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信的法則
事業要以信念來引導
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成功,但很少有人不去向往和追求成功。
在與成功人士交往的過程中,你會發覺他們都擁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心思巧妙,此與成功的焦點一致。此外,在這些人中雖有受過良好教育者,但如同亨利·福特這樣未接受教育者也大有人在。
而賦予他們如此之心思和促使他們完成非凡成就的主要因素,與是否接受過正式學校教育絲毫沒有關聯,也並非具有與眾不同的智慧之故。很可能是其內心有著某種意念促使他們產生強大的願望,將人生一切環境加以過濾,隻剩下能夠達成信念、深具利用價值的事物,然後再加以運用的結果吧!這種理念亦即追求成功的信念。
首先你必須認識自己的內心,做一番自我期待。這樣,即可發現成功信念並不難以建立。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在學習製造高品質又價廉的汽車技術時,他也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功信念。且為使自己所製造的汽車能普及各處,他認為必須在全國各地展開踏實的促銷活動。
但這畢竟需要相當資本,雖然銀行願意貸款給他,然而,為能充分掌握自己的公司,他卻不喜歡在公司外製造財務上的利害關係——亦即不願意貸款。在建立銷售網期間,福特有這樣的決心,不斷促使他想出獲得必要資本的方法。首先,他隻把車子分配給擁有銷售福特汽車權利的代理店,又規定代理店必須接受所分配的台數。同時在汽車送到代理店之前,須以現金預付百分之幾的款項。這項計劃的最主要目的,是使所有銷售代理商都成為福特企業實質上的合夥人,但福特的主導權卻絲毫未受影響。換言之,他能在不傷害自己主導權的情況下,調度所需的經營資金。
此外,這種方式也具有其他方麵的意義,就是使銷售代理店無論如何都要為分配到的車子找到買主,此則極易產生工作幹勁(動機)。因為若有朝一日,這些代理店獨立經營事業,這種衝勁是絕對不可缺乏的。
這是很典型的成功信念自然表露於外的例子。
成功信念引導你成功地從事事業,成功的事業又將成為推動你邁向更大成功的動力,這難道不是一個良性循環嗎?
有信念就會風雨無阻
哪一次的挫折和不幸,能敵得過信念的雙手?
或許在我們的人生中有無數的困難、障礙,是必然存在而不容忽視的阻力,但隻要你擁有真正的信念,你就能夠勇敢地、愉快地麵對難局了。與無限的潛能建立密切的關係,便能使你擁有更深刻、不動搖的、永恒的信念而得以突破人生的轉折點。
對那些擁有信念的人來說,最高的指導原則在於“天降大任於我,誰能阻擋呢?”這句話。當你專心致誌於這個原則時,隨著它們占有你的心靈,你就能擁有信念而生活下去。
在前進中跌倒,在挑戰中受傷,是人生中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了。但有了追求成功的堅定信念,跌倒會再前赴後繼,傷口會在愈合後讓我們清醒,而信念不會留下不幸的疤痕。
每天花三四分鍾在鏡子麵前反複朗誦那些令人振奮、自信的語句,由於這種信念充塞整個內心,任何的障礙都能迎刃而解。你會伴隨勝利的感覺而得到嶄新的經驗。
許多人都相信成功的機遇性,然而,他們多半都不擁有實現的信念,因而導致他們的生活更混亂。但是有些人,他們在工作、才能、家庭及人際關係上……的表現,都能抱持著有效的信念。
朋友的3歲兒子患有先天性心髒病,最近動過一次手術,胸前留下一道深長的傷口。
朋友告訴我,孩子有天換衣服時,從鏡中照見疤痕,竟駭然而哭。
孩子的敏感早熟令我驚訝,朋友的反應更讓我動容。
她辛酸之餘,解開自己的褲子,露出當年剖腹產留下的疤痕給孩子看。
“你看,媽媽身上也有一道這麼長的傷口。”
“因為以前你還在媽媽的肚子裏的時候生病了,沒有力氣出來。幸好醫生把媽媽的肚子切開,把你救出來。不然你就會死在媽媽的肚子裏麵。媽媽一輩子都要感謝這道傷口呢。”
“同樣地,你也要謝謝你的傷口,不然你的小心髒也會死掉,見不到媽媽。”
因此,請務必將你對真理的信賴,不論在你的心中、身體和工作上,都要將它具體化。對一切善的事物信賴,就能帶給你堅定的信念。信念使你雙眼炯炯有神,教你人生新的步調和嶄新的理解力。
對真理、對成功的追求從無坦途而言,困難算什麼,失敗又怎麼樣,追求的本身就是幸福,信念的本身就是風采,其中當然也包括鮮血染紅的奮鬥風采。
