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國探測器軟著陸月麵

美國比前蘇聯晚4個月,也完成了月麵的軟著陸。美國研製的“勘測者”是三隻腳的探測器,發射的時候重大約1噸,降落在月麵的時候重270千克。同前蘇聯的“月球9號”和“月球13號”一樣,它也是使用逆噴射減速,但是在快到達月麵的時候,它並沒有使著陸體和母體分離,而是整個探測器在月麵軟著陸。

“勘測者1號”1966年5月30日發射,經過636小時的飛行以後,在“風暴洋”軟著陸,向地球送回11150張月麵風景照片。

“勘測者”係列到1968年1月1日共發射了7艘,其中2艘(2號和4號)失敗。其餘的5艘分別拍攝下月麵的照片。用小型鐵鍬在月麵挖溝,用輻射線分析法調查月麵的土壤,用三色濾光器拍攝彩色照片,取得了月麵上物理、化學的觀測成果。1號、3號、5號、6號在月麵上“海”的部分著陸,7號在“山”的部分著陸,這樣可以對月麵上“海”同。“山”進行比較性研究,所獲得的數據和照片比前蘇聯的“月球9號”、“月球13號”還要優越。

“月球”9號的著陸方法

繞月運行的人造地球“孫衛星”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而圍繞月球的人造天體,有的人把它叫做孫衛星。

繼“月球9號”月麵軟著陸成功以後,前蘇聯的“月球”10號成為曆史上第一顆孫衛星。

“月球10號”在1966年3月31日發射,4月3日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接近月球,並從月球附近飛過,這時逆推進火箭點火,速度減到每秒125千米,於是進入孫衛星軌道。它的軌道要素如下:遠月點大約1000千米,近月點大約360帶米,軌道傾角71°54′,周期大約是3小時。

“月球10號”包括逆推進火箭,重16噸,進入孫衛星軌道之後,火箭部分分離,探測器本身隻重240千克。在這個探測器裏裝有宇宙塵測器、輻射線計、磁力計、紅外線計等科學儀器,但是沒有電視攝象機。這個探測器使用的是化學電池,所以電池的電力一用完,電波的壽命也就終止了。

“月球”12號的結構

4月17日發表早期觀測的結果,大略有:第一,月麵的輻射線和地球上的花崗岩放出的輻射線很相似。如果扣除宇宙線的影響,月麵輻射線的強度和地麵玄武岩放出的輻射線相似。第二,在環繞月球飛行的5小時16分裏共遇到53個宇宙塵粒,得知月球附近的宇宙塵粒的密度比行星際空間宇宙塵粒密度約大1000倍。第三,在月球周圍存在著微弱的均勻的規則磁場。

以後前蘇聯又把“月球11號”、12號、14號送人孫衛星軌道,用來拍攝月麵照片,調查月球引力場以及月球和地球的引力關係。

美國在前蘇聯發射“月球10號”以後的4個月也發射了孫衛星。美國的孫衛星叫“月球軌道環行器”,它是由宇航局的蘭利研究中心負責研製的。這是具有4塊太陽能電池板的探測器,發射的時候重390千克。在月球附近逆推進火箭點火,修正軌道。推進劑用完以後,探測器重,270千克。

在這個探測器裏裝有廣角鏡和望遠鏡的照相機,把月麵景色拍攝到底片上,底片可以在探測器裏自動顯象,並且傳送回地麵。

“月球軌道環行器1號”在1966年8月10日發射,飛行921小時以後,8月14日進入孫衛星軌道。初期的軌道要素是:遠月點1865千米,近月點188千米,軌道傾角122°,周期3小時37分。8月21日近月點降到。56千米,繼而8月25日繼續降到40千米。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拍攝月麵的細節照片。環行器1號共拍攝了月麵照片215張,此外還有2張從月球附近看地球的照片。根據地球上的指令,10月29日,探測器上的火箭點火,使探測器撞擊在月麵上。這是為了避免跟以後的軌道環行器的信息相混淆而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