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反問:“那麼失敗的對麵,不就是成功嗎?”
一瞬間,他如醍醐灌頂,徹底懂得了失敗的寶貴。
失敗便是我們的指南針,在我們一次次暈頭轉向、頭破血流時,以它恒久不變的指針,然後提示我們:轉過身去,對麵便是成功。
扶 持
1963年,年過六旬的著名科學家奧本海默獲得了美國原子能研究方麵的最高獎——費米獎。頒獎儀式上,各界名流雲集,接替肯尼迪總統職位的約翰遜也來參加這一盛典。
當奧本海默走上主席台時,由於年老體弱,打了一個趔趄。約翰遜總統見狀,趕忙伸手去扶他。奧本海默推開他的手說道:“總統先生,當一個人行將衰老時,您去扶他是沒有用處的,隻有那些年輕人才需要您扶持。”
扶老人一把,更多的是一個人道德水平的體現;扶年輕人一把,則是一個人胸懷、膽識等方麵的體現。唯有不斷地扶持新生力量,社會才能吐故納新。
拉 纖
有一個老漢,他有兩個兒子。一天,老漢帶他們出去幫助別人裝運瓷器。這天遭遇頂頭風,逆水行船。“今天光搖櫓是不行了,你們上岸拉纖,我在船上掌舵,這樣可以快些。”老漢對兩個兒子說。
兩個兒子上了岸,一前一後拉纖,船果然快多了。沒過多久,老大想,平時父親疼愛老二,我幹嗎要這麼賣力?反正有老二出力,我少用點勁也沒什麼關係。他裝出用力的樣子,卻沒有使多大力。
老二想,老大吃得多,力氣也大,應該多出力,反正有老大出力,我少用點勁也不要緊。他也裝出用力的樣子,卻一點沒有用勁。
這時,風急浪高,貨船非但不向前,反而急速向後退。老漢在船上大聲呼喊,讓兒子用力拉纖,兩個兒子這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拚命地拉纖,可已來不及了。船一個勁向後退,他們被纖繩倒拉,“撲通”一聲被拉入了河中。失去控製的船撞在石岸上,一船瓷器震得粉碎,船也撞壞了,老漢連連歎氣。
像落湯雞一樣的兄弟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狼狽極了。
在工作中要有團隊合作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在團隊合作中偷懶,就會導致整個工作失衡,影響全局的勝利。
馬腹上的虻
一天,一個人走在鄉間小道上,看見一個農夫正趕著一匹馬犁地。當他走上前去準備問候這個農夫的時候,突然看到在那匹馬的側腹上有一隻很大的虻。很明顯,那隻虻正在叮咬那匹馬,而且把那匹馬叮得很不自在,因此他就想把那隻虻趕走。
正當他舉起手來的時候,農夫製止了他。農夫說:“請不要趕走它,朋友。您知道嗎,正因為有了這隻虻,這匹老馬才一直不停地動著。”
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帶給你煩惱和不幸的人或事情在促使著你不斷地前進。
蕁麻的弱點
一個小男孩在田野裏奔跑嬉戲,忽然發現了一株蕁麻。他好奇地摸了一下這個小生命,沒想到卻被蕁藤狠狠地刺了一下,於是,小男孩哭著跑回家告訴母親這件事情。“媽媽,為什麼我隻輕輕地碰了它一下,它卻刺得我很痛呢。”他向母親哭訴。
小男孩的母親溫柔地摸著他的頭,“親愛的兒子,不要哭。你知道嗎?正因為你這樣去摸它,它才會把你刺痛了。下次如果再去摸蕁麻時,你要勇敢地將它一把握住,它便會柔軟得和絲一樣,絕對不會傷害你的。”
小男孩記下了媽媽的話,當他再一次去田野裏玩時,一把握住了那棵蕁麻,果然,它不紮手了。
對於每一個開始新工作的人來說,在新的環境中都會遇到一些類似“蕁麻”的問題,如果你去輕輕地試探這棵“蕁麻”的話,反而可能被它刺傷。如果大膽地伸出手去,你會發現原來它比想象中柔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