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屋外傳來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傳話的婆子在門外喊道:“夫人,姑娘,宮裏來傳旨了,老爺讓您們趕緊前往正堂接旨。”
母女兩人俱是一驚,程氏先穩住了心神,喚來丫頭婆子,“送姑娘回房更衣梳妝。”又安慰女兒,“沒事的,穩著點兒,一會兒可別出亂子。”
“是,我這就回房準備。”沈茉雲行了個禮,便帶著素月和錦色回房換衣梳妝。
等到沈家所有主子都齊聚正堂之時,頒旨的太監才自一個錦盒中拿出一道明晃晃的卷軸,雙手捧起高至頭頂,喊道:“聖旨下——”
所有人嘩啦啦地全部跪了下來,沈茉雲身為主角,自然是跪在前列,心裏卻在想,希望品級能高一些,如果真的不走運,是低位嬪妃,這天天見人就跪的,膝蓋怎麼受得了啊。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站在他們麵前的太監已經劈裏啪啦地說了一堆,沈茉雲聽得雲裏霧裏,隻能大致上知道是稱讚她貌美賢淑,家教嚴謹,忍不住又吐糟,他們隻見了一麵,還是隔著一段距離相看的一麵,皇帝是從哪裏看出她賢淑有度、品性矜貴的?
“……冊爾為正一品淑妃,賜住長樂宮,擇吉日入宮遷居,欽此!”
話音剛落,正堂裏頓時靜默一片,連沈時嶼長年沉浸官場之人都愣住了,就更別提其他人了。反倒是沈茉雲最先回過神,她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於這種超脫常例的發展適應得比常人來得快些,便規規矩矩地磕頭謝恩:“妾謝皇上龍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旨已下,她就是名正言順的妃子,此時口中稱“妾”,是理所當然。身後眾人也早已回神,一臉歡喜地忙跟著磕頭謝恩,就連沈時嶼看上去也十分高興,原以為隻是九嬪之一的昭緩或修容,沒想到會是正一品的淑妃,皇上還賜住長樂宮,這實在是天大的殊榮。
建章宮的首領太監江喜忙躬身扶起沈茉雲,道:“淑妃娘娘快請起。皇上說了,長樂宮還需時間整理,娘娘可緩幾日入宮。隻是您的冊封之禮,因為皇上近日朝政繁忙,實在不得空閑,皇後娘娘的意思,是推到年後再一起跟其他主子一起舉辦。”
聽了這話,沈茉雲仍是一臉的平靜,眼裏卻露出幾分欣喜,能夠晚幾天進宮,總是好的,至於冊封之禮,不過一年罷了,她等得起。於是她朝江喜微微頷首道:“我知道了,有勞公公告知,還請裏麵奉茶!”
沈時嶼也忙過來招呼江喜,這是皇帝身邊的太監,不同其他,自是得好好招待。至於女眷,則是簇擁著沈茉雲回到了後院。
一回房,程氏的臉上再也繃不住了,周嬤嬤一看情況不對,便對左右的丫頭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退了出去。
“好一個賢惠大度的皇後娘娘,娘這回真是看走眼了。”程氏氣極地說著,不由得捶了一下椅子上的繡墩。
“娘不用擔心,我倒覺得,這是好事。”沈茉雲倒是一臉的鎮定自若。
“可是,讓你晚幾天進宮,可不就失了先機?還有,你是正一品的妃位,冊封大禮卻要晚上幾個月,這,名不正言不順的,不一定得多委屈。”程氏著急了,胸口一起一伏的,可見是急得狠了。
沈茉雲忙給程氏撫著胸口,道:“娘別緊張,女兒一進宮就封妃,隻怕會遭人記上,現在女兒晚些日子進宮,如果真有人撥得頭籌,正好可以為我分去一些算計。而且女兒多留在家中一些時日,陪伴爹娘,這不是好事嗎?至於冊封大禮,聖旨已下,難道皇後還能壓住不辦不成?左右不過幾個月的事,沒什麼好計較的。”
周嬤嬤也在一旁勸道:“夫人,姑娘說的有理,您可別氣壞了身子。”
程氏好不容易冷靜下來,拍著沈茉雲的手說道:“好不容易得皇上垂憐,封了淑妃,結果卻鬧上了這一出。”
沈茉雲將手中的茶盞遞過去,微笑道:“進宮後,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一時得失,並不能說明什麼。”
賢淑有度,那是皇後的行事規則。她隻是個妃子,以後要走的,自然是“寵妃”路線。
程氏輕輕地歎了一口氣,道:“希望如此吧。”又看了女兒一眼,“茉兒,你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