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第四章

有人作伴,就是災難也容易度過。〔俄〕屠格涅夫:《處女地》

沒有體驗過真正的友情的人,作為人是殘廢的。〔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語》

誰喜歡什麼樣的朋友,誰就是什麼樣的人。〔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買驢》

羽毛相同的鳥,自會聚在一起。〔古希臘〕亞裏士多德:《修辭學》

友誼的臂膀長得足以從世界的這一頭伸到另一頭。〔法〕蒙田:《隨筆集》

友誼是聯結兩顆同類心靈的紐帶,它們既被雙方的力量聯結在一起,又是獨立的。〔法〕巴爾紮克:《兩個新嫁娘》

友誼是不會有感情的破產和快樂的幻滅的。愛情如果獻出的超過本身的能力,最後就會接受多而獻出少了。這在男女雙方都一樣,而友誼則隻能增長。〔法〕巴爾紮克:《假情婦》

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生命。雙方的聲音笑貌在那裏互相摹仿,心靈也在那裏互相摹。〔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人們不會輕易就達到互相了解,即使有最美好的意願和最善良的目的。再說,惡意會把一切都破壞無遺。〔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人們完全不相同的時候,就成了朋友。〔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朋友和友誼的理想化是青年早期的一個特征。〔蘇〕科恩:《青年心理學》

我發覺友情像酒。新釀時生澀,隨著年代而醇熟之後,就真是老者恢複體力的興奮劑。〔美〕傑佛遜:《智慧的錦囊》

敵人總是公開宣戰,而朋友則從不宣布自己的愛。〔美〕梭羅:《日記》

友誼不再增長的時候,它馬上會開始下降——對一個人的友誼總是不進則退,兩者之間沒有靜止的平衡狀態。〔美〕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畫像》

在友誼裏,不用言語,一切的思想,一切的願望,一切的希冀,都在無聲的歡樂中發生而共享了。〔黎〕紀伯倫:《先知·論友誼》

如果友誼一旦破壞了,連愛情也不能夠再使它恢複。〔印度〕《五卷書》

世界上竟有相識十年,但每次見麵都像是剛認識一樣的人;也有像你這樣,雖說是並非深交,但可以如此推心置腹談得來的人。〔日〕島崎藤村:《破戒》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中〕莊周:《莊子·山木》

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中〕莊周:《莊子·大宗師》待人

對一個有優越才能的人來說,懂得平等待人,是最偉大、最正直的品質。〔英〕理查德·斯蒂爾:《紳士,好個漂亮的人物》

表示同情要有名有姓,表示反感不要指名道姓。〔英〕英奇:《教區長的凡思補遺》

我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蘇〕馬卡連柯:《論共產主義教育》

尊重別人的長處,在任何情況下都平等待人的人,才是道德高尚的人。〔蘇〕蘇霍姆林斯基:《青年一代的道德理想》

你要別人怎麼待你,就得先怎樣待別人。〔美〕戴爾·卡耐基:《卡耐基人際關係手冊》

渴望被肯定——少數懂得滿足人類這種欲望的人,便可以將別人掌握在手中。〔美〕戴爾·卡耐基:《卡耐基人際關係手冊》

待人接物要想到別人是重要的,也應該把別人當作重要的人來對待。〔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進步的開明人士知道,除了窮人和他不平等這一點,在任何意義上他們是和他相同的人。〔美〕萊昂內爾·特裏林:《自由想象》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中〕《論語·衛靈公》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中〕蕭繹:《金樓子·戒子》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中〕吳兢:《貞觀政要·君臣鑒戒》

人有恩於我,則終身不忘;人有怨於我,則即時丟過。見人之善,則對人稱揚不已;聞人之過,則絕口不對人言。〔中〕楊繼盛:《遺囑》

待善人直寬,待惡人直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中〕洪應明:《菜根譚》

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鋤奸杜幸,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中〕洪應明:《菜根譚》

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中〕雷鋒:《雷鋒日記》

誤解好人和輕信壞人,所犯的錯誤同樣嚴重。〔中〕汪國真:《年輕的季節》

沒有一個人有權要求別人去做他自己所不做的事。你與人相處時要考慮對方的感情。我們怎樣對待別人也會同樣去考慮別人。〔美〕馬克斯威爾·馬爾茲:《你的潛能》

如果你能從別人的角度多想想,你就不難找到妥善處理問題的方法,因為你和別人的思想溝通了,有了彼此理解的基礎。〔美〕肯尼斯·古地:《如何使人變得高尚》

人越是能夠將心比心,他就越是真正的人。〔印度〕泰戈爾:《民族主義》

無論事之大小,如果想批評別人的行為,就應當首先設身處地仔細想想。〔日〕福澤諭吉:《勸學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論語·顏淵》

天下之事,有己所不欲而人欲者,有己所欲而人不欲者,這裏還須理會,有無限妙處。〔中〕呂坤:《呻吟語·應務》

你想得到仇人,那你就表現出比他們優越;你想得到朋友,就讓你的朋友表現出比你優越吧!〔法〕羅而法古:《人性的弱點》

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中〕呂坤:《呻吟語·應務》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中〕《論語·公冶長》

隻有凡事先替別人想才能換來別人的真心。〔中〕新風霞:《新鳳霞回憶錄·大鍋飯》

假如凡事都能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人與人之間的糾紛就會減少很多。〔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過高估計自己的人一定會低估他人,而低估他人者又會壓迫他人。〔英〕塞繆爾·約翰生:《布道文集》

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英〕查理德斐爾:《人性的弱點》

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人贏得好感。〔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也有些人,他們頂希望在幸運的敵手身上找出勝過自己的特點,帶著劇烈的創痛專門尋找長處。〔俄〕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禮貌

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西班牙〕鬆蘇內吉:《合同子》

禮節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薦書。〔英〕弗·培根:《人生論·論禮貌》

禮儀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層藻飾,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英〕洛克:《教育漫話》

良好的禮貌是某種不可分割的良好意識的一部分,但傻瓜稱之為良好教養的恰恰是世上最不禮貌的東西。〔英〕哈利法克斯:《雜感錄》

禮貌是一種回收有禮貌的尊重的願望。〔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人們把禮儀看作是上流社會最可怕的法律,對它望而生畏。〔法〕巴爾紮克:《交際花盛衰記》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麵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禮貌是一枚假幣,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貧乏。〔德〕叔本華:《附錄與補遺·忠告與格言》

禮貌是快樂地做事情的方法。〔美〕戴爾·卡耐基:《智慧的錦囊》

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美〕埃裏克·霍弗:《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

禮貌經常隻不過是一種高度發展的公平合理的信念。〔美〕諾曼·皮爾:《美國人談生活的藝術》

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聚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於,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德〕叔本華:《附錄與補遺·明喻》

不速之客隻在告辭以後才最受歡迎。〔英〕莎士比亞:《亨利六世》

要是您想達到您的目的地,您必須用溫和一點的態度向人家問話。〔英〕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戲劇集》

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教育漫話》

大人物的禮貌是永遠不會浪費的。〔英〕塞繆爾·約翰生:《普魯士國王回憶錄》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法〕梅裏美:《一誤再誤》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蘇〕岡察爾:《小鈴鐺》

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美〕諾曼·文生特·皮爾:《學會禮貌待人》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論語·顏淵》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中〕《晏子春秋·內篇》

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中〕《管子·心術》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中〕曹操:《禮讓令》

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中〕荀況:《荀子·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