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球 奇 觀
火山與海浪作祟
格雷海姆島是被海浪吞掉的。其實,類似格雷海姆島的例子不少,它們都說明有些由火山碎屑物堆積而成的海島是經不起風浪的。
1973年7月1日,日本東海大學的調查船在考察日本所屬西之島附近的火山活動時,發現由於火山活動形成了兩個高度分別為1米和15米的岩島。這件事吸引了日本各界。可是,等到記者們於7月4日急急忙忙趕往現場時,這兩個島卻不知去向。總算後來火山繼續活動,島嶼重新出現,並與舊島合並發展成為一個較大的新島,仍稱西之島。
但是,有些海島的消失卻不能怪罪於海浪,而應從火山本身尋找原因。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的爆發,就使麵積達80平方千米的喀拉喀托島的2/3陷入海底,留下一個深達300多米的大坑。
東京城的厄運
這裏的“東京”不是日本的東京,而是我國的東京。我國的地名有北京、南京和西京(即今西安),唯獨沒有聽說過“東京”。原來,這個東京在今福建省東南隅的東山島外。據說,南宋末年,為逃避元兵的入侵,宰相陸秀夫曾抱著小皇帝趙來到這裏。隨著南宋遺民的流入,東京日漸繁華;可是,正當盛極一時之際,東京卻突然消失了。
據《銅山誌》(東山縣舊名銅山)記載:“蘇峰山(東山島東麵一座海拔四百多米高的臨海大山)對麵文華山,俗傳宋帝南臨,將都南澳(今廣東省南澳縣),築此為東京。地遂缺陷為海。自山腹下向海,莫窮其際,今城堞猶存,海中尚有木頭竹節,潮退海靜,海濱人駕舟往取之”。
這樣看來,東京城是沉入大海了。據查南宋末年曾有一次大地震,地震帶是通過東京島的。
由於地震引起的地麵沉陷,無論是在地質曆史時期還是在近現代都有發生。1605年7月13日午夜瓊州發生大地震,就引起海南島北部的瓊山、澄邁、臨高、文昌四縣的許多沿海區地陷村沉,陸地成海。1960年,智利發生的85級大地震,曾使從艾森到瓦爾的維亞,南北長480千米、寬19~29千米的一個狹長地帶,在幾分鍾之內沉陷了2米。
可是,拉普帖夫海中的那個島的失蹤與地震也沒有任何關係。
“冰島”即將失蹤
隨著現代極地考察活動的深入,人們又在拉普帖夫海和太梅爾半島以東,發現一係列的被稱為利亞霍夫群島的島嶼。
這些島嶼的結構非常有趣,它的基底是由冰塊構成的。當北冰洋上的冰蓋破裂以後,巨大的冰塊便順著洋流向南飄移。在飄到拉普帖夫海域時,由於那裏的海不深,巨大浮冰很容易擱淺,那裏距極地又近,寒冷的氣候使冰塊得以長期保留。在漫長的年月裏,巨大的風暴不停地從西伯利亞高原吹送來大量的沙土,堆積在這些冰塊上麵,使這些擱淺的浮冰表麵覆蓋上一層厚厚的土壤。風和偶爾飛來的鳥類帶來了植物的種子。植物開始在這裏生根發芽,把這塊浮冰打扮成島嶼的模樣,蒙騙著世人。其實,它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冰島哩!
氣候在變化,冰蓋在後退,海水也相應轉暖,由冰構成基底的島嶼經不起考驗了,基底開始融化,進而是“冰島”破裂和消失。拉普帖夫海中的那個失蹤的海島,就是最先被融化掉的一個,而目前尚存的利亞霍夫群島也正受到融化的威脅。有人風趣地說:“凡是希望到利亞霍夫群島旅遊的人們,應該早些光臨才好。這個群島就像是放在茶杯裏的糖塊一樣,壽命已不太長了。”
地球表麵的傷痕
非洲東部的大裂穀,從讚比西河口北延至紅海南端,大致為南北走向,綿延4500千米以上。這條地球上的大裂口從東非高原上切出了深逾千米的狹長穀地,穀寬數十到三百千米,兩壁高懸,陡直如削。如果從高空遙望,東非裂穀宛如被利斧劈開的地球上的一道巨大傷痕。裂穀底部有些地方深不見底,積水成湖。這種位於地球傷口上的湖泊,形似一條長帶,它的深度大得嚇人,東非坦噶尼喀湖水深超過1400米。全球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深1700米),也是位於地殼的巨大裂縫(貝加爾裂穀)中。
從受力方向看來,東非這條傷口是地殼被撕裂開來的結果。地殼的拉裂活動一般是很緩慢的,它的速度甚至比樹木生長速度還要慢得多。然而,在曆時數千萬年之後,還是形成了這麼一道巨大的傷痕。有時,地殼也會劇烈地痙攣起來。最驚人的一次活動發生在1978年11月,在東非裂穀與紅海交界的阿法爾地區,火山、地震活動此起彼落,在幾天之內地麵就裂開了1米多。地下的熔岩從裂縫中狂奔出來,據估計,每小時湧出的岩漿多達幾萬噸。在東非裂穀中段有一座尼臘貢戈活火山,火山口裏充滿了岩漿。岩漿湖上,惡煙騰騰,熱氣彌漫;湖內的岩漿在翻滾著,呼嘯著,有如沸騰的鋼水,光耀奪目,極為壯觀。
海底龍宮探奇
東非大裂穀雖然氣勢不凡,可是與海底深處的大裂穀比一比,又不免相形見絀了。
海底的裂穀一般順大洋中央的海底山脈脊頂延伸,就好似鬼斧神鑿,把龐大的海底山脈當頂劈開,劈出了一道一二千米深的大裂口。科學家們被地球表麵上這條神秘的傷口深深地吸引住了,從1972年開始,就有人乘坐特製的深潛艇,一直沉落到海底裂穀當中。潛艇上裝備的探照燈,在漆黑的穀底投下了“盤古開天地”以來第一道眩目的光芒。呈現在科學家麵前的,真像是生機勃勃的海底龍宮世界。這裏不但有五光十色的魚蝦,也有美麗的海綿和珊瑚。有一種蛤的直徑差不多有30厘米長;其大無比的海蟹,揮舞著怕人的腳鉗,儼然是身披盔甲的武士,有一種奇妙的紅蟲子正蜷縮在自己造的軟管裏向外探頭探腦;還有一些眼睛長在長柄頂端的怪物從窗前匆匆穿過……。麵對這許多色彩斑斕的海底生物,學者們簡直驚呆了。因為在幾千米深的海水裏,通常生物是相當稀少的,這裏卻得天獨厚,別有一番天地。這些奇特的生命在深淵裏已經生活了多少個世代?為什麼在這裏會如此繁盛?是否海底裂穀從地底輸送出了更多的地球內熱和營養物質,還是別有原因?這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