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1 / 1)

出類拔萃

“出類拔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特殊的才幹,在同類的人群中,不論品德和學問都高出一籌。

此典出自《孟子·公孫醜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孟子是承繼孔子學說的人,所以他對孔子是非常推崇的。有一次,孟子的學生公孫醜要求孟子將古代的伯夷(商朝賢人,曾與其弟叔齊推讓王位)、伊尹(商朝的賢相)和孔子相比較,孟子在評論三人的不同之處時,借用了孔子學生有若的話:“有若說:‘如果將孔子和尋常的百姓相比,那正像麒麟之與其他走獸、鳳凰之與其他飛鳥、泰山之比於小石堆、大河大海之與池中的水,都是同類的人和普通的老百姓,本來也是同類的人,隻是聖人在同類的人群中能高出一層,就如同在一堆亂草中長出一株特別的草。自從天地間有了人民以來,道德、學問人沒有勝過孔子的。’”這就是說,自古賢人都是與眾不同,而孔子又是一個更加突出的人才,比伯夷、伊尹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