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楊道人口氣好大。
小船轉過一道灣地勢就徒然變得陡峭,溪流也變得越發湍急,船底的水浪已經打上船頭,船板上開始積水,幾條白魚終於可以喘一口氣。
可是,人卻害怕的要命。
什麼是幸?什麼是不幸?
如果這條船翻了,人就是不幸,魚卻是幸。幸與不幸之間,命運有時就是這麼奇妙。
燕妮緊張的閉上眼,雙手用力抓住我的胳膊,夾緊雙腿蜷縮在我身邊,全身開始發抖,幾條魚卻開始借著船板上的積水不住扭動身體,慢慢恢複活力。
小船劇烈地顛簸,楊道人站在船頭牢牢抓住竹篙,雙腿穩穩地釘在船板上,紋絲不動,靈巧地躲過一個又一個危險。
水浪已經將我們身上的衣服打濕,緊緊貼在身上。長年辟穀,不沾人間煙火的楊道人已經是如皮蒙骨,瘦骨嶙峋,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能自如地控製這這艘小船。
突然,地勢徒降,浪勢滔天,小船在浪頭刹那間高高地拋起,像秋風中飄搖不定的落葉,落向斷流下一塊狼牙交錯高高聳起的巨石,巨浪拍在巨石上碎裂的聲音像雷聲一樣震耳欲聾。
這條船有危險。
我摟住燕妮的纖腰,握住她的手,準備抱著她跳船。
楊道長還是站在船頭不動,仿佛已經化作一塊岩石,雙眸緊緊盯著那塊狼牙般的巨石,麵無表情。就在小船即將撞上巨石的一瞬間,楊道長一聲大喝,仿佛晴空中響起一聲霹靂,手中的竹篙閃電般刺出,刺在巨石上。
竹篙竟然深深地刺入巨石。
竹篙受不住巨力,刺入巨石的瞬間撕裂。楊道長手中握住竹篙在手中旋轉,小船立刻受到一股巨力托起飄飄搖搖躲開巨石向溪流中落下,落在平緩的水麵,無力地慢慢漂蕩。
我長出了一口氣。
船板上的也白魚安靜下來,燕妮的眼慢慢睜開,回頭望忘了一眼險惡的斷流,看著我露出了笑容。
我們脫險了。
楊道長從船板上又拿起一根竹篙,在水中一點,小船向岸邊劃去,笑道:“讓兩位貴客受驚了,真是抱歉。”
我望著斷流中巨石上那根兀自在巨浪中顫抖的竹篙,心中暗暗驚歎,這乾坤道門真是藏龍臥虎啊。
船至岸邊,楊道人放下踏板,讓我們下船。葛道人沒有動,閉著眼,似乎已經睡熟。楊道人哈哈大笑,道:“你在這裏睡覺,也不怕怠慢了客人。早知道這樣,剛才就該將你丟在那塊石頭上,讓你睡個夠。”
葛道人睜開眼,道:“如果我死在那塊石頭上,來生轉世一定和你是父子,找你討債,你吃的消嗎?”
楊道人又是大笑,道:“吃不消,所以你還是長命百歲的好。”
扶著燕妮下來船,燕妮身上已經濕透,衣服緊緊貼在身上,凹凸玲瓏,曲線畢露,她的臉頓時紅的像熟透的蘋果。我身上的衣服也已濕透,給她穿在身上也好不到哪裏去。
葛道人看到她的窘態,脫下道袍披在燕妮身上,這時我才發現,他的道袍竟然是幹的,滴水未沾。
葛道人轉身向岸上的一處茅舍走去。
茅舍在山下。
山花爛漫鳥語啁啾之中隱隱露出茅舍一角,岸邊有一條小路,一條黃狗順著小路從茅舍中跑過來,搖著尾巴在楊道人身邊跑來跑去。
這條狗是楊道人養的。
山門未閉,靈犬迎主,這個主人也是一個雅客。
走近茅舍,院子裏養著幾隻雞在地裏刨著食,時而“咯咯咯”地叫著爭奪小蟲,窗台上趴著一隻貓在假寐,眼角盯著屋簷下的一窩幼鳥。葛道人走過去揮袖趕走那隻貓,道:”這隻蠢貓,殺幼不吉,有違天和,怪不得不能悟道,本性使然。”
楊道人走進院子,道:“明心明性就是道,這隻貓在遵循自己的本性生活,怎麼沒有悟道,是你這個混蛋道人誤了它成道。”
葛道人大笑道:“看來還真是我誤了這隻貓。”
燕妮也笑了,笑著道:“一隻貓也能修道?”
葛道人道:“有靈有性就能成道,貓有靈性當然也可以修成正果,這不奇怪。”
燕妮道:“我也可以修道嗎?”
葛道人道:“道不遠人而人自遠,隻要有心,草木也能悟天真,何況是姑娘這麼冰雪聰明的一個人,當然可以修道。”
燕妮聽了,若有所思。
園子裏有一張八仙桌,桌子上擺著幹鮮果品。我在桌子上拿起一個果子遞給燕妮,她接過來咬了一口,道:“好甜,這個果子真好吃。”
燕妮吃了兩口果子,忽然指著前麵一處林地裏,道:“你看,那個少年在做什麼?好奇怪。”
順著他的手指望去,一個少年在林子裏做著奇怪的蛇形運動。他用骶骨帶動脊柱,由脊柱帶動四肢,周身在做著圓形傳導運動,每一個圓形運動剛柔相濟開合有度,力量由骶骨發出傳到四肢末節梢端,然後在傳導回骶骨,如長江大河節節貫通連綿不竭,隱隱暗含太極之理。
楊道人看著那個少年,大聲叱道:“練了三年也沒有長進,還在那裏裝腔作勢,還不快去做幾個下酒菜,師父今天要招待兩個貴客。”
少年聽到楊道長嗬斥,急忙停下練功,跑回來接過師父手中的白魚,跑去茅舍。楊道長又大聲囑咐道:“還有熊筋鹿脯也拿出蒸一下,不要怠慢客人”
少年在茅舍裏答應著。
葛道人笑著道:“這個孩子天生木訥,寡言少語,練功也十分刻苦,隻是天資愚笨,難成大器,也難怪楊道兄要懊惱。”
楊道人從後院抱過來一壇酒,道:哎,這套太極十三勢已經練了三年,還沒有摸到門檻,沒有體會到形意合一的意境,幾次點撥他還是糊塗,索性由他去,也懶得發火。“揚手拍開酒壇泥封,繼續道:“修道一途,聰明人不能成道,糊塗人也不能成道,隻有這介於聰明和糊塗之間的人才能得道之大器。”
燕妮道:“為什麼?”
楊道人道:“修道艱苦,聰明人總是能想出各種方法逃避苦難,可是沒有經曆苦難又怎麼能砥礪心智成大器。修道需要悟性,糊塗人混沌未分,缺少靈氣悟性,就像一塊石頭一樣,雖然心意堅定卻也不能成器。隻有這介於聰明人和糊塗人之間的人,既有靈氣悟性又有無堅不摧百折不撓的智慧和決心,才能成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