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是羅馬文化的偉大奇觀之一。
圖中的這座巨大的圓形劇場,名叫高樂賽歐鬥獸場,是在公元72年,由韋斯巴西亞諾皇帝開始興建的,公元80年由他的兒子完成。當時,他們曾強迫基督教徒的俘虜參與興建工程。
“高樂賽歐”的意思是指高大,這是因為,這座鬥獸場本來就是一個龐然大物,而且在它的附近,還曾經設立過一尊巨大的尼祿皇帝的雕像。
鬥獸場呈橢圓形,長的直徑是187公尺,寬的直徑是155公尺。在它的外圍幾層都有拱門支撐。在鬥獸場的最外圍,由80個拱門組成。它們正對著的四個半徑處,有四扇大拱門,從這些大拱門,可以通至圍繞整個鬥獸場上層的寬敞回廊。皇帝的座位就在觀眾席的正中央。
鬥獸場是露天的,如果遇到下雨或者豔陽高照,會用巨大的帆布遮蓋住頂部。
在羅馬的曆史上,幾乎沒有什麼不直接與鬥獸場有關,因為它已經演變成了羅馬生活與羅馬城的一個標記。
當日耳曼人在1084年入侵羅馬城時,古典羅馬被洗劫一空,高樂賽歐,這座著名的鬥獸場也被人遺棄,曆時多年後,人們竟然在它上麵挖掘大理石,建造房屋。後來,為了保存鬥獸場殘留的遺跡,羅馬教皇下令禁止開采鬥獸場上的大理石,並將鬥獸場用來紀念耶穌受難。他們把這裏作為劇場,在正中央豎立了一尊十字架。不過,這個十字架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已經被人除去了,在1926年,十字架又重新被豎立了起來;因為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有數以千計的基督信徒,在觀眾們瘋狂的叫喊聲中,為基督信仰流下了鮮血,犧牲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