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職業的選擇
發揮自己的優勢
沒有哪一個認識到自己天賦的人,會成為一個無用之輩,也沒有哪一個出色的人,在錯誤地判斷自己的天賦時能夠逃脫平庸的命運。
阿特密斯·沃德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事,有的人這一方麵擅長,有的人那一方麵擅長,還有些人不學無術,整日閑散遊蕩,他們擅長的就是無所事事。”
“我有兩次企圖做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第一次是我想狠狠教訓那個割爛我的帳篷爬進來的可惡的家夥。我對他說:‘先生,請你立刻出去,否則我讓你知道我的厲害。’‘來吧,你這個孬種,’他說,於是我向他撲過去,但是他使勁抓著我的頭發,把我從帳篷裏摔到了外麵的草地上。接著他開始對我拳打腳踢,直到把我扔到一汪臭水中為止。我站起來看著自己被撕破的衣服,我意識到打架不是我的強勢。”
“第二次是我相信自己可以玩馬戲。於是,我搭便車到了一個馬戲團,我前麵有一匹馬,後麵有兩匹馬。但是站在那個位置之後,這些馬開始踢我,並且不停地叫喚,四蹄揚起動個不停,一點也不聽從我的指揮。最後,我的肚子和後背重重地挨了好幾下,並被踢到其他馬群裏,疼得我禁不住像科西嘉野人一樣大聲喊叫起來。我被人拉起來,背回了旅館。我用虛弱的聲音對自己說:看來你並沒有駕馭那些馬的能力。”
“千萬不要做你不擅長的事情,如果你做了,你會發現自己就像在泥潭裏掙紮一樣,痛苦不堪。”
職業要適合自己
在美國西部的報紙上曾經登載過這樣一則求職廣告,它堪稱不明智的求職廣告的典範——
“求職——尋求印刷師的職位,印刷出版公司任何部門的工作職責都能夠承擔;願意接受任何專業領域的教師職位,還可以講授裝飾畫和寫作,以及地理、三角測量及許多其他學科;有做非專業教士的經驗,願意小範圍內指導女士和先生們了解更深的神學知識;可以做牙醫或足病醫生的好助手;樂團男低音或男高音歌手的職位,本人也願意接受。”
這則消息的最後一行是這樣寫的:
“附:薪水低於一般水平的鋸木工作,本人也願意接受。”
這最後一行文字讓他馬上得到了一份工作,從此這則廣告再也沒有被登載。
如果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職位,工作本身就會充分而全麵地調動你的才能。而你特別的聰明才智就是你自己的天賦,而真正適合你的職業應當能夠表現你的個性與天賦。
如果你擁有一份得心應手的工作,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而這才是最有效地利用你的資本。因此,應盡量選擇那種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經驗,並與自己的個性愛好相吻合的行業。
揚長避短是你選擇職業的原則。在你雄心勃勃為事業而奮鬥的過程中,不可能長期一帆風順,必然會有不如意與挫折。家人、朋友的反對,其他不幸與打擊,都會阻礙你實現心底的願望。因此,你有時也不得不做一些興趣索然的事情。但一個人內心積蓄的熱情,在演說、藝術、音樂或自己最樂於從事的行業中不可遏止地表現出來,就像長期醞釀的火山一樣,終於磅礴噴發。
在某個方麵,你永遠不可能有盡善盡美的才華,這種想法你一定要警惕,不要讓它在你的思想上滋生蔓延。要知道,上帝會憎惡自己那些半途而廢的作品,並會耿耿於懷,因此上帝永遠不會幫助那些不完善的才華,它也很難獲得成功。
寧可做鞋匠中的拿破侖,寧可做清潔工中的亞曆山大,也不要做根本不懂法律的平庸律師。這是對馬修·阿諾德的說法的最好詮釋。
選擇自己的強項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有半數的人所從事的職業都與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這就好像所有的人被完全打亂秩序攪和在一起,彼此交換了自己本來應有的位置一樣。天性適合做農民的人在濫用和褻瀆法律,而喬特和韋伯斯特這樣的人卻在管理著每況愈下的農場;售貨員想要教書,而天生的教師卻在經營商店。於是,每個人都強烈地意識到自己鬱鬱不得誌,因而痛苦不堪。站在櫃台後的店員對尺寸、算術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在那裏三心二意地接待顧客的同時卻夢想著其他職業。應該埋頭苦讀希臘語和拉丁語的孩子在工廠的繁重勞動中一天天憔悴,而成千上萬本來應該愉快勝任務農或水手工作的孩子則在大學裏做著沒完沒了的作業和功課。本來隻配粉刷籬笆的人卻充當了在畫布塗鴉的“藝術家”。
一些鞋匠在國會裏濫竽充數,而真正的政治家卻在搗鼓楦頭。沒有神職天賦的人在結結巴巴地布道,而比徹和懷特菲爾德這樣的人卻做了在生意場上並不如意的商店老板。一位優秀的鞋匠為自己社區的報紙寫了幾行詩歌,朋友們就把他稱為詩人,於是他竟然放棄了自己熟悉的職業,操起了使用起來並不嫻熟的鋼筆。很多人感到納悶:為什麼某些人不去做真正適合他們的工作呢?當真正的外科醫生整天掄著砍刀和劈斧時,屠夫們卻在醫院裏給人截肢。一個從小心靈手巧喜歡使用工具的孩子,竟然一鼓作氣上到大學,從此走上了庸庸碌碌的道路,過著平平凡凡的生活。幸運的是命運注定我們的結局,支配著我們怎樣走到各自的終點。
