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銘麵前,王洛京確實挺擅長溜須拍馬,但是此刻,說話的語氣,配上那英武的相貌,確實在士兵的眼中是一位優秀的將軍。事實上,王洛京統兵確實很是優秀,尤其是訓練方麵。往常的統兵將領,將士兵帶走之後,安置在兵營之中,基本都隻是普通的*練*練而已。
而王洛京確實很認真的讓手下之人訓練,這些趙銘也都在一點一點的觀察,觀察王洛京此人是否可以任用。
陳羽恩,在自己手下的軍隊中,有很好的管理才能!但是陳羽恩之前同樣從未統過兵,更不用說訓練士兵的經驗了。所以趙銘手下確實缺一個可以帶領自己手下訓練的將領。
第一個項目,如果在修士們休整好之後,哪怕用修為的靈氣恢複之後,不用修為,這些普通的士兵,幾乎不會是趙銘手下死士的對手。
所以趙銘在明知道下午要切磋之後,更加著重的說了不能使用修為。切磋的本意就是發現自己的不足提升實力。至於輸贏,說實在的,趙銘並未放在心上,哪怕自己手下輸了,也絲毫不會太在意。
雖然趙銘走的是霸之一道,就像自己的師父一般,不允許自己失敗,但也隻是不允許失敗!輸和失敗是不同的。
就比如擁有同樣的實力,趙銘將一個人打敗,而世家的靠丹藥虛浮的跟趙銘同樣的實力打敗同一個人,心理感受會一樣麼?
雖然實力想同,但是,同樣都是輸!但是被努力,有實力的人打敗,就隻是輸了這一次而已!還可能會有下一次的機會。
如果被一個完全靠丹藥,沒有半分努力提上的修為之人所打敗,而被打敗之人卻是萬分努力之人,這隻能說明,路的失敗,這叫失敗!
所以才會有幾天之前戰鬥時,趙銘不能接受失敗,選擇與那名廢材修士同歸於盡的做法。
如果戰鬥時換一個人,比如是一個苦苦修煉無數年,所達到的金丹境界甚至辟穀境界的修士,將趙銘擊敗,也許,趙銘會死,但是不會有同歸於盡的想法,實力的差距,是無法彌補的,但是趙銘不能讓自己的努力,在一個廢材的麵前被擊碎,才會那樣做,如果不死,隻會更加的去努力提升自己實力。
當然這隻是霸之一道,可能還會有一些人也會這樣,但是很多的人還是會選擇苟且偷生。
第一個項目比武,王洛京的安排是五組對抗,先是趙銘手下的五人與王洛京手下的五人,率先將對手打下擂台或者讓對方認輸者勝。第一輪過後剩下五人,交錯對戰,沒人對戰四次,中間不安排任何休息,隻有盡快解決自己的對手,勝利之後等待對手的時候可以休息片刻。
這也許對趙銘手下的五人不太公平,畢竟趙銘手下的五人本就氣力不足,但其實這對兩邊都是最公平的。不論煉體亦或者練氣,都會改善自身,所以哪怕不使用修為,趙銘手下的五人也是遠超常人,而現在氣力不足,才正好製造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關係。
勝利場數最多的兩人進行最後的戰鬥。
五場切磋同時進行,在五個挨著的擂台之上,而趙銘最關注的就是羅州,趙銘在剛剛統領百人的死士隊伍時,壓根沒有想到會有三名辟穀境界的死士。再後來發現婁頜,張大牛之後,就以為隊伍中隻有這二人是辟穀境界的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