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上世紀初,山東平原縣一個村子裏住著一位老人和小孫子。每天早上,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帶著他的小孫子,搖頭晃腦地讀著《詩經》、《春秋》、《三國誌》等古籍,書聲琅琅,給這個古樸的村落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韻味。

一天,小孫子問道:“爺爺,我試著像您一樣讀《道德經》,但是不知怎麼回事,我都猜不透那裏麵的意思。有時,我似乎理解了一點兒,可是一合上書,腦袋中又立刻忘記了,讀這些書能有什麼收獲呢?”

老人將一些煤塊從籃子中倒出,然後對孩子說:“用這個裝煤的籃子去水塘裏打一籃子水回來。”

孩子照做了,可是籃子裏的水在他回來之前就已經漏完了。孩子一臉不解地望著滿臉滄桑的爺爺。老人看看他手裏的空籃子,微笑著說:“你應該跑快一點兒。”說完讓孩子再試了一次。

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籃子裏的水依然在他回來之前就漏光了。他對爺爺說道:“用籃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說完,他機靈地跑去房間,提了一個水桶來。

老人說:“我不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籃子水。你能行的,你隻是沒有盡全力而已。”接著,他來到屋外,看著孩子再試一次。

現在,孩子已經知道用籃子盛水是行不通的。盡管他跑得飛快,但是,當他跑到老人麵前的時候,籃子裏的水還是漏光了。

孩子喘著氣說:“爺爺,您看,這根本沒用的。”

“你真的認為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嗎?”老人微笑著說,“你看看這籃子。”

孩子看了看籃子,發現它與先前相比的確有了變化。籃子十分幹淨,已經沒有煤灰沾在竹條上麵了,連提手也變得有光澤了。

“孩子,這和你讀書是一樣的道理。你可能隻記住了隻言片語,它的意思或許你一點兒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閱讀的過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誦時的氣氛,它會影響你,會淨化你的心靈。”

孩子記住了這句話。後來,他一直本著這樣的信念,終身與書籍為伴,不斷進取.終於成為一代大學問家。他就是任繼愈。

任繼愈晚年總結自己求學心得時,曾提及這件事情,並感歎道:“那些語句,即使你未曾記住一句話、一個字,卻依然會感染你,讓你受益終生。因為,它會讓你的心靈如泉水般清澈、純淨。悄然無聲中,你創建了一片完全屬於自己的純淨天地。”

讀一本好書,能悅心娛性,使躁動不羈的身心安靜下來。讀一些流傳千古的經典語錄,則可以開拓視野,升華境界,實行多元啟迪,提升自己的修養和品性。對於不少人來說,接觸書的機會實在太多了,但碰上一本好書卻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希望能獻給讀者的就是這樣一本有益的書。這是一本有關中華傳統語言的精彩彙編,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傳習古代經典、掌握古人智慧的優秀普及讀本。

語言有著不可理喻的魔力,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語言不斷發展的曆史。博大精深的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作為曆史的縮影,智慧的結晶,漢語言的精華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而流傳數千年的最為精彩經典的語言,就像埋沒於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塵埃後方顯示出其光芒和價值。

本書可謂妙趣橫生的語言儲備庫:名言警語,哲人慧語,應對妙語,嘲戲綺語,村言野趣,諧謔調侃……活生生的語言文字和故事,都是民間生活的智慧結晶,經過代代相傳,流傳至今。這些智慧妙語經過智者高士的巧妙概括,既顯得高度精練,又極易觸動人的心靈。隨手翻過,珠璣遍拾,讓人不知不覺間激活思維,從中汲取鮮活的智慧營養。

源遠流長的文明,波浪壯闊的曆史,是產生精彩語言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書中編選的鮮活精彩的語言,都是經漫漫曆史長河衝刷、淘汰之後沉澱下來的瑰寶,不少語言都與一段動人的故事聯係在一起,為此,我們從文化、修辭、趣味的角度,精選了數百則語文故事,為讀者提供理解中華文化的一個讀書視角。

本書是國人必須傳習的文化精髓,其收錄的內容,行文言簡意賅,熔趣味性、知識性、實用性於一爐,對格物致知有極大的幫助。閱讀本書,流連於古代的文化殿堂,能讓你在短時間內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精髓,掌握很多具有現實意義的警句,知道一些趣味典故的由來,助您在各種場合增加談資,成為最受歡迎的知識達人!

選編這樣一個既要有傳統文化沉澱,又要語言鮮活精彩的版本,實在是一件非常繁瑣複雜的工作。為了使本書更具完整性、鑒賞性和使用價值,在選遍的過程中,我們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由於資料來源廣,編者難以一一核查處理,再此向有關的整理者表示誠摯的感謝。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處,希望讀者不吝賜教,批評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