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不同的命運

有一天,一個姓李的婦女和一個姓劉的婦女湊到一起聊天。

姓李的婦女問姓劉的:“你的兒子還好吧?”

姓劉的歎息了一聲,回答說:“唉,別提了,真是不幸啊,他實在可憐,娶個媳婦懶得要命,不會煮飯、不會掃地、不會洗衣服、不會帶孩子,整天就知道睡覺,我兒子還要把早餐端到她的床上去呢!”

姓李的婦女又問道:“那麼你的女兒呢?她怎麼樣?”

姓劉的很高興,回答說:“她的命可就好了,真是太好了。她嫁給了一個體貼的好丈夫,不讓她做任何家務事,全都由她丈夫一手包辦了,煮飯、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樣的狀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產生不同的心態。所以,遇到事情,如果我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一想問題,很多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讚美的力量

張小姐和王小姐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但是,她們兩人素來不和,見麵誰也不理誰。

有一天,張小姐忍無可忍,便對另一個同事李先生說:“麻煩你去告訴王小姐,我真受不了她,請她改改她的壞脾氣吧,否則沒有人會願意理會她的!”

李先生回答說:“好!你放心,我會來處理這件事情。”

從這以後,每一次,張小姐遇到王小姐時,王小姐果然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又和氣又有禮貌,和以前截然不同。

張小姐去向李先生表示謝意,並且好奇地問李先生,說:“你是怎麼對張小姐說的?竟然這麼有效果。”

李先生笑了笑,回答道:“我跟王小姐說,有好多人稱讚她,尤其是你張小姐,說她又溫柔又善良,脾氣又好,人緣很佳。就這樣而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習慣於讓自己成為親朋好友的調味品,要使他人因自己而得到益處,不要一味地去要求別人。同時,我們更要培養自己擁有智能的心,要知道如何調和眾人。電話和朋友

從前,有一個人,他總是感到很寂寞。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則廣告——有了電話,朋友就來!

於是,他迅速安裝了一部電話,希望隨著電話的安裝,朋友們也跟著到來。

白天,他在公司裏賣力地工作,晚上回家之後,他就整晚守著電話。他心想,因為自己白天不在家,一定錯過了不少的電話。他更加的寂寞,並且一想到他沒有接到的那些電話就感到緊張。

一天,他又看到一則廣告——有了錄音機,會自動錄下電話,不會錯過任何電話。於是,他又趕緊在電話上裝了一部錄音機。

但是,一個星期以後,錄音機並沒有記載下任何來電。他憤怒地把電話和錄音機都退還給了商家。比起以前,他更加地寂寞。

這個人不明白,在生活中,並不是有了電話和錄音機就會有朋友,同樣的,並不是有了金錢就會有朋友。真正的朋友,需要用一顆真誠、主動、熱忱的心去尋找,這才是最重要的。美味的湯

有一個人,把自己裝扮成了一個魔術師。他來到了一個小村莊裏。在村莊裏,他碰到了一個婦人。於是,他對這個婦人說:“我有一顆專門用來熬湯的石頭。隻要你把它投進沸騰的水中,立刻就能熬出美味的湯。我現在就可以煮一鍋湯給大家喝。”聽了他的話後,這個婦人就找來了一口大鍋,又提來了一桶水,裝了一個灶,架上爐子和木材, 就在村子的廣場上煮了起來。聽說有一種神奇的石頭能熬出美味的湯來,村子裏的人都很感興趣,大家都過來圍觀。這個人很小心地從他的衣袋裏麵取出一塊石頭,把它放入了滾燙的鍋中。然後,他用湯匙舀起一勺湯,嚐了一口,很興奮的說:“好美味啊,如果再加入一點洋蔥就更好了。”聽了他的話,立刻有人回家拿來了一把洋蔥。他又嚐一口湯,說:“真棒,如果能再放一些肉片進去就更香了。”另外一個婦人又快速地回家,端來了一盤肉。“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無缺了。”陌生人又說。就這樣,在他的指揮之下,陸續有人拿來了鹽、醬油,和其它的材料。

最後,大家圍在一起喝那鍋湯,都異口同聲地稱讚那真是天下最好喝的湯。

其實,那塊石頭隻是一塊很普通的石頭,並不是什麼寶貝。隻要我們願意,每個人都可以煮出一鍋美味的湯。熬湯的石頭,就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以水當酒

