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係肘
“金印係肘”形容建立巨大的功業,位高而爵尊。
此典出自《晉書·周顗傳》。
周顗(公元269~322年),字伯仁,晉代安成(今屬河南)人,在晉元帝時曾任尚書左仆射。晉元帝永旦元年(公元322年),東晉大臣王敦率兵攻打東晉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妄圖篡位奪權。晉元帝的寵臣劉隗勸元帝把王氏家族的人都除掉,這樣一來,嚇壞了王敦的堂弟、擔任司空之職的王導。王導率領子侄輩到朝廷請罪,正碰上周顗入朝,王導呼喊周顗,對他說:“伯仁(周顗字伯仁),我把全家老少百口的性命都托給您了,拜托了!”周顗一直走進宮內,竟連看都不看一眼。周顗見到元帝時,就說王導為人忠誠,千方百計替王導開脫,元帝采納了周顗的意見。周顗喜歡飲酒,喝醉了才出朝。王導還在宮門口等著,又招呼周顗。周顗沒有理睬王導,隻對身邊的隨從說:“今年把這些叛逆的賊奴才全部殺掉,我要得到鬥大的金印係在肘後。”周顗出朝後,又上表說明王導的心跡,言語非常懇切慎重,不斷地為王導說情。可是,王導並不知道周顗在想方設法救自己,心裏非常怨恨周顗。王敦率兵攻進建康後,感到誌得意滿,問王導說:“周顗、戴若思(名淵,任豫章太守、振威將軍等職)受到南北士人的仰慕,讓他們做三公,是沒有問題的。”王導聽了,沒有作聲。王敦又問:“如果不做三公,就讓他們做令仆吧?”王導還是不吭聲。王敦又問:“不然的話,就把他們殺了。”王導還是沒有說話。後來,王導翻檢中書省舊文書,發現了周顗搭救自己的奏章,其言辭異常懇切。王導手捧那份奏章痛哭流涕,不勝悲哀,告訴他的孩子們說:“我雖然沒親手殺死伯仁,但伯仁卻是因為我才死的。現在,他已經死去了,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