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在應用時,就需要根據各類植物激素的不同特性和濃度,分別應用,這樣才能有效調節和控製植物的生長發育。

三、植物生長物質的農業應用

疏花疏葉:走進果園,當你看到滿樹盛開著稠密的花朵,技術人員會告訴你需要采取一項農業技術措施——疏花。即用剪刀去掉一部分花朵,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花太多了,雖然結果多,但是每個果卻長不大。通過疏花措施,減少果實,使有限的養料集中在保留的果實上,自然它就長大了,品質也更好了,有利於增產增收。但人工疏花是一項細致的農活,現在已普遍被植物生長調節劑代替。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在果樹上噴灑2-萘乙酸等物質,一些長勢弱的小花,便會自行脫落。

此外,植物生長調節劑還可以幫助疏葉,在棉花收獲前十幾天,噴灑氯酸鎂等製劑,棉葉則大部分脫落,便於機械采收。

防止脫落:“瓜熟蒂落”,然而如果還沒等采收便落果滿地則也是問題。特別是遇到大風天氣,果實紛紛脫落、墜地、損傷、腐爛,難免會造成減產減收。這是因為當果實成熟時,果柄細胞開始衰老,新陳代謝減慢,在果柄的基部形成了一層“離層”,這“離層”好像把果柄齊根切斷,一旦遇風襲擊,近“離層”處的細胞很容易斷裂,造成墜果。

如果利用與植物和平共處的調節劑如a-萘乙酸或2,4~D在果園葉麵噴施,便可使落果至少減少一半,在荔枝、柑橘、梨等果樹上的應用效果最為顯著。

防止發芽:對於一些適於貯藏的作物如馬鈴薯、洋蔥等,在冬眠過程中往往會悄悄地發芽。馬鈴薯一旦發芽就會產生劇毒物質——龍葵堿,人食用後會中毒。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因為像a-萘乙酸和β-吲哚乙酸等物質,對於果實的發芽有強烈的抑製作用,每噸馬鈴薯隻需要用40~100克的a-萘乙酸甲酯處理,效果就非常明顯,無毒而安全,同樣,用025%的順丁烯酸酰肼在洋蔥收獲前20天噴灑,蔥頭在貯藏期間都會老老實實地冬眠,不再發芽。

催熟果實:並不是所有的西紅柿均能按期成熟,恰恰是成熟期很不一致,而且在采摘以前,成熟度很慢,人們不得不將一些還發青的西紅柿一並摘下,這就大大降低了商品價值。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這個問題的解決輕而易舉。人們發現,當果實開始成熟時,果肉中會產生一種氣體——乙烯,如果把果實放在充滿乙烯的環境中,果實便能很快地成熟。由於乙烯是氣體,使用起來不便,而采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乙烯利就非常簡單,按配比濃度將乙烯利用水稀釋後噴施在水果上即可,它被果實吸收後,能促使果實釋放出乙烯,達到催熟作用。

關閉氣孔:在幹旱狀態下植物出現萎蔫,這時脫落酸含量升高,最高可以增加40~50倍,實際上脫落酸的含量隻要加倍,就會引起氣孔關閉,保存能量和水分,從而減少蒸騰作用並降低光合效率。而20世紀70年代末期發現的防腐酸效果更好,它對氣孔有明顯的反應,減小氣孔開張度可達50%左右,而且有效期可達20天左右,從而確保了進行光合作用的CO2的含量,使光合作用加強,從而使抗旱節水增產效果更佳。

選擇除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雜草的頑強使人們不得不但負繁重的體力勞動,不過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今天人們隻要運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就可以進行選擇性的除草。如在禾本科類作物的農田中噴施2,4-D,寬葉雜草吸收後,其生長很快受到抑製而死亡,而稻、麥作物卻安然無恙。那麼如果用甲酰苯胺異丙脂,它的作用和2,4-D恰恰相反,可選擇性地殺滅寬葉作物裏的禾本科雜草。

插枝插條:甘薯、花木、果樹大多數依靠插枝的方法進行繁殖,被稱之為無性繁殖。如鬆樹、橡樹、樅樹、樺樹、楓樹等用扡插的枝條長出新根新芽繁衍。然而在移植苗木時,常常遇到一個令人傷腦筋的問題,那就是成活率低。為了使枝條盡快發根生長,采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又一次大顯威力。100萬根插枝,僅用B-吲哚乙酸類的植物生長調節劑1千克,配製成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的β-吲哚乙酸溶液,經該液浸根24小時的鬆樹苗木,移栽成活率為84%,而對照組僅為65%。

果實無籽:對一些綻開的花朵,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後,不用授粉也會結果,而且結出又大又甜的無籽果實,如無籽西瓜、無籽黃瓜、無籽南瓜、無籽西紅柿和無核葡萄等。

四、無限廣闊的應用前景

植物激素從發現到現在已經過70年的曆程,除了五大類植物激素外,近年從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中又發現一些對植物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物質,如油萊素內脂、三十烷醇、月光花素、半支蓮醇、石蒜素等。至於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已有100多種,對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全過程,直至每一階段都能找到相應的生長調節劑。從誘導種子萌芽、生根,直到控製株型、促進開花、控製性別、促進坐果、催熟和防止或促進果實脫落、保鮮、化學除草、增強抗性等,幾乎應用到所有的生產環節上。如休眠劑、打破休眠劑、促進生長劑、生長抑製劑、生根劑、增糖劑、催熟劑、增蛋白質劑、增脂劑、光呼吸抑製劑、殺雄劑、矮化劑、修剪劑、疏花疏果劑、坐果劑、防落果劑、性誘劑、抗蒸騰劑、防寒劑、抗凍劑、落葉劑、再誘變劑、增色劑、保種劑、抑芽劑、拒食劑、解毒劑等等,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