用信念創造拚搏心態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熱忱是一種意識狀態,能夠鼓舞及激勵一個人對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動。而且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感染性,不隻對其他熱心人士產生重大影響,所有和它有過接觸的人也將受到影響。
信念和人類的關係,就好像是蒸汽和火車頭的關係;它是行動的主要推動力。人類最偉大的領袖就是那些知道怎樣鼓舞他的追隨者發揮熱忱的人。熱忱也是為追求信念而奮鬥的才能中最重要的因素。
把信念和你的工作結合在一起,那麼,你的工作將不會顯得很辛苦或單調。這時,一種熱忱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充滿活力,使你隻須在睡眠時間不到平時一半的情況下,工作量達到平時的2倍或3倍,而且不會覺得疲倦。
多年來,拿破侖·希爾的寫作大都在晚上進行。有一天晚上,當拿破侖·希爾正專注地敲打打字機時,偶爾從書房窗戶望出去——他的住處正好在紐約市大都會高塔廣場的對麵——看到了似乎是最怪異的月亮倒影,反射在大都會高塔上。那是一種銀灰色的影子,是他從來沒見過的。再仔細觀察一遍,拿破侖·希爾發現,那是清晨太陽的倒影,而不是月亮的影子。原來已經天亮了。他工作了一整夜,但太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使得一夜仿佛隻是1個小時,一眨眼就過去了。又繼續工作了一天一夜,除了其間停下來吃點清淡食物以外,未曾停下來休息。
如果不是對工作充滿必勝的信念,也難會使人身體中迸發出忘我的熱忱,也很難會使身體獲得充分的精力,而絲毫不覺得疲倦。
信念不是蒼白的,而是充滿無窮力量的。它會激活人的潛能,激發人的熱忱。使人生目標不知不覺地靠近你自己。正如尼爾·尼斯所言:“不要再坐在擱淺的船邊歎息和埋怨,朝著你認定的目標熱忱而勇敢地走去,你生命的船隻終會駛入成功的彼岸。”
信念能帶領你邁向成功。
每次拿破侖·希爾評估一個人的時候,總是考慮到他的才幹和能力。但是,拿破侖·希爾相信衡量這個人所深藏的熱情也是很重要的。
因為如果你有信念,再加上熱情,幾乎就可以所向無敵了。
要是你沒有能力,卻有信念,你還是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聚集到你身邊來。假如你沒有資金或是設備,若你能熱情說服別人,還是有人會回應你的夢想的。
信念就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你的意誌力、追求成功的熱忱和信念愈強,成功的幾率就愈大。
熱情可使你釋放出潛意識的巨大力量。在認知的層次,一般人是無法和天才競爭的。然而,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同意,潛意識力量要比有意識的大得多。任何夢想都不是輕而易舉就會實現的。但是,我們相信,如果在為信念獻身的熱忱中充分發揮潛意識的力量,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創造奇跡。
目標清晰才有信念
成功的意誌,是對達到目的的渴望,是一種堅定的信念。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裏負重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麵孔。
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沒有了。
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標。
水壺在隊員手中傳遞,那沉甸甸的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
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目標產生信念。清晰的目標產生堅定的信念。
信念就是“自信必勝”。目標越清晰,信念越堅定。否則,“苦海無邊”也隻好“回頭是岸”。
為目標而奮鬥從某種意義上說絕對是一種痛苦的選擇,而克服這種痛苦的惟一良藥,便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必勝信念。
自己的命運自己主宰
