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晉軍使了一個計謀,要秦軍後撤一步,等晉軍渡過河後,兩軍決一死戰。秦軍本想趁晉軍渡河時,一舉消滅晉軍,就答應了。可沒想到挫傷了銳氣的秦軍一接到撤退的命令,便紛紛潰逃,攔都攔不住。晉軍趁勢追擊,殺得敵人屍橫遍野,最後符堅隻帶著十餘萬人逃了回去。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後來,人們用故事中“草木皆兵”作成語,形容人極度驚恐時,神經過敏,疑神疑鬼而產生錯覺的心理狀態。螳螂捕蟬
春秋時期,有一年夏天,吳王調兵遣將,準備攻打楚國,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吳王非常惱怒,在上早朝時,為了表明他要攻打楚國的堅定態度,他向大臣們宣布:“如有膽敢阻撓我出兵討伐楚國的人,將立刻處以死刑!”盡管如此,有一個年輕的侍衛覺得吳王是心血來潮,攻打楚國不但沒有勝利的把握,而且會使國家陷入貧困,老百姓遭殃,使別的國家有了可乘之機。
他考慮再三,決定還是要挺身而出,向吳王勸諫,直言不行,於是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第二天清晨,他就揣上彈丸,拿上彈弓,到吳王經常遊憩的後花園轉來轉去,似乎在尋找什麼,衣服被露水打濕了也顧不上,一連三個早晨都是這樣。
後來吳王發現了,覺得非常奇怪,就詢問緣由。
年輕人回答:“這幾天我想在後花園捕黃雀,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王的花園裏有棵大樹,樹上有一隻蟬,一邊得意地鳴叫著,一邊自顧自地飲著露水,一點也不知道螳螂就在他的身後,正貼著樹枝,彎著前肢,一個心眼要逮住它享受一頓美味,而此時的螳螂卻也不知道有隻黃雀在它身旁,正伸長脖子,瞪著眼珠準備啄它下肚呢!更有意思的是,黃雀隻盯著眼前的蟬和螳螂,卻沒有料到我的彈弓已對準了它。它們三個都隻顧眼前的利益,看不到後邊的災禍,真是為它們悲哀啊!”
聽到這裏,吳王恍然大悟,噢!原來這年輕人是用此來比喻、啟發伐楚的事。仔細一想,也有道理,就改變了主意,不攻打楚國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生動的故事,概括出成語“螳螂捕蟬”或“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比喻隻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味如雞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三國為爭奪勢力範圍征戰頻繁。漢中這個地方,四麵環山,中間是塊盆地,土地肥沃,物產特別豐富,而且地處戰略要地。魏國的曹操盯上了這塊肥肉,從漢中太守張魯手裏奪得了這塊風水寶地後,派大將夏侯淵留守漢中,自己率大軍揮師中原,沒想到蜀國的劉備早已對漢中覬覦已久。劉備見曹操班師回朝,馬上親率大軍,攻打漢中,最終打敗了魏軍,殺了大將夏侯淵而奪得漢中。曹操得知魏軍在漢中吃了敗仗,心急如焚,立即率軍趕往漢中征討劉備。但到了漢中後發現劉備已早有防備,形勢對自己很是不利。曹操心中十分憂慮,進攻吧,一時無法取勝;撤退吧,又怕丟麵子,真是進退兩難。正在權衡利弊,苦苦思考的時候,廚師端上一盆燉雞,曹操就邊想邊吃了起來。這時恰巧大將夏侯進帳向他請示夜間口令,曹操就隨便說了兩個字:“雞肋。”夏侯向下傳達了這個奇怪的口令,聰明過人的主簿楊修便馬上讓部下收拾行裝,夏侯不解地問他原因。楊修說:“雞肋這個東西扔掉雖然可惜,可是吃起來又沒有什麼肉,現在魏王就是把漢中當作雞肋了,因此要撤軍。”果然,沒過多久曹操就下令,放棄漢中,回師中原。
後來,人們就用“味如雞肋”來比喻對某事情興趣不大,或從中得不到什麼實惠的可惜又無奈的心情。千裏眼——雷達
