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宋江奉詔破大遼(3 / 3)

遼國狼主見幽州已失,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議退敵之策。這時,都統軍兀顏光說:“我率領我的十一曜大將,二十八宿將軍出戰,必能退敵。”遼國狼主隨即賜了他金印虎牌,讓他出戰。

兀顏光的兒子兀顏延壽也不是等閑之輩,他給兀顏光出主意道:“父親,你先整頓軍馬,我帶領幾員猛將和太真駙馬、李金吾將軍的人馬先到幽州,給宋軍來個下馬威,到時你再去一起殺他個片甲不留。”兀顏光立刻派了兩萬精兵強將讓他率領。

兀顏延壽率領了二萬多人馬,再加上太真駙馬、李金吾二人的人馬共計三萬多人馬,來到了幽州。

宋江和吳用知道這次前來的遼兵,必然是精兵強將,不可輕視。於是宋江調動軍馬在離城十裏的平坦地方布下了九宮八卦陣。

兀顏延壽到達幽州見宋江人馬擺成陣勢,心中暗暗得意。因為他曾跟父親學過陣法,知道其中的玄妙。他看了宋軍的九宮八卦陣,冷笑著說道:“你這個九宮八卦陣,誰不知道,我要是擺成陣勢,就怕你認不出來。”說著,他指揮了一會,將人馬擺成陣勢。軍師朱武看了一會對宋江說:“這是太乙三才陣。”於是宋江高聲對兀顏延壽說:“你這個太乙三才陣沒什麼了不起的。”兀顏延壽見對方識別出他的陣法,他指揮了一會,又變換了一種陣勢。吳用、朱武對宋江說:“這是河洛四象陣。”接著那兀顏延壽又變換了循環八卦陣、武侯八陣圖,都被吳用、朱武認了出來。

兀顏延壽見對方把他的陣勢都說了出來,便對宋江說:“你要是有本事,也擺個奇異的陣勢讓我瞧瞧。”宋江便對他激將道:“就是我這個九宮八卦陣,你也不敢打。”兀顏延壽立刻大笑道:“這個小小的九宮八卦陣,對我來說也隻不過是小菜一碟。”說完,便對太真駙馬、李金吾說:“等我把他的陣打亂,你們再來攻打。”隨即,掐指算了一會,從陣西邊殺了過去。一萬人馬隻有一半人馬進入陣勢,後麵的一半被宋江陣中的箭手擋了回去。

兀顏延壽進入陣勢直奔中軍,誰知那中間像銅牆鐵壁一樣,攻也攻不進去。他回過頭來,那後麵卻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煙波,隻聽水響,不見路徑。他慌了起來,向左看,一片焰火,向右看,一片枯山,他急忙奔向北門,北門處公孫勝又作起了法,黑氣遮天,伸手不見五指。兀顏延壽在黑暗處東撞西碰,無路可退,被雙鞭呼延灼活捉。

太真駙馬、李金吾等了好久不見動靜,便率軍殺了過來。在混戰中,太真駙馬耍了個小聰明逃走了,而李金吾卻被秦明一棍打死。遼兵大敗。

兀顏光聽說他的兒子被捉,李金吾被殺。頓時怒氣衝天,當即派了大將瓊妖納延、寇鎮遠作先鋒率軍一萬前去挑戰,隨後他自己又率領了十一曜大將、二十八宿將軍,人馬二十萬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幽州。

宋江聽說遼國總都軍兀顏光率軍二十萬前來攻打,大吃一驚。立即傳令,讓盧俊義率兵前來,又讓檀州、薊州的人馬也過來,又請了趙安撫前來督戰。

一切安排妥當後,遼國的戰書也來了。宋江、盧俊義率領人馬前去迎戰。陣前,先鋒瓊妖納延首先出陣,跟史進鬥了不到二十回合,被花榮一箭射死。寇鎮遠見狀,縱馬馳來,被孫立迎住,兩人鬥了二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又各自拿出弓箭,射了幾箭,最後一箭孫立裝作中箭,趴在馬上,引誘寇鎮遠來捉,等他一走近,被孫立猛的一鋼鞭削去了半個頭,死於馬下,先鋒軍頓時被殺得片甲不留。