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能更強烈地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的是他的職業。富蘭克林說:“有事可做的人就有了自己的產業,而隻有從事天性擅長的職業,才會給他帶來利益和榮譽。站著的農夫比跪著的貴族高大得多。”
一個人的職業使他得以施展才華,使他開始積極地生活,激勵他的進取心,讓他覺得自己是個真正的人,因此必須處在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完成真正的人所應完成的工作,承擔真正的人應該承擔的職責,並表現出真正的人的勇氣與膽識;職業使人肌肉結實、身體強壯,思維敏銳,糾正失誤與偏差,激發創造發明天才。如果沒有從事這樣的職業,他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真正的人。無事可做的人稱不上是完整意義上的人。他無法通過工作來表現自己堅強的個性。骨骼、肌肉和大腦必須組合起來,知道怎樣完成適合自己的工作,進行健全完整的思考,開創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勇敢地承受起巨大的壓力和職責,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造就自己,使自己成為真正的人。150磅的肌肉和骨骼不足以構成真正的人,一個腦袋也不足以成為真正的人。
挑選職業要慎重
如果你的天賦隻適合做一些平凡的事情,那麼,你在做這些平凡的事情時,一定要滿懷熱情、竭盡全力、卓有成效地去做,用自己獨特的工作方法使一件平凡的事情成為一門藝術一定要恪盡職守、孜孜不倦地把一項平凡的工作拓成一項有意義的事業,要比別人做得更好,更要全神貫注地去做,因為非凡的成就隻屬於那些心誌專一的人,屬於那些一旦確定目標就百折不撓的人。無論這些事情多麼平凡、多麼普通,你都要像研究一項神聖的事業一樣對它進行詳細地研究,還要盡可能學會這一工作中所包含的全部知識和細節。
從最底層做起是攀登事業巔峰的基礎。隻要與自己的事業相關,任何事情都不能掉以輕心,要對所有的細節了如指掌。在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中,他們精通所有的細節,這就是斯圖爾特和約翰·阿斯特成功的秘訣。
結婚的唯一理由就是愛情,而且,也隻有愛情才能使婚姻生活的種種風風雨雨和波折煙消雲散,同樣,隻有對職業本身充滿興趣和熱愛之心,才能使絕大部分人直麵職業生涯中的風風雨雨,並且努力奮進,直至成功。
“放棄學醫的念頭吧。”一位英國的傑出人士對他的侄兒說,“我們家還從來沒有出過視生命如兒戲的庸醫呢,你的盲目和無知可能會導致患者喪命;至於律師這個行業也有一定的弊端,那些經驗豐富而又謹慎細致的人怎麼會把與自己性命或財富相關的重大事情交到一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子手中呢?年輕人不光沒有經驗,還往往自以為是,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手中掌握了客戶的命運砝碼,所以是很難成功的;比較而言,做一名教士的弊端就要小得多,即便一名教士犯了錯誤,比如對教義的理解有誤或宣講有誤,對人們造成的危害也不是那麼明顯,所以,我認為你還是去做一名神職人員比較好。”
惠蒂埃說:“以前我就一直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帶著某種使命的,而如今,我一定要完成這項使命。”這番話吐露了他的心聲,他感到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指引著他。現在,在律師、醫學、神學、文學或其他一些行業裏,已經人滿為患了,隻有那些真正具有傑出天賦的人才會獲得成功。而事業成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就是天性的召喚,對職業的熱愛、執著和沉迷。
如果一個人選擇了自己根本不喜歡、更不能適應的行業,僅僅是因為他的爺爺曾經在這一領域獲得了很高的名望,或者他的母親希望他這樣做,那麼,他還不如做一名月薪50美元的電車司機。在其他不適合自己的“好行業”裏,他可能一無是處,而在自己選擇的平凡職業中,他可能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人。
不可忽略職業戒律
成功,是每個人的渴望。基層員工想升主管,基層主管希望有朝一日當上副總或總經理,總經理希望有一天能成為集團總裁。但是,有些人就是沒辦法成功。而許多才華橫溢、學曆完整、頂著人人稱羨的職位與頭銜的人,卻因為某些個性特質,讓他在邁向成功的關口,沒辦法突破瓶頸,更上一層樓。