1940年9月15日,500架德國轟炸機企圖偷襲倫敦。但是,它們還沒進入英國領空,就碰到了前來攔截的英國殲擊機,雙方展開了一場激戰。因為德國的轟炸機幾乎沒有自衛能力,而且倉促迎戰,所以很快就被打得潰不成軍,隻能倉皇地把炸彈丟到大海裏,然後飛走了。這一戰,德國損失了105架飛機。
當德國法西斯的頭子希特勒聽到戰報時,他不明白為什麼飛機被早早地發現了,就拍著桌子吼叫著:“是誰把情報送給英國人的?一定要把他找出來!”結果,德國人忙活了好幾個月也沒破案。因為,為英國軍隊傳遞情報的“間諜”是雷達,這在當時可是軍事秘密,所以德國人還不知道這個神奇的發明。
1934年,英國物理學家沃特森·瓦特發現金屬物體能反射電磁波。於是,他把自己的發現彙報給了軍方。
英國皇家司令部非常重視瓦特的發現,就撥了一大筆經費給他,讓他主持研究能發現敵機的裝置。
1935年2月,瓦特試製成了電波發射、接收裝置。檢驗結果發現,發射出去的電波碰上飛機後反射了回來,在熒光屏上清晰地顯示出來。世界上第一部雷達誕生了!雷達的發明,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現在被廣泛應用在航空、天氣預報等領域。殺人魔王——機關槍
在槍支的大家族裏,有一個被叫做“殺人魔王”的家夥,它就是機關槍。它不但可以連續發射,而且子彈速度快,力量大,是士兵最喜歡的武器之一。
馬克沁是美國的電機工程師,1881年的時候,他去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辦的博覽會,遇到了一位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們談起了歐洲頻繁的戰爭。朋友忽然靈機一動,對他說:“現在的槍支打一發就得填一發子彈,要是能連續發射,一定會受到歐洲人的歡迎。”馬克沁聽了,覺得朋友說的很有道理,就開始研製自動速射機械。為了了解歐洲人對槍支的要求,他特意把家搬到了英國。
為了找到讓子彈自動上膛的辦法,馬克沁在射擊場用步槍練習射擊。他發現,每次子彈發射的瞬間,槍都要往後縮一下,而且力量很大,自己的肩膀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於是,1883年的時候,他根據“後坐力原理”研製出一種槍,可以利用子彈射出後產生的反作用力退出空彈殼,裝上新的子彈。隻要扣動扳機,槍就能連續發射。他還製作了能裝250發子彈的彈匣,在槍管上套了個水套來冷卻槍管。世界上第一支機關槍就這樣誕生了,人們叫它馬克沁機槍,每分鍾能發射600發子彈。馬克沁機槍受到了英國的重視,1898年裝備了軍隊。從此,機關槍就開始在戰場上發揮主力軍的作用。火炮之王——火箭炮
在以往的戰爭中,要想大規模地轟炸敵人,就得準備很多門大炮。但是,把很多門大炮聚集在一起,不但容易暴露目標,而且容易發生事故,給自己造成損失。於是,人們提出了一個設想:能不能用一門大炮同時發射很多炮彈呢?經過探索,這種大炮終於出現在戰場上,這就是火箭炮。
現代的火箭炮是蘇聯人發明的,但它的雛形卻出現在中國。明朝末年,有個叫趙士楨的人發明了一種叫“一窩蜂”的武器,一次可發射32支箭頭。發射時,先把箭頭放在一個滑槽裏,點燃箭頭上的爆竹後,箭頭先滑行一段距離,這樣就保證了飛行的方向,準確命中目標。它的出現給了後人很大的啟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蘇聯為了對付德國的機械化部隊,於1941年設計出了6M—13火箭炮。6M—13火箭炮有16個軌道,可以一次齊射16發炮彈。蘇聯人就把火箭炮叫做“卡秋沙”(傳說中一位仙女的名字)。
德國法西斯進攻莫斯科的時候,火箭炮被派上了用場。德國軍隊正耀武揚威地前進,突然發現炮彈像雨點一樣從天而降,籠置了方圓好幾十公裏。結果德國軍隊損失慘重,他們向希特勒報告說,蘇聯人突然用好幾千門大炮轟擊他們。其實,蘇聯人才用了幾十門火箭炮。後來,人們對火箭炮不斷進行改進,它的功能越來越多,威力越來越強大,成為現代戰場上的主要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