宋江正得意之時,忽見前方萬馬奔騰,黃沙漫天。宋江看時,那遼兵撲天蓋地而來。他立即整頓人馬準備迎戰。

沒多長時間,那遼國大軍就來到了。隻見六隊人馬循環往來,不一會就排成一個陣勢。隻見這陣機關莫測,變化多端,威猛凜凜,殺氣騰騰。

左軍一律是青龍旗,擁有七座旗門,每座門各有一員猛將把守,按天上木星排列。

右軍一律是白虎旗,也擁有七座旗門,也各有一員猛將把守,按天上金星排列。

後軍一律是緋紅旗,也有七座旗門,每門各有一員猛將把守,按天上火星排列。

陣前左右人馬都是奇異彩服。左邊由耶律得重率領,好似一個天上太陰星君。右邊皆是女將,由公主答裏孛率領,像是一個太陽星君。

陣前中間皆是黃旗,這隊人馬中間有四員大將,各領兵三千位於本陣的四角。東南是耶律得榮,按天上羅星排列,西南是耶律得華似天上計都星君。東北耶律得忠,觀天象得知,西北是耶律得信,按天上月孛星排列。黃旗之中,四員大將裏麵還有一位頭戴七寶紫金冠,身穿黃金甲的大將,此人正是遼國都統軍兀顏光,他應的是天上中宮土星——氣天君。本陣中央,則是頭戴衝天唐巾,身穿九龍黃袍,腰係藍田玉帶的遼國狼主。他左有丞相、右有太師護駕。這遼國狼主應的是天上北極紫微大帝總領鎮星,左右二丞相是左輔右弼星君。這真是滿天星鬥離乾坤,萬象森羅降世間。

宋江、吳用、朱武見了,驚奇不已。朱武說:“這是太乙混天象陣。這天陣上符天時,下合地利,循環無定,進退有則,機關重重,變幻莫測,不易攻打。”

正說著,陣中右軍得到兀顏光的命令,循環往複了一陣,引了五旗軍馬殺了過來,那陣勢,如排山倒海,勢不可當。把宋江的軍馬殺得措手不及,連連後退。宋江見不是對手,急忙傳令退回本寨。清點人馬,孔亮被刀砍傷,李雲也中了箭,朱富被炮打傷,石勇也中了槍傷,人馬死傷無數。

宋江等人回到寨中與盧俊義商議:“今日輸了一陣,若不出戰,他必然前來攻打。”於是,他們派了關勝、呼延灼先去鎮壓製止住遼軍前進,然後,又派了花榮、秦明、董平、楊誌、林衝、徐寧、索超、朱仝去撞皂旗七門。七門撞開之後,李逵、樊瑞等人殺入了陣內。但混天象陣,豈能容易攻破。隻聽見四麵一聲炮響,外圍大軍殺了進來,宋兵抵擋不住,大敗而回,宋江一看人馬折了一大半,杜遷、宋萬重傷,李逵被遼軍捉去。

宋江見又輸了一陣,李逵也被捉去。心中悶悶不樂,不知如何是好。吳用見狀,對他說:“眼下救李逵重要,我想用前日被捉的兀顏延壽同遼軍交換李逵。”

那兀顏光為了兒子兀顏延壽,便派使臣前來同宋江商議對換一事。宋江答應下來,當天就把李逵救了過來。

宋江急於求功,又派兵去攻打,均以失敗告終,宋江連連失敗,心情鬱悶,寢食難安,精神恍惚。這天,他迷迷糊糊地覺得夢中有九天玄女娘娘指點迷津,並送給他一部天書。他醒來一看,床頭果然有一部兵書。他回憶夢中情景,又見兵書,覺得非常奇怪。

他翻開兵書一看,上麵記述了破太乙混天象陣的方法。原來要破此陣,必須用相生相克之理。如敵陣中的水星陣要用土星陣來攻,金木水火土星各陣各有相克之星,五路齊攻。然後再按二十四節氣造二十四部雷車,裝上火石火炮,直攻敵軍中陣。且一定要等天黑以後才能攻打。吳用等人聽了,驚奇不已。

宋江、吳用按破陣方法調撥了人馬。仍擺成九宮八卦陣的陣勢。大家在陣勢內各負其責。兀顏光見宋江幾天來不再出戰,已等得不耐煩了,便派了先鋒軍前來挑戰。宋江看天色已晚,急忙傳令準備攻打。他先派了四路人馬鎮壓住兀顏光的先鋒軍,隻留破陣的黃袍軍立於陣前。兩聲炮響,呼延灼率先打開了陣門,殺入後軍,直取火星,關勝去取土星,林衝直取木星,秦明取金星,董平取水星,五路人馬一起上前。李逵、樊瑞、鮑旭、項充、李袞也把二十四部雷車推入了敵陣中。一丈青扈三娘率兵打入了太陰陣,魯智深引兵也殺入了太陰陣中。公孫勝也不甘示弱,取出寶劍作起法來,敵軍陣中的中軍處頓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雷鳴電閃,再加上炮聲,整個夜空中,霹靂交加,地動山搖。兩軍混戰,直殺得鬥轉星移,天昏地暗,鬼哭狼嚎,橫屍遍野。

