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蘇美爾人和楔形文字
公元前5000年,在兩河流域的土地上,居住著蘇美爾人。
蘇美爾人創造了象形文字,後來,阿卡德人對象形文字加以繼承和改造,又創造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創立於公元前3200年的楔形文字,被稱為“東方的拉丁語”。因為在當時,兩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石料,但是,在兩河彙聚形成的衝積平原上,卻有取之不盡的粘性泥土。蘇美爾人就地取材,用這些粘性泥土製成泥板,再把蘆葦杆和動物的骨頭製成書寫的工具,然後在柔軟而有韌性的泥板上刻寫文字。
阿卡德人在寫字時,落筆的時候,力度大,速度緩,印痕又寬又深;而他們在提筆的時候,力量小,速度快,字跡又窄又淺,看上去好像一個個木楔子,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最古老的楔形文字是從右到左,以直行的形式書寫的。因為書寫不方便,後來,蘇美爾人就把字形側轉了90度,改成從左到右,按橫行的形式書寫。
最開始,蘇美爾人寫字的泥板都是圓形、角錐形的。這兩種形狀的泥板也不便於書寫和存放。經過反複的實踐,後來,蘇美爾人把泥板改成了方形。到現在為止,人們在兩河流域已經挖掘出了幾十萬塊這樣的泥板文書。
蘇美爾人曾把他們自己民族的古老的神話故事《吉爾伽美什》刻寫在泥板上。這個神話故事講述的是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一生的傳奇故事。今天,《吉爾伽美什》成為文學史上占據一席重要地位的最古老的史詩。農人曆書
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曆法。
蘇美爾人的觀象台設在很高的台階上。每天晚上,蘇美爾人就站在觀象台上觀察月亮的變化。他們根據月亮的盈虧把一年分為12個月,一共354天,並且設有閏月。每一個星期被分為七天,分別用天上星辰神的名字來命名:
星期天(太陽神)、星期一(月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星期六(土星神)。
蘇美爾人還編寫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農書《農人曆書》。
《農人曆書》是以一個老農民教育他的兒子們的語氣寫的。這位老農民對兒子不厭其煩的講述應該如何務農,教育他們要注意的農業的各種事情。比如,怎樣節省灌溉用水、不要讓牲畜踐踏田地、驅趕吃糧食的鳥兒的辦法、怎麼樣及時收割農作物等。漢謨拉比法典
1901年12月,法國人和伊朗人組成了一支考古隊,在伊朗西南部一個名叫蘇撒的古城舊址上,進行發掘。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塊黑色玄武石,幾天後又發現了兩塊,他們將三塊拚在一起,恰好是一個橢圓柱形的石碑。
這塊石碑高2.25米,底部圓周是1.9米,頂部圓周是1.65米。在石碑的上半段,有一幅精致的浮雕,裏麵刻著古巴比倫人崇拜的太陽神端坐在寶座上,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漢謨拉比,恭敬地站在它麵前,太陽神將一把象征帝王權力標誌的法杖,授予給漢謨拉比。
這個石碑,就是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較係統的法典。
公元前1762年,漢謨拉比成為古巴比倫的國王。他是一位很有才幹的國王,勤於朝政,關心農業、商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他在位43年,使巴比倫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漢謨拉比每天要處理的申訴案件太多了,應付不了,他就讓臣下把過去的一些法律條文收集起來,再加上社會上已形成的習慣,編成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命人把法典刻在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的馬都克大神殿裏。
《漢謨拉比法典》一共有3500行字,282條法律條文。這些法律條文,規定了古巴比倫王國的司法行政、土地房屋、商業債務、私產保護、婚姻家庭、職業、農牧、租賃、傷害、奴隸買賣,以及刑罰等多方麵事宜。正是依靠這部法典,漢謨拉比時代的巴比倫社會,成為古代東方奴隸製國家中,統治最嚴密的國家。它對研究古巴比倫王國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漢謨拉比法典》被保存在今天的法國巴黎盧浮宮。秀美尼羅河
尼羅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產生於約公元前3000年。
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不同,它的西麵是利比亞沙漠,東麵是阿拉伯沙漠,南麵是努比亞沙漠和飛流直瀉的大瀑布,北麵是三角洲地區,在這些自然屏障的懷抱中,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棲息,無須遭受侵略帶來的恐懼與苦難。
每年尼羅河水的泛濫,會給河穀的兩岸披上一層厚厚的淤泥,這層淤泥,使河穀地區的土地極其肥沃。在這裏,莊稼可以一年三熟。
在古代的埃及,農業始終都是最主要的社會經濟基礎。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自然條件下,與其它文明相比,古埃及的曆史也比較單純。
從大約公元前332年開始,到亞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一共經曆了三十一個王朝。這期間,雖然埃及也經曆過內部動亂和別的民族的侵略,但總的來說政治穩定。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文字,最初是一種單純的象形文字,後來,它經過長期的演變,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詞組三大部分組成的複合象形文字。
今天,我們能夠看見的古埃及的文字,大多數都刻在金字塔、方尖碑、廟宇的牆壁,以及棺材等一些被古埃及人視為神聖的地方。
在當時的埃及,盛產的一種植物——紙草。人們把這種植物的莖幹部,切成很薄的長條,壓平曬幹後,就可以用來書寫。埃及人在這種紙草上寫下的文書,有少數流傳到了現在。
埃及字母的出現,大約是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間。埃及人把聲音變成字母,是一項巨大的進步。而這些字母,後來又由埃及人傳給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
作為亞洲文化和歐洲文化中介的腓尼基人,又把這些字母演變成了真正的音標文字,傳到了古希臘。所以,這一種字母係統,後來經過希臘人對元音字母的增補,進一步完備,形成了希臘字母。希臘字母又經過一些改進後,傳遍了四方。
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給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遺產。最早的太陽曆
古埃及人對天文學和數學,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成就,足可以和兩河流域的文明互相媲美。古埃及人創造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太陽曆。他們把一年確定為365天。現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就是來源來於此。
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進製的記數方法。不過,古埃及人對於數字沒有“零”的概念。他們的算術,主要是加減法,他們會把乘除法化成加減法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