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著眼前的青山綠水。感歎道:“爸,你快來看啊!這地方真漂亮,以前的人,真懂得享受,把墓地建在這麼美的地方。”中年走到青年跟前,看著眼前的景色也是一陣感歎。
好美!放眼望去野花在山間綻放,樹木在林中爭綠,隱約還能聽見小鳥清脆的聲音。微風吹過使人倍感清爽。深吸一口,讓人感到絲絲的清甜,真是一處鳥語花香之地。
“把地圖拿出來看看,是不是這裏,可別找錯了。”中年看著眼前的景色,緩緩說道。
青年隨即拿出地圖。看著,前方聳立的幾座山峰,很快發現,其中一座與其他幾座不同,如人的一根手指指向天空,氣勢逼人。看了看地圖,對了對,正色說道:“應該,是這裏了。和地圖上差不多,畢竟,隔了那麼多年肯定會有一些變化的。”
中年看了看青年手中的地圖,又看向前方的山峰。說道:“那,走吧!到哪裏在仔細看看”“嗯”青年答應了一聲和中年一起向,“路”的深處前進。
向著他們的目標前進。向著,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前進。
這兩父子。正是,離家快兩個月的張貴和兒子張義。家中留下了其弟張若和母親李琴,張若,本想跟來,但李琴視力不好,要留下一人照顧。誰讓他又是弟弟呢!所以就留在家裏了……
寧靜的小山村,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名利的追逐。連天上的雲彩都是那麼的飄逸。
可是,李琴臉上自從張貴父子走後很少可以看到笑容,多了一種期盼和思念。每天都會在這個坡口等著,盼著,有他熟悉的身影出現。
看著李琴日漸消瘦的臉龐。張若,走上前,輕聲說道:“媽,吃飯了”李琴沒有回答,問道:“你爸他們走了多久了啊?”張若,說道:“快兩個月了。”“我怎麼感覺走了好久,好久了”李琴心中惆悵。張若暗歎口氣,說道:“媽,你別擔心不會有事的,不是還有哥跟爸一起嗎!”說著,挽著李琴的手,又道:“走吧!回去吃飯了。”“嗯”李琴點了點頭,手輕輕拍了拍張若挽著的手,露出笑容。看著母親皺起的容痕,張若心裏不是滋味。
飯間,李琴說道:“你等會吃完飯,去村口看看你爸他們有沒有來電話。”“嗯,”張若抬頭看了看李琴,又把頭低下了。其實,李琴隔不了幾天就會張若去看看,最近是越來越頻繁了。剛才,張若想說昨天剛去問過,可當他抬頭看見李琴食不擇味時,卻是說不出口。
張若夾起菜,說道:“媽,吃菜啊!”李琴也夾起菜放到張若碗裏,笑了笑,說道:“你吃吧!我不餓,你在長身體要多吃點。”張若笑了笑,想說什麼,但沒說。然後,埋著頭吃了起來。李琴,看著吃飯的兒子,歎息一聲。
張若他們村裏單獨用電話的基本沒有。因為,在村裏根本用不著。如果你要找村裏某個人,出了家門一喊,整個村都能聽見。再不行就直接到他家去,一個村的家都挨的很近走不了幾步就到了。再說了,誰也不會單單買個電話放家裏,不會買,在當時也買不起。
出去打工或幹什麼的人,有什麼事就打電話到村口王阿姨那裏,全村就他那裏有個電話。這也方便了大家。出去的,打個電話到村口讓帶個話,說人到了,都平安什麼的。家裏人也比較放心。如果,家裏有什麼事,也可以在王阿姨那裏留言,等下次在外的人打電話回來可以告訴他。
坡口,離張若家就更近了。就在,張若家門前不遠。走過坡口。張若心中歎息,這坡口,至爸和哥走後,媽都不知道來回了多少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