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鞋
在鞋的內底的一定部位(如腳底湧泉穴)上,放置永久磁體,或是在鞋底安置壓電元件和電磁線圈,當穴位受到磁場的刺激時,就會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這種磁性鞋不僅有助於消除腳部疲勞,而且對許多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調溫鞋
這種鞋帶有加熱器,可以根據不同氣溫自動調節鞋內的溫度。它最適合老弱病殘者和氣候嚴寒地區的邊防戰士使用。
藥用鞋
鞋底空腔內填充著粉末狀的有機酸物質或帶有芳香味的中草藥,利用它們吸收腳汗、濕氣,消除腳癢,達到防治腳病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除去臭味。
腳下生輝的現代鞋
人腳是一種特殊的“運動彈簧”。行走時,重心先落在足跟,然後轉向足尖。這種運動形式使足弓從展平到彎曲之間進行彈簧般的活動。據研究,人在每一次落腳和抬腳中,肌腱提供35%左右的彈力,而足弓可提供約17%的彈力。
為了使人行走輕快,不覺疲勞,設計師們動腦筋在鞋底上做文章。有的鞋在鞋跟後部夾一層彈性滯後材料,它能產生緩衝作用,減小震動波的強度。有的在楔形鞋底夾層中設一個上下兩層的氣密封閉室,腳跟著地時,人體的重量使上層氣密室的部分空氣,通過分隔層上的小孔,緩慢地注入下層氣密室,產生緩衝作用,減少因腳跟碰擊地麵而產生的震動強度。法國設計師為旅行家專門設計的便鞋,是在出發之前先往鞋底內的囊袋裏打入一定壓力的空氣,借空氣的作用減少震動,增加彈性。
不過,這些鞋都是從緩衝震動的角度設計的。如果從速度上考慮,就得提高鞋的“彈簧”性能,有助於發揮腳的彈跳。這種鞋的出現,開闊了設計者的思路,未來將會有老年人、平足者、旅行家等不同人使用的新式鞋。
會散熱的服裝
每當夏季到來,火紅的太陽當頭照,空氣也變得熾熱,人們為了適應高溫環境,就要穿得薄些,或穿一些淺顏色的衣服。盡管如此,衣服還會被汗水浸透,背心或襯衫上留下斑斑的汗漬,穿在身上很不舒適;有時雖然出汗很少,可過多的日照,又會曬黑皮膚,損傷眼睛,易患皮膚癌。為此,各種防曬霜和潤膚油銷售的十分紅火。這固然減少了紫外線對身體的損傷,可仍然顯得有些不足。
為了能夠達到降溫的目的,人們用手拿著扇子,扇動著周圍的空氣;或加長加寬衣服,利用行走,產生空氣流動,或幹脆住進帶有空調的房間,可一旦出門,又會大汗淋漓。
於是,人們開始利用仿生學的原理,借鑒動物的調溫本領。夏日裏,海豹用前鰭和尾鰭同時扇風;大象頻頻扇動著耳朵,……以大象為例,大象耳朵裏微血管中的血會因空氣的流動而降溫,而液循環時把涼血帶到全身,這樣就可使血管周圍的肌肉降溫了。人們想到利用太陽能來降溫,在寬大的袖口上安裝上微型電扇,或把扣子做成向內的微型電扇,肩背和衣領是可拆卸的微型太陽能電池板,人靠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光能,轉為電能,電能通過微型導線,驅使微型風扇轉動,使風扇轉動的皮膚降溫,這也如同大象的耳朵一樣。到了陰涼的地方,風扇會自動停止轉動。
對於因病而致排汗困難的人,或先天性無汗症的患者來說,更多的希望還是寄托在衣服的更新和功能的改進方麵。狗是一種不會出汗的動物,天氣炎熱的,狗伸出濕潤的舌頭喘氣,使空氣流動,帶走熱量,舌頭上的微血管涼爽了,流動的血液也涼爽了。科學家們正在進一步地研究動物的降溫方法,並利用仿生學的原理設計新的調溫服裝;
這種服裝的麵料對光熱具有伸縮性。當陽光充足,氣溫偏高時,衣服的紡織纖維就會自動伸長,使布料的經緯密度加寬,空氣在這些被打開的微窗中流動,身體就顯得涼爽了。有時人出汗很多,衣服內麵的吸汗纖維就會伸出微孔吸收汗液,被吸收的汗液順著重力的作用,垂直流到衣服的下麵,當汗水積多時,微型排液孔就會自動脹開,汗液順流而出,排淨汗液以後,微孔自動關閉。
有些防曬衣服的布料中還摻有反光特性的纖維,當太陽光直射時,反光纖維會有效的折射陽光,這樣一來,人就不覺得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