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心宿二的光芒為什麼呈紅色呢?原來,恒星的顏色取決於它的表麵溫度。溫度低時,發射暗紅色的光,隨著溫度的升高,從紅色光逐漸過渡到橙色、黃色、白色以至藍色的顏色。如天狼星和織女星的表麵溫度高達1萬度,呈白中帶藍的顏色;牛郎星的表麵溫度約8千多度,呈白色;太陽表麵溫度不到6千度,呈金黃色;至於紅色的心宿二,表麵溫度隻大約3千多度,因此心宿二的光芒就紅得出奇了。

在可見光區,用肉眼觀察,心宿二的亮度在恒星世界名列第16,毫不出眾。可是,它在紅外光區的亮度,卻比全天最亮的天狼星還要亮。原來,像心宿二這樣溫度較低的星體,它輻射出的能量絕大部分集中在紅光區和紅外光區。由於心宿二體積龐大,輻射的麵積也相應增加,於是擴大了可見光區和紅外光區的亮度差。

那麼,心宿二的體積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直徑長達9億千米。如果我們乘坐噴氣式戰鬥機在這個星球上坐一次“環球旅行”,則需要150多年,大家知道,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可是,拿太陽和心宿二比較,那就太小了。心宿二的直徑大約是太陽直徑的640倍,體積足以容納26000萬個太陽。由此可以理解為什麼把心宿二叫做恒星世界。超級紅色巨星”了!心宿二是一顆超巨星。這類恒星處在膨脹階段時,體積龐大無比,但密度很小,除了星體的核心比較密實,其餘廣闊的區域同地麵實驗室裏的真空差不多。盡管心宿二的體積比太陽大得多,質量卻不過是太陽的幾十倍,而密度還不到太陽密度的3百萬分之一,其稀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心宿二實際上是一顆。雙星”,它的。主星”就是紅色超巨星,其近旁有1顆藍色的“伴星”,一紅一藍交相輝映。

本世紀40年代以來,自從人們知道太陽不斷輻射無線電波後,就試圖去探測其他恒星和無線電波,但由於距離太遠而沒有接收到。進入60年代,隨著射電望遠鏡接收技術的提高,人們已經陸續探測到其他的一些能發射強度較大的無線電波的恒星。1970年,人們終於發現心宿二不僅發射光波,還發射比較強的無線電波,當時以為無線電波是心宿二的紅色主星發射的。1971年,人們經過進一步研究,才發現無線電波來自那顆藍色伴星,伴星周圍還有個氣殼。在主星和伴星之間有明顯的物質交換,無線電波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

心宿二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無線電雙星。幾年來,射電天文學家們又陸續發現近20個無線電雙星,它們的電波強度變化多端,各主星和伴星之間,存在物質交換的現象。從這些現象中,人們可以進一步探索這類無線電波的起源,了解雙星係統的演化規律。

人類對心宿二的觀測和研究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它總是不斷地將新的宇宙奧秘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大自然是沒有窮盡的,人的認識也是沒有窮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