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最厲害的噪聲
鼓瑟琴管,燕語鶯囀,聞之欣然色喜。當你坐在音樂廳裏欣賞悅耳的聲音時,你可曾想到還有一種殘酷的聲音,竟會置人於死地。
物體在媒質中振動,便發出聲音。振動有兩種: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各種樂器就是周期性振動的聲源,它們奏出悅耳動聽的樂音。與樂音相反的是噪音(或叫噪聲),那是由非周期性振動的聲源產生的。一般物體發出的大多是噪音,人們聞之總不免疾首蹙額。你看小孩一聽到隆隆雷鳴,就馬上捂住耳朵。噪音使人覺得很不愉快。
豈止是不愉快而已,噪聲還危及人類的健康和生命。聲音有輕有響,人耳剛能聽出的聲音大約為1分貝(分貝為聲音響度單位),這叫聞閾;大於100分貝的噪音就會使耳朵發脹、疼痛,這樣的聲響叫痛閾。人們總是處在不同響度的噪聲的包圍之中。例如,熱鬧街上的吵鬧聲,響度達到70分貝;印刷車間的嘈雜聲,響度達到90分貝;舊式飛機的發動聲響,則超過115分貝。高響度的噪聲會使人感到乏力、疲倦、頭痛、失眠。痛閾以上的噪聲危害更大。試驗表明,超過115分貝,大腦皮層的功能便嚴重衰退;達到165分貝,動物死亡;及至超過175分貝,人也會喪命。
噪聲曾被用作刑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些國家用噪聲來折磨戰俘。他們用高音喇叭對準異國間諜“轟擊”。當聲響超過痛閾時,受刑者產生痛感、心情煩躁;接著思索困難、情緒低落,於是審訊者有可能從其口中套出真實情報。要是某些受刑者仍能控製意誌,則繼續增大響度,受刑者便汗流如雨、全身抽搐。當聲響超過130分貝後,受刑者則大聲呼叫、眼結膜充血,並竭力掙脫束縛以求撞牆自殺。在如此極高響度的噪聲的轟擊下,許多俘虜在耳鼓膜破裂兩小時後昏死。這是一種何等殘酷的刑罰!據幸存者申述,即使將他槍殺,也不願再受一次“噪聲刑”。
即使噪聲的響度不超過痛閾,長期受其騷擾,也是一種慢性中毒。它對人體的呼吸係統、神經係統、循環係統、消化係統等都有影響,特別是對神經係統的摧殘比對聽覺的損傷更為嚴重得多。所以,聯合國在1979年世界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將噪聲列為當代人類最不可容忍的災難之一。目前,因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達,城市噪聲比30年代以前提高了幾十倍。目前,世界上城市最高噪聲響度竟達155分貝。1965年,美國國家航空和太空總署宣布,實驗室中製造的噪聲已達210分貝。此噪音足以在固體上穿個洞。因此,控製噪聲、降低響度,已成為世界科學界最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了。人們喜愛樂音,憎恨噪聲,正在為降低“分貝之最”而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