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腦塗地
“肝腦塗地”的意思是人死得很慘。現用來表示竭盡忠誠,不怕作出任何犧牲。
此典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婁敬曰:‘……今陛下起豐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徑往而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而欲比隆於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正月,諸侯將相擁戴劉邦為皇帝。劉邦經過一番謙讓、推辭,最終正式即位稱帝,國號為漢,並定都洛陽。不久,齊人婁敬特意從山東趕到洛陽求見劉邦,建議劉邦把國都遷到關中。他認為,周朝的天下太平安定,在洛陽建都是可以的。如果漢朝在洛陽建都,卻不如在關中建都。
婁敬說:“高祖您在豐沛起兵,帶領三千人,一直打到蜀漢之地,平定三秦(故在地今陝西省)一帶,與楚霸王項羽一直爭戰在滎陽、成皋等戰略要地,大戰七十餘場,小戰四十多次,使天下的老百姓死得很慘,父老子弟的屍骨都暴露在野外,不可勝數。直到現在,哭泣之聲還不絕於耳,遭受傷病的人還沒有養好身體,而您卻要同周朝的成康盛世比排揚,我認為二者是不可以相提並論的。”
劉邦猶豫不決,就召集大臣們共同商議。許多人都認為還是在洛陽建都好,隻有張良同意婁敬的意見,認為關中是“金城千裏,天府之國”,攻守都很方便。劉邦聽了,十分讚成。立即西遷關中,建都長安。並封婁敬為郎中,號奉春君,又把他的姓“婁”改成“劉”,以表示對他的恩寵。所以,“婁敬”就變成了“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