尺寸的調整,根據圖紙要自己操作好,並控製質量,因為這些樣板就是我們廠的大貨的標準,自然是需要慢慢做的。費點腦子沒關係,輕鬆的多了,以前想著每天要做多少貨才夠錢,現在完全不用操這樣的心,就完成好王濤師傅給的樣板就可以了。
而巧玉現在也完全可以教龔懷成和小瑞他們了,我要是沒有樣板也會過去幫忙給他們指點一二的。
樣板車間的工人,大部分也都是王濤的老鄉,而我這破例的人因為在這個廠也幹了很久跟大家玩的也好,反而也沒受到什麼歧視,這個樣板車間工人一共才六個,自然這個團體反而比其他的車間班組更加團結和快樂。
在樣板車間需要學習的技術比以前要多的多,好在車間這幾個人都不藏私互相交流,大家進步的也很快,一般師傅需要的技術初步已經都能掌握了,而且難的樣板大家也一起研究,慢慢對於一些工藝也都有所了解,這對於我以後自己做一些事業是有很大幫助的,畢竟有這麼一段學習和進步的時期。
小瑞和龔懷成是在宿舍住的,隻有星期天的時候才到我們那裏聚餐,大家一起吃飯喝酒聊天逛街,讓我和巧玉的二人世界又多了一些朋友,也熱鬧起來。
這樣的日子是過的很快的,馬上又到春節了,回家與不回家有成了大家爭論的焦點。沒想到是,這次的決定給我的人生中又增添了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