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流行與不流行,並不在於宗教本身的力量強弱,而是在於裝飾宗教,為宗教增光的智慧作用巧妙不同而已。〔日〕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
宗教雖然無疑地曾給無數的人們帶來了安慰,並用它的準則穩定了社會,但它卻阻止了人類社會中所固有的那種變化和進步的趨勢。〔印〕尼赫魯:《印度的發現》
宗教產生褊狹和偏執、輕信和迷信、感情用事和愚妄悖理。它傾向於禁錮和限製人類的思想,並產生一種不能自主和無自由的人的性格。〔印〕尼赫魯:《印度的發現》
對宗教的需要什麼時候會消失呢?當人感覺到自己是自然界和自己的社會關係的主人的時候。〔俄〕普列漢諾夫:《講演提綱》
人類是宗教的起點,人類是宗教的中心點,人類是宗教的終點。〔德〕費爾巴哈:《宗教的本質》
神學就是人類學。〔德〕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
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德〕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毫無疑問,必須承認宗教是地球上最大的發明之一。〔美〕門肯:《論上帝》
凡有人生活的地方一定有宗教。〔日〕武者小路實篤:《人生論》
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德〕恩格斯:《反杜林論》
宗教隻是幻想的太陽,當人還沒有開始圍繞自身旋轉以前,它總圍繞著人而旋轉。〔德〕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宗教是那些還沒有獲得自己或是再度喪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德〕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天上反映地上的事件,正如月亮反映日光一樣。因為人隻有以自己的想象、自己的風俗、自己的情欲和自己的思想賦予神靈才創造出自己的宗教。〔法〕拉法格:《關於普羅米修斯的神話》
宗教是人類幻想的產物。〔德〕奧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宗教的特征在於它是人類無知的替代物。〔德〕狄慈根:《社會民主主義宗教》
宗教教義帶有它們所產生的那個時期,即人類無知的幼年時期的痕跡。〔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新教程》
宗教屬於人類理性的嬰兒期,屬於一個我們現在早已超越的發展階段。〔英〕伯·羅素:《懷疑論集》
宗教是由於人類還沒有能力、必須依靠什麼神秘力量才能生存下去這種現實的不安生活而產生的。〔日〕柳田謙十朗:《自由的哲學》
人對超越自己智慧的一些存在持謙虛態度,使人的倫理行為成為可能。對終極的存在的敬畏之心就是宗教。〔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紀》
一種宗教即使是虛偽的,也是人類所可能使自己誠實正直的最好保證。〔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生活在信息化社會的現代人追求的不是宗教本身,而是能夠消除心靈不安的東西。宗教,在消除心靈不安方麵,作為一種有效的形式,正在引起人們的注意。〔日〕穀口正和:《第三感性》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德〕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在信仰自由的原則上也包括不信的自由。〔日〕柳田說十郎:《我的世界觀的轉變》
形式上的宗教是為奴隸而建立的,它給奴隸們提供了大地無法提供的慰藉。〔美〕埃·哈伯德:《庸人》
宗教始於何時,是一個難於回答的問題。約略而言,我們也許能說宗教可以回溯到人類的起源。從那時以來的整個人類曆史,幾乎沒有誰會懷疑人類對宗教的需要。〔日〕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
宗教的曆史就是所有惶恐不安的民族試圖找到一個藏身之處以抵禦那未知的黑暗與恐怖的曆史。〔美〕歐文·斯通:《心靈的激情》
我們所探究的宗教生活的樞紐,乃是個人對他私人的命運的關切。簡言之,宗教是記載人類的自我主義的曆史中的極重要的一章。〔美〕威廉·詹姆斯:《多種多樣的宗教經驗》
人類不能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沒有宗教,他們就會去相信迷信、不信奉真神,他們就會樹立起自己的偶像。〔美〕西·帕克:《述評與雜文集》
宗教的本質完全依賴你對下麵這個問題如何解答,即“我為何生存,同我周圍無邊無際的宇宙到底是何關係?”……沒有哪個宗教(從最高尚的到最粗俗的)不從根本上建立人與周圍宇宙的關係或同原動力的關係。〔俄〕列夫·托爾斯泰:《宗教與道德》
各種宗教的本質,強調人類生活和自由的權利。而在宗教上,賞罰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埃〕安·薩達特:《回憶錄》
宗教是人們共同的財富,或者說是聯結民族共同體的紐帶。〔以〕阿巴·埃班:《猶太史》
我們需要一種宗教……這種宗教給我們自信,給我們一種民族的自尊,並給予我們供養、教育窮苦人和擺脫我們周圍苦難的力量。〔印〕辨喜:《辨喜的生平及其說教》
一個完善的民族無需輸入宗教。〔美〕愛默生:《集外演講錄·論性格》
一個人入了教,並不等於達到盡善盡美,而是意味著為達到盡善盡美而努力,正如一個上學的人不等於具備了知識,而是為了獲得知識而學習。〔意〕阿奎那:《神學大全》
一切宗教都致力於實現人身上全部最好的東西……仁愛、禮貌、慈悲和諒解。〔新〕李光耀:《李光耀》
凡是勸人為善的宗教就是好的宗教。〔美〕托·潘恩:《潘恩選集》
人們的宗教是塊土地/有所求者才去耕耘,努力/有人渴求天堂的歡樂/也有傻瓜懼怕熾熱的地獄/若不是希冀複活,誰會信仰宗教/若沒有來世懲罰,誰會敬仰上帝。〔黎〕紀伯倫:《淚與笑·行列歌》
誰若希望正確估價宗教的宏偉莊嚴,誰就必須牢記宗教為人所做的一切。〔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新教程》
宗教可以使人的心靈達到永恒,所以,宗教又是一座城堡,它開辟了權力統治不到的領域。要真正實現人的尊嚴,我們應再度重視宗教具有的這種偉大的作用。〔日〕池田大作:《展望22世紀》
宗教的不朽價值就在於它向人類心中的追求與希望提出了挑戰。〔美〕歐·馬·霍普金斯:《對生活的解釋》
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殿宇,你的宗教。〔黎〕紀伯倫:《先知·論宗教》
從宗教中產生出來的永恒的精神價值標準,能夠指引人類,用信念的光輝照亮人類的生活,並能賦予人類以無限的能力去爭取幸福、權利和友愛。〔埃〕安·薩達特:《回憶錄》
有人在宗教裏找到自己的文學和科學,有人則在宗教裏找到自己的歡樂和義務。〔法〕儒貝爾:《箴言集》
宗教是人類渴望追求代表神的聖人的真理基本一致的表現。〔印〕泰戈爾:《無際的天空》
我信奉宗教並不是為了到天國或極樂世界去,而是為了要成為好像一個人那樣的人。〔日〕內村鑒三
世界宗教對應著人類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自然、人與上帝動態地合為一體。〔日〕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
即使進入到宇宙時代:人們可以在大宇宙中自由自在地到處飛翔,恐怕仍然需要指導人類精神的有力量的宗教。〔日〕池田大作:《宗教與科學精神》
當人們知識未開的時候,人們都是信仰宗教的,一旦達到學問道德的頂點,又要皈依宗教。〔日〕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
功利主義非但不是主張消滅上帝,恰恰相反,它的宗教性比其他任何主義都要深刻。〔英〕約翰·穆勒:《功利主義》
宗教的本質,是屬於有關人類生活方式的思想方麵的問題。從這種觀點來看,我們就會知道,現代人對物質財富的憧憬和對科學進步的信念,在現代文明中所起的作用,幾乎跟宗教沒什麼兩樣。〔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