沒有人能完整地說出信念的神奇作用。恒利曾寫下了有警世意味的名句:“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我是自己靈魂的船長。”他想必是希望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也是自己靈魂的船長,因為我們有控製自己思想的能力。這就是信念的力量。
這番道理是想要告訴我們,我們心中的信念會使我們的頭腦化為磁場,然後不明所以地牽引那些與之共鳴的人、情境和力量,親近我們。
真該讓所有為信念奮鬥的人們知道,在我們取得成功之前,必須先讓我們的心靈化為導電的磁場,讓心裏充滿對成功的熱切渴望,這樣便會驅使我們做自己命運的主宰。
雖然恒利是個詩人而非哲學家,卻用詩的形式一語道破了偉大的真理,並且以此自勵,詩中的哲學意味則留待繼往開來的後人發揚光大。
有這樣一則寓言:
“砰!砰!砰!”一個匆匆而過的路人急切地敲打著一扇神秘的門。
門開了。
“你找誰?”門裏的人問。
“我找真理。”路人答。
“你找錯了,我是謬誤。”門裏的人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了。
路人隻好繼續尋找。他趟過了很多條河流,翻過了很多座高山,風餐露宿,曆盡艱難,可就是遲遲找不到真理。後來,他想,既然真理和謬誤是一對冤家,那說不定謬誤知道真理在哪兒。
於是他重新找到謬誤,謬誤卻說:“我也正要找它呢。”說畢又關上了門。
路人不死心,繼續尋找真理,他再一次翻山涉水,再一次風餐露宿,依然找不到真理。於是,路人又敲開了謬誤的門,可謬誤卻留給他一副冰冷的麵孔。
就在路人近乎絕望地在謬誤門口徘徊的時候,不斷的敲門聲叫醒了謬誤的鄰居,隨著吱呀一聲輕響,路人回頭一看,天哪,這不正是真理嗎?
真理就住在謬誤的隔壁。
真理逐漸嶄露頭角,如今事實已然彰顯,這個故事的寓意在於,在為尋找真理的努力中,絕不放棄自己的信念與追求,終會獲得期待的回報。可見,信念正蘊涵著主宰我們財運的神秘力量。
不斷培養奮鬥的信念
沒有人能免於失意挫折,而風平浪靜地度過一生,失意沮喪正是突破困境、向成功邁進的關鍵。失意可說是一個人必經的曆練,並非隻是空想就能有所突破,必須堅守信念,持續不斷。
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僅就培養信念、勇於自我肯定方麵,有很多名人的故事。
有一天,著名作家卡爾賴魯和朋友一同散步,忽然一陣風起,吹走卡爾賴魯的帽子,附近有人將他的帽子撿起拿來還他,於是卡爾賴魯說:“這個人真幸運,能與英國大文豪的帽子結緣,真是他的光榮。”
著名的建築師萊特在法庭之上作證時,法官問他從事什麼職業,他的回答是:“古今最偉大的建築師。”
萊特的朋友提醒他:“你說這話未免過於狂妄自大。”萊特若無其事地表示:“我在法庭作證人,不得不實話實說。”
人文學者伊拉斯莫斯被人責罵時,總是麵不改色。有一回,別人罵他罵得非常難聽,朋友說:“你為什麼還不加以辯解?”伊拉斯莫斯回答:“愚蠢的人不了解聰明人的作為,我受到辱罵愈強烈,正足以證明我愈聰明,所以不僅不必生氣,我還深深引以為榮。”
卡爾賴魯和萊特雖稍有不同,但那份自負自信卻值得我們借鑒。
如果我們因他人惡言相加而暗自神傷,便無法神采奕奕麵對人生,更會影響內髒組織,導致身體機能失調。伊拉斯莫斯遭受辱罵,卻全然不為所動,反引以為榮,這種愈罵愈光榮,增進自信心的想法,帶有反證的意味,能使人在思想動搖時,更增強自我肯定的力量。
一般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你卻肯向它挑戰,這就是成功之路了。然而這是需要信念的,信念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產生的。因此,想要成功的人,就應該不斷地去努力培養信念。
信念要如何培養?其中的一個方法是,多讀一點有關的好書。然後和看不見的真理接觸,利用從潛能傳來的無限的能力,使事情變成可能。另一個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欲望。借著提高自己的欲望來培養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要抱著欲望去挑戰,而從經驗中培養信心。這時候如果能配合著讀一點好書的話,效果會更好。
以“可能”這種思想為種子,播在你的意識中,然後注意培養、管理。不久,這個種子會慢慢生根,從各方麵吸收著養分。如果能熱心又忠實地繼續培養信念的話,不久所有的恐懼感就會消失殆盡,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出現在軟弱的心中,自己也就不會再成為環境的奴隸。但是你必須站在高塔上去麵對環境,並且發現自己能有對環境指揮若定的偉大力量。
