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嬰兒生長發育與保健(5)(1 / 3)

寶寶排大便多在早晨或進食後不久。可以用便盆給嬰兒把大便,多數嬰兒排大便前,家人可發出“嗯……嗯……”的聲音作為排便信號,同時叫他的名字說“使勁……”。經過多次訓練可形成條件反射。一般情況下,大便次數少的嬰兒較易訓練成功,而大便次數多的嬰兒不易訓練成功。

同樣,家人可用“噓……”聲訓練嬰兒小便。一般早起後排大便,喂水或喂奶後15~20分鍾排小便,醒來後排小便。

糾正嬰兒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

嬰兒吮手指是想了解自己的能力,嬰兒可由此感到舒適和安全。早期嬰兒吸手指可以不用管他,到4~6個月以後,就應糾正嬰兒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了。

因為嬰兒吮手指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體健康,嬰兒常用手接觸各種物品,會把細菌帶入口中,引起胃腸炎或寄生蟲病。同時,嬰兒吸吮手指還會影響牙齒的萌出和麵部美容,或牙齒排列不齊,或上下牙齒錯位。吮手指是一種不良習慣,要防止並及時糾正,其方法如下:

多引導孩子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

給嬰兒用雙手可抓握的玩具,讓他雙手擺弄玩具而不吮手。

和嬰兒做一些手的遊戲,如拍手歌、手指歌、滾球歌等。

適當地讓孩子拿一些可吃的食品,如餅幹、烤饅頭或削皮的水果片等。

嬰兒長牙時的異常現象及護理

一般說來,嬰兒都會在4~10個月長牙。為了讓嬰兒長出一口健康整齊的乳牙,在乳牙萌發時就應給予適當的護理。乳牙萌發時,嬰兒的牙床先開始紅腫,有充血現象,極易引起牙床發癢;喜歡吮手指、咬奶頭、咬玩具,當乳牙突破牙床,牙尖冒出後,牙漸漸變白,意味著乳牙已開始長成。

嬰兒長牙一般沒有異常現象,有些孩子會有低熱、睡眠不安、流口水及輕微腹瀉。這時應多給孩子喂些開水,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並及時給嬰兒擦幹口水,以防下頜部淹紅。可給孩子一些烤饅頭片、餅幹、蘋果片等食品來磨牙,預防牙癢,又可促進乳牙生長。

嬰兒出牙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般在6~10個月萌發均屬正常,不可認為越早出牙越好。如嬰兒在3個月時就出牙,並非正常現象,是由於牙胚距口腔黏膜太近,因而出牙過早,這些牙齒會影響喂奶。每個嬰兒出牙的時間不同,不必單純以出牙時間來作為嬰兒健康發育的標誌。

怎樣護理乳牙

人一生有兩副牙齒,即乳牙和恒牙。乳牙最早的可以4個月萌出,最晚的也有12個月才出的。兩歲半出齊,共計20顆,6~7歲開始換牙,即乳牙脫落換成恒牙,直到20歲左右出齊。無論乳牙還是恒牙,牙齒的質量與營養、衛生習慣、遺傳等都有直接關係。

如營養不良可影響牙齒鈣化;不講口腔衛生會患齲齒;吮手指、咬口唇會使牙齒排列不整齊,上下齒閉合不攏,有損容顏、進食和發音。

保護嬰兒乳牙要注意以下幾點:

多吃雞蛋、蝦皮等含蛋白質、鈣豐富的食物,以便增加鈣質,有利於牙齒生長,使牙齒健康。

控製甜食,切忌含著奶頭或糖塊入睡。

睡前要多飲些白開水,清潔口腔,預防齲齒。

及時糾正嬰兒某些不良習慣,如吮手指、啃玩具、咬口唇、咬堅硬物等。

孩子睡覺時要仰臥,不要長期側睡,否則會使嬰兒乳牙長得參差不齊。

嬰兒患外耳道濕疹怎麼辦

嬰兒期外耳道易患濕疹,在急性期合並感染時可使用抗生素,嚴重者服強的鬆或地塞米鬆。保持耳部清潔幹燥,病變部位不用水洗,忌局部滴藥,有滲出者可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濕敷1~2天,待濕疹少時再用上述藥物治療。

為預防外耳道濕疹,應保持外耳道清潔幹燥,及時治療頭麵部濕疹,對患中耳炎者,衝洗膿液時如流到耳、麵部,要用藥棉擦幹,以免刺激皮膚發生濕疹。

怎樣給嬰兒理發

嬰兒頭皮十分柔嫩,抵抗力差,理發時稍不注意,就容易擦破頭皮發生感染。因此,最好在嬰兒3個月後再開始理發。夏季,為避免嬰兒頭上生痱子,可適當理發。給嬰兒理發的工具最好先用75%的酒精消毒,不可用剃頭刀為嬰兒剃頭。

輕輕搖晃嬰兒有好處

撫愛嬰兒正確的方法是輕輕撫摩嬰兒的全身。搖晃嬰兒常常作為一種止哭的方法,當嬰兒大哭時隻要輕輕一搖或輕拍,嬰兒的哭聲就會停止,如果輕輕哼上幾句催眠曲,嬰兒會睡得更快,這是大家所具備的常識。

有規律地輕輕搖動可使嬰兒內耳前庭接受刺激產生平衡感覺,可以加快學步的進程,還可促進孩子動作的發展。

不要拋搖嬰兒

在日常生活中,常看見不少大人喜歡抱著嬰兒用力搖晃或向上拋扔;也有的為使嬰兒入睡,抱孩子放在雙腿上或放在搖籃裏用力顛顫嬰兒,這些做法對孩子的健康均不利。拋嬰兒使嬰兒腦部受到比較強烈的震動,對嬰兒的智力發育不利,甚至會使腦部受到傷害,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不要過分逗玩嬰兒

很多爸爸媽媽都喜歡逗玩嬰兒,但是,有資料表明,過分逗孩子笑會造成孩子暫時缺氧窒息,引起暫時性腦貧血,也會造成孩子口吃或癡笑,嚴重的亦可造成下頜關節脫臼。過分逗弄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不自己玩啦。尤其在以下這幾方麵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