美國哈佛商學院MBA生涯發展中心主任,華得盧與巴特勒博士,接受《財富》500大企業委托,提供谘詢顧問或教練,協助那些明明被看好,但卻表現不佳,快要被炒魷魚的主管;或是即將被普升到最高階層,但是卻有個性特質的障礙;或是表現不錯,但是潛力仍特發揮的企業員工。此外,他們也長期輔導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畢業生。
20多年來,華得盧與巴特勒輔導了上千個個案。
為什麼有才華的人會失敗?為什麼有才華的人表現會不如預期?關鍵在於你的行為模式。
第一,學會在苦差使中潛水。大多數年輕人最初擇業時,應該經曆一番辛苦繁瑣、單調乏味的工作:為日理萬機的老板跑跑腿、整理他(她)通訊錄什麼的。對別人來說,這可能根本就談不上是什麼職業,但你必須把現在的工作當成你漫漫求索之旅的重要起點。
第二,樂於接受並主動要求分外的工作,但要適度。
在展銷會上,你可能還不夠格兒代表公司,但別讓他們忽視任何你所樂於承擔的工作。如果對如何更好地組織本部門有些創意,大膽說出來。但記住一點:完全有能力處理自己所要求的工作,或能夠全力投入。要想取得真正巨大的成功,千萬別幹有違你性格的事,別鼓動朋友或老板過早地給你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做一個稱職開心的雇員,在崗位上努力不懈,多承擔分外的責任,學習踏實,一步一個腳印。這樣,你一定會贏得應有的認可。
第三,早到遲退,準時露麵。對任何雇員來說,準時準點或者早到是一個最重要的法則。
第四,隻管做。你的工作還沒取得什麼實質性進展,要想引人注目又受人愛戴的話,有一個絕對可靠的辦法——馬上處理手頭上任何事情。
第五,雄心勃勃,但絕不張揚。真正的成功,除了智慧、人格魅力加努力,沒有別的替代物。你應該暗地裏雄心勃勃,隨時睜大眼睛四處瞄瞄有沒有合適的空缺,伺機而發。事實上,原動力和奉獻是帶來成功和喜悅的最好“進攻”策略。
第六,讓上司臉上有光。你的工作就是要讓主管臉上有光,同時又達到自己的目的。別每幹一件事都企求回報,通常他(她)自然會有所考慮,主動去要求就有失穩妥。如果你的主管幹得相當不錯,人氣很旺,而且正在往上升,他很可能會提攜你。雖然你沒有因為以前的成績得到嘉獎,但什麼也沒錯過。人們自然會關注出色的幹將,好口碑總會盡人皆知。
第七,學會接受重創。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同時也是最脆弱的。娛樂界的超級明星們被評論家無情抨擊,有受傷害的時候;總統在報紙上被詆毀中傷,有退縮的時候。如果你對任何事情都充滿熱情,那麼你也會不止一次地受到無辜的傷害,但完全沒必要為此憂心忡忡,你應該學會把受到的傷害轉化成推動下一個目標的力量。
第八,與他人友好相處(尤其是老板!。友好順暢的同事關係是你的成功的50%(甚至60%或70%,但這不僅僅意味著你隻要合群、風趣或“有人緣”就萬事大吉。
波士頓的心理學家哈裏說過,商業圈裏很多聰明能幹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終失敗,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過於張揚,親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
第九,切勿眼高手低。我們常常聽說:“這些工作真無聊。”這些人常希望年紀輕就功成名就,但是他們又不喜歡學習求助或征詢意見。因為這樣會被人以為他們“不勝任”,所以隻好裝懂。而且,他們要求完美卻又時常拖延,導致工作庸而平癱瘓。記住:自我檢討一番並且學會失敗。
第十,掌握分寸。不懂分寸的人不知道哪些可以公開講,哪些隻能私下談。也許他們都是好人,沒有心機。但是,在講究組織層級的企業,這種管不住嘴巴的人,隻會斷送職業生涯。所以必須隨時為自己堅立警告標示,提醒自己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
設計自己的人生方案
首先要了解自己
一個人具有怎樣的成功觀,目標、信心和行動是成功的三大要求。讓我們從零開始,確定什麼才是你事業中最具價值的東西。
第一步:工作中具備哪些東西才叫成功,請在下列項目中盡可能多地找出你的答案:
高額的薪水;
優厚的福利;
晉升的機會;
工作得到認可;
決策自由與權力;
創新的機會;
管理他人的機會;
合作的機會;
為客戶服務的機會;
輕鬆的工作節奏;
優雅的工作環境;
穩定的地位;
獨立;對個人才智的挑戰;
富於啟發性的管理方式;
責任感;
權威感;
從事籌備工作的機會;
與眾不同;
為社會、為他人作出貢獻;
獲得財富;
對別人施加影響;
良好的工作氛圍。
第二步:其他(請具體指出)。
(1)現在,再在你的選項挑出10個你認為最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