兀顏光正在中軍作指揮,忽然見陣外喊殺四起,急忙上馬一看,那二十四部雷車已到達中軍。正要回轉,關勝一步到前。兀顏光急忙取出畫戟迎戰關勝。四邊羽翼剛要上陣,被張清一把飛石打了回去。這時,李應、柴進、宣讚等人也殺了過來。兀顏光一看寡不敵眾,勒馬往回跑去,卻被花榮擋住了去路,花榮取弓搭箭,直射向兀顏光的身上,隻聽錚地一聲射在了他的護心鏡上,關勝見狀,縱馬追上就是一刀,那兀顏光的三層鎧甲被砍透了兩層。兀顏光已無心再戰,一心想著逃跑。張清見了,抓了一把石子,朝兀顏光射去,打得兀顏光趴在馬背上,拖著畫戟而逃。關勝見他無力還手,緊追兩步,又是一刀。把兀顏光砍成了兩段。可憐這位遼國大名鼎鼎的、英勇無比的一世豪傑兀顏統軍就這樣成了梁山英雄的刀下鬼。

這邊,魯智深、武鬆也殺死了耶律得重,扈三娘也活捉了公主。耶律得寶等幾位皇侄死的死,傷的也被活捉。隻有遼國國主,見勢不妙,在大臣等眾將的掩護下逃走了。

天明時分,宋江收兵回寨。有功的頭領各自獻功。趙安撫急忙派人回京城稟報天子,慶賀功臣。

遼國狼主慌慌張張地逃回燕京,連夜召集大臣商議抗敵之策。宋江這邊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天就率兵把燕京包圍起來。遼國狼主和大臣沒辦法,隻有投降。宋江見城上豎起了降旗,又見使臣到來。就把使臣領到了趙安撫處。趙安撫對那使臣說:“投降之事乃是國家大事,我做不了主,你們遼國應派遣使臣去往東京麵對宋朝天子,天子降旨赦詔,我們才能退兵罷戰。”

當即,遼國狼主收拾了金銀財寶、彩帛珠貝,裝了幾車,丞相褚堅和隨從拿了趙安撫的書信在柴進、蕭讓的引領下到達了京城。

那丞相褚堅早就聽說奸臣蔡京等人都是好利貪財之人。一到東京,他就派人偷偷地給他們幾個送了禮,買好了門路。第二天,皇上在蔡京等人的讒言下,書寫了詔書。說什麼遼國已經投降,命宋江速收兵回京,活捉人馬均放回遼國,攻打下的州郡,仍舊歸還本國。惟一一條有利於宋朝的就是每年必須向宋國進納歲幣。

皇上降旨派宿太尉前去頒詔。宿太尉見到宋江,對他說了詔書一事。宋江一聽立刻憂愁起來。宿大尉、趙安撫安慰了宋江等人一番。

第二天,宋江就派了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等十員大將護送宿太尉進入燕京城頒布詔書。

完畢後,遼國狼主邀請宿太尉、趙安撫、宋江等人前去赴宴,宋江等人謝絕了,隻有趙安撫陪著宿太尉赴了宴。之後,遼國又將大批的奇珍異寶獻給了宿太尉等人。

宋江隻在寨中設宴犒勞了三軍。第二天,就把活捉的遼兵放了,也把奪下來的檀州、薊州、霸州、幽州歸還給了遼國。然後整頓軍馬,準備回國。

他們到達武台山時,魯智深想起當年大鬧武台山,覺得對不起師父智真長老,於是決定上山看一看。宋江聽說智真長老是在世的活佛,也隨魯智深上山參禪。

宋江得了四句禪語:“當風雁影翩,東闕不團圓,隻眼功勞足,雙林福壽全。”但不解其意,智真長老隻對他說久後必應。

魯智深也得了四句禪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他讀了數遍,藏在了身邊。

他們謝過智真長老,隨軍上路了。到了東京,皇上想對他們加官封爵,但都被蔡京、高俅等人擋了回去。

這時眼看春節到了,各路官員已準備朝賀。蔡京惟恐宋江等人也來,在皇上麵前盡說讒言。

宋江等人破遼受苦,到頭來卻功名無成,都悶悶不樂。公孫勝因受了師父羅真人的囑咐,辭別了眾兄弟,回山學道侍養老母去了。眾兄弟無法忍受離別之情,更加鬱悶不樂了。

這時,宋江聽說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作亂,心想與其閑著,不如去平定他們。於是,便通過宿太尉向皇上請戰。

皇上聽了大喜,當即封宋江為平叛正先鋒,盧俊義為副先鋒,並說平定反叛後,一定對他們封官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