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再休(1 / 2)

李炫奕獲封燕王,朝堂上皆有意外之色。

若李炫奕是嫡子的話,封王並非不可能,在士族中庶子的地位實在是不高,庶子想出頭比寒門出頭還要難些。

最佳證明司徒太尉的嫡妻多年無子,司徒太尉寧可過繼弟弟的嫡子也不肯將庶子充作嫡子養。

頂級士族對這一點極為看中並且戒律森嚴,李炫奕親口承認非秦王妃親生兒子,那不管他生母是誰,李炫奕都是庶子

司徒太尉張了張嘴,朝堂上多有小聲的議論。

司徒尚端坐在丞相位置上,心中多了幾許的肯定,李炫奕不僅是秦王的兒子,也是淑妃的兒子!

試探淑妃同李炫奕,淑妃同攝政王之間的關係是司徒尚提出恩封李炫奕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李炫奕低頭並沒叩謝恩典,攝政王眼眸劃過疼惜,這也是知道秦王妃兒子死後,他毅然決然想要換子的原因。

說他對其餘二子不公平也罷,還是說他偏心心愛的武裳也好,他不願意看到李炫奕做庶子失去一切的機會。

身為母親,又對李炫奕有愧疚之心的淑妃比攝政王更心疼兒子,冒著寒意且霸道的目光掃過朝堂,淑妃冷然道:“眾卿可有異議?本宮冊李炫奕為燕王,眾卿以為如何?”

淑妃同司徒尚在宮裏有過利益交換,淑妃成就了司徒尚丞相的位置,同樣也成就了他挽救京城士族官宦的好名聲,同樣司徒尚會代表士族支持幼主登基,支持攝政王輔政。

司徒尚知曉淑妃在等他發言,事關士族傳承許久的嫡庶製度,司徒尚哪怕再欣賞李炫奕之才華,也不會就此為李炫奕破例,這同寒門士族之爭一樣,是原則問題!

淑妃眉稍微挑。她是不介意說李炫奕是她親生兒子這一點的,實在不行

“我反對!”

蕭琳的此時出聲反對,一樣叫人意外。蕭琳同李炫奕明顯得郎有情,妹有意,李炫奕為燕王的話迎娶蕭琳更體麵一些,蕭琳此時反對。難道她想嫁給高門庶子?以蕭家嫡出女郎的身份?

淑妃眯了一下狹長的鳳眸,轉身上了丹陛,再一次坐在龍椅上,問道:“為何?”

李炫奕低垂著腦袋,攏在護手中的手死死的攥緊拳頭。此時他捫心自問,是證明他不是虛偽的人重要?還是阿琳重要?

在他心底深處,隱約間有點後悔他曾說過不做秦王世子。當然也不會繼承秦王爵位,但他是不是應該做得更好一點?更妥善一點?

為了同司徒尚的意氣之爭,為了做個純粹真誠的人,他就在父王被冊攝政王的時候說了不,李炫奕抬起眼眸,蕭琳慢慢的走近他,蕭琳神色平靜,沒有對他的輕視。李炫奕勾起了嘴角,“臣不配做燕王。”

不管他是不是庶子,蕭琳都會衝破這些同他在一起的。毛絨團子,當年你把我推下寒潭,你我之間就分不開了。

蕭琳跪在李炫奕身畔。抬頭看向淑妃,朗聲道:“庶子並非不能封爵,庶子也是士族郎君,雖然地位低於嫡子。按照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庶子是沒有資格繼承其父的財產爵位。”

“所以?”淑妃似又所悟,唇邊多了一抹笑意,“本宮封李炫奕為燕王有何不可?”

蕭琳前麵說得話是大夏帝國開國後傳承下來的繼承法規,庶子擁有的財產隻能是賜予,而不是繼承!爵位就不用想了。

在李姓皇族內嫡庶的規定稍微放寬了一些,並不像頂級士族那麼的死板。

尤其是在皇帝一脈上,總不能說宮妃所生的皇子就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在皇後無子的情況下,後宮妃嬪所出的皇子繼承帝位的大有人在,但這樣繼位的皇帝隻遵皇後為太後,皇帝的生母在太後存在的情況下,是得不到冊封的,生母想要做太後,唯一的辦法就是熬死太後。

當然在大夏帝國,太後的權威極重,有時候可以威壓皇帝!於是再想生母做太後的皇帝,也不敢輕易的傷害太後!

大夏帝國曆朝曆代的太後大多是自然死亡,碰到孝順的皇帝,別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太後的日子過得極為滋潤。

“因功封王,敢問您,李炫奕有何功勞?他是為大夏開疆拓土了?還是救助萬民?”蕭琳淡淡一笑,“您封他為王是不是早了點?您是不是沒信心李炫奕會立下大功?”

“帝國雙壁,並非是我隨口說的。他同司徒丞相是一生之敵!”

淑妃知道蕭琳說得對,可最近淑妃不知怎麼多了女子的任性,就想讓兒子位居眾人之上。

“我娘說過,母為自強所以她帶我離開侯府,教導我成才,同時娘也成了丹陽真人。”蕭琳聽了一會,握住李炫奕的手掌,“反過來說,子也可因母而奮進。他雖然才情上比九郎差了一點,性情上也沒九郎穩重,他略有衝動,可我一直以為他不是笨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從未放棄奮起直追的勇氣,從不會因為明知不敵而退怯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