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1 / 1)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表示對群眾所提的意見和批評,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此典出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語》注釋道:曾子以此三者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孔子的學生曾參嚴格要求自己,一次,有人去問他:“怎樣對待自己才好?”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總是反複詢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了自己的力量?同朋友來往是否講信義了?老師教給我的知識是否複習好了?)那人聽了說:“我一定遵照先生的教導每天檢查自己,如果發現有不妥之處,我一定及時改正。”曾參聽了點點頭說:“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這些,那一定能夠成為有德又有才的人。”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語》中對曾子這段話所加的注釋是:“曾子以此三者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意思是:曾子常從三方麵來檢查自己,有缺點就及時改掉,沒有就加以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