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老憐貧
“愛老憐貧”表示敬重年老的人,同情貧苦的人。
此典出自《西遊記》第二十七回:“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但聽見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平常更是不同。”
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路上,看見前麵有座高山,那山峰岩石重疊,澗壑灣環,怪石嶙峋。滿山的大蟒噴吐愁霧,奇怪的長蛇吐出怪風,唐僧騎在馬上十分害怕。孫大聖見狀,舞動金箍棒,大吼一聲,嚇得那些狼蟲亂竄,虎豹奔逃。師徒們進到此山,正行到嵯峨之處,唐僧感到肚中饑餓難忍,要悟空為他化齋。悟空明明知道這沒處可化齋,本不想去,但又怕師父念那個緊箍咒,不得已隻好將身一縱,跳上雲端,手搭涼篷,四處尋覓。看了多時,才見正南方向有一座高山,向陽處有一片鮮紅的點子,悟空料定那是山桃,便奔南山摘桃子去了。
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這山之中果然有妖怪——白骨精。孫悟空去時,驚動了他。他在雲端踏著陰風,看見唐僧坐在地上,十分高興。因為他聽別人說:吃了唐僧的肉可長生不老。那妖精想去捉唐僧,但見唐僧身邊有兩員大將,就不敢靠近,便搖身一變,變成一個花容月貌的少女。那少女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左手提一個青瓷沙罐,右手提一個綠瓷瓶,從西向東,徑向唐僧走來。唐僧聽說少女是來齋僧的,連忙站起身來,合掌當胸道:“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是甚人家?有甚心願,來此齋僧?”那妖精見唐僧看不出他是妖怪所變,便哄騙說:“我丈夫在北山凹裏鋤田,我給他送飯去,不料在路上遇到三位遠來,我父母好善樂施,所以將這飯食送給你們吃。”唐僧道:“善哉!善哉!……我不敢吃;如果我吃了你的飯,你丈夫曉得,罵你,卻不罪坐貧僧也?”那女子見唐僧不肯吃,又裝模作樣地說:“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愛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要是聽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平常更是不同。”唐僧還是不吃。站立一旁的豬八戒可氣壞了,他不容分說,一嘴把罐子拱倒,就要開始吃。
這時悟空正好從南山摘桃回來,睜起火眼金睛觀看,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舉棒就打。那妖精使了個“解屍法”,把個假屍留在路邊,偷偷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