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自新
“改過自新”比喻重新做人。
此典出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
漢朝初期,有個著名的醫學家名叫淳於意,他是臨甾(今山東臨淄)人。曾任齊太倉令,人們都稱他為倉公。他極其喜歡醫術,曾跟隨公孫光學醫,並跟隨公乘陽慶學習黃帝、扁鵲脈書。陽慶七十多歲的時候還沒有兒子,因此就把他珍藏多年的秘方和醫書全都傳授給了淳於意。淳於意醫術越來越高明,終於成為一代名醫。
公元前167年,淳於意被人誣陷,並被判刑押解長安。淳於意有五個女兒,在他被押解的時候,五個女兒都跟在他後麵號啕痛哭。淳於意痛心地罵道:“我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現在有了急事,也沒有人能夠為我排憂解難。”
淳於意最小的女兒緹縈聽到父親的話更加傷心了,於是她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她給漢文帝寫了一封奏書,她說:“我的父親做官的時候,人們都稱讚他為人廉潔,沒想到如今卻要受到懲處。我現在深切地感到,一個人死了再也不能複活,一個人遭受刑罰的懲處被砍掉手腳,就再也不能長了。即使他想改過自新,也不可能了……”她還說:“我甘願給官府當奴婢,以此贖掉父親的罪過,以給他留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讀了這封奏書,深受感動,於是下詔赦免了淳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