培養“可能”這種信念,也就是把自己的力量,提高到最大的程度。
堅持不懈,事到功成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挫折和困難,要想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則必須有頑強的信念作支撐,成功的人士之所以能夠取得那麼大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種矢誌不渝的信念,這種信念使他們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1956年,韓偉生於遼寧省大連市的農村。韓偉家很窮,但他從小就愛讀書,一心要好好上學。然而現實卻沒能讓韓偉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望。
“文革”開始時,韓偉正讀小學四年級,他的學業被打斷了。韓偉回到家中,像父輩們一樣,開始刨土疙瘩種糧食過日子。
沒了學上,但韓偉心裏仍想著書本。後來,他不甘心像前人那樣生活,開始自學畜牧獸醫,幾年鑽研,總算學了一門技術。他進了鎮畜牧站工作,做了一名畜牧助理。這是韓偉自己努力的結果,是他為改變自己命運所做的初次嚐試。
韓偉捧上了鐵飯碗!這件事,在村裏人看來,簡直比中了狀元還令人羨慕。
但韓偉卻不那麼看,他有他的想法,他要幹一番事業。當他辭職時,他的做法令很多人難以理解。在村裏許多人的心中最簡單的價值觀是“個人的不如集體的,吃自家飯不如吃國家飯”。他辭職,真是不可思議。
好說歹說,韓偉借了3000元,買了350隻小雛雞,辦起了家庭養雞場。鄉親們又覺得奇怪了,養雞,這是家家都做的事,能發大財嗎?
雞場辦起來了,韓偉也變得忙忙碌碌。
在韓偉創辦雞場的時候,除了運用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還一次次地到北京、沈陽等大城市的科研機關和大學裏求教。他虛心地向專家們學習,還把他們請到自己的養雞場來指導。
在韓偉的精心管理下,雞場漸漸壯大了。等他的雞場有一定規模後,韓偉幹脆請了北京、青島、上海、南京等省市的一些專家教授作他的顧問,請他們來現場指導。韓偉與這些專家們後來都成了朋友,他組成了一個顧問智囊團,共有十幾個城市的專家教授成了這個智囊團的成員。
韓偉堅信自己的信念、堅信科學可以致富,相信科學專家們能夠幫助他的事業更快更好地成功。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韓偉邀請了大連工學院研究企業管理的教授、研究生來雞場實地調查和論證。請他們對雞場進行了全麵的剖析,並請他們幫助自己搞出了一份關於雞場結構模式和總體構想的報告;韓偉還邀請了北京畜牧界、經濟界的專家來雞場考察,聽他們談雞場的前景與整個養殖業的遠景。
通過這些學習和分析,韓偉的眼界越來越開闊了。
韓偉非常注重收集信息。國內外畜牧科研單位中,哪家又培養出新品種,又引進了哪個國家的優良蛋種,有何優越性;哪一種更科學的飼料配比會使蛋雞提高產蛋率……各種各樣的情報信息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輸入到韓偉的耳目之中,成為他的技術信息。
及時全麵的信息,加上韓偉審時度勢的駕馭吸收,就轉化為一種生存的戰略,使得韓偉的事業蒸蒸日上。
韓偉養雞從最初3000元、350隻小雞開始,到了第二年,就開始興建萬隻蛋雞場了,僅一年就增加了幾倍。
到了第三年,韓偉又把前兩年積下的錢,再加上貸款,投資興建了多達10萬隻飼養量的蛋雞場。
韓偉並沒有滿足於事業已有的成就,他把眼光放得更遠更長。他以一個戰略家的思維策劃著一個現代化的企業結構模式。他要把自己的企業逐步建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生物鏈,這樣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資源和廢物,又可以使企業向多元化發展,而且可以使企業減少投入,也能達到高產出、高效益的目的。
他這樣經營他的企業:雞場周圍的防疫溝引入河水可以養甲魚;雞糞是奶牛的好飼料,於是建起奶牛廠;用自然死亡的雞和孵化生產出的公雞雛作飼料,飼養水貂。這就是他的模式,一個良性循環的生物鏈。同時也成了一個循環增值的經濟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