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補過(1 / 1)

退思補過

“退思補過”表示事後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此典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

春秋時代,晉國有一個將軍名叫荀林父。有一次,他帶兵攻打楚國吃了敗仗,晉景公要處死他。有個大臣覺得這樣做不太合適,就對景公說:“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意思是:林父對待你景公,是每次一進朝廷就思考他是否竭盡了忠心,退朝回家,也要思考他對國君是否需要補正過錯。像他這麼忠心的人是保衛國家的棟梁,你為什麼要殺他呢?)晉景公聽了這個大臣的這番話後也就不殺荀林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