有一個村子裏的人,在收獲季節裏,他們要舉行一次隆重的慶典。

村長要求每一戶人家都捐出一瓶酒,分別把這瓶酒倒在一個大酒桶裏。每一戶人家都取來了一瓶酒,村長親自看著他們把酒倒進了大酒桶。大酒桶裏很快就裝滿了酒。

當慶典活動舉行到了高潮的時候,村長把裝在大酒桶裏的酒,分別倒入每個村民的杯子中,當大夥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時,才發現自己喝下去的竟然都是清水。

原來,村子裏的每個人都藏有私心,每人從自家拎出來的,都隻是一瓶清水而已。人人都以為把一瓶清水傾倒在那麼多的酒中,一定不會被察覺。結果,這一桶酒就變成了一桶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事情,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夠完成。一個團隊的成功是集眾人之力,所以,在團隊裏,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力量。生活的選擇

一個富商到一個小島上去度假。這是一個臨海的小島,海邊有很多的魚。每天,富翁都要拿著他的釣魚工具去海邊釣魚。

一天,這個富翁又來到海邊釣魚,在他的旁邊,有很多生活在島上的居民也在那兒釣魚。但那些居民釣的魚都不多,他們釣了一兩條魚以後,就離開了。

富翁感到很奇怪,就問最後一個準備離開的居民,說:“為什麼你們隻釣一、兩條魚就走了呢?”這個島民回答就,“因為這一、兩條魚已經夠我們吃一天了!”

富商又問:“為什麼你們不多釣一些魚呢?”島民說:“為什麼我要多釣一些魚?”“多釣一些魚,你們吃不完就可以拿去市場上賣掉賺錢啊。”富翁說。“那我賺錢幹什麼?”“賺了錢,你們就可以買更大的漁網,用來捕捉更多的魚!”島民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富翁,繼續問道:“我捕捉那麼多的魚來做什麼?” “賣啊,賺更多的錢啊。”富翁心想,這些人真笨,怎麼連掙錢都不懂。“可是,我賺更多的錢來幹什麼?”島民反複地問。“這樣你就可以買一艘船。”富翁說。“我買船做什麼?”“有了船,你就可以像我一樣來這個小島度假、釣魚。”“可是,我現在不就是正在做這件事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樣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有些人的生活簡簡單單,有些人的生活豪華奢侈。究竟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才能不辜負此生?這就看每個人是怎麼樣選擇了。十二頭豬

有十二頭豬一起涉水過河。過了河以後,年紀最大的那頭帶隊的豬,便開始點數,惟恐遺漏了一頭豬。

“一頭,二頭,三頭……”

豬隊長數了好幾次,發現總是少了一頭豬。

“奇怪,”它心想,“剛才在還沒有過河的時候,明明是有十二頭豬的,怎麼現在卻少了一頭豬呢,難道還有一頭豬被水衝走了嗎?”

想到這裏,豬隊長心裏一陣緊張,它立刻動員所有的豬一起來數數。

“咱們隊伍裏好像少了一頭豬。各位來一起數數,一起數數。”

豬仔們聽了隊長的話,個個都緊張起來。它們大家都開始數數,可是,不管怎麼數來數去的,總是隻有十一頭豬。

“還有一頭豬呢?”

“還有一頭豬到哪裏去了?”

“一定是在過河的時候讓水衝走了。”

……

就在豬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有一個牧童騎著牛過來。牧童看到這種情形,覺得非常有趣,便大笑起來。

聽見牧童的笑聲,豬隊長很生氣,對牧童說:“你笑什麼?你難道沒看見我們都在這裏著急嗎?你不但不幫我們,還在這裏取笑,成何體統?”

牧童說:“你們一共明明有十二頭豬,但是,你們隻用眼睛看別人,卻不用眼睛看自己,所以啊,人們數來數去都隻有十一頭豬。”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很多時候,我們不要總是以兩隻眼睛來看別人的錯誤,不要總是認為別人這不好那不好,一定要先看看我們自己。付出和索取

從前有兩個人,一個姓張,一個姓李,他們倆同時遭遇到了不幸,於是,便同時來到陰間閻羅王的麵前。

閻羅王翻看了他們倆人在陽間的紀錄後,對他們說:

“你們倆人在陽間的時候,雖然都不是什麼大善人,但也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所以你們就不必下地獄受苦了,我批準你們可以轉世投胎重新做人。現在,我這裏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索取的人,另一種是付出的人。請你們各選一個吧!”

姓張的是一個頭腦比較靈光的人,聽完閻羅王說的話,心裏暗想,我這一輩子辛辛苦苦,沒有享受過那種無憂無慮隻向別人索取的日子,現在我要抓住機會,改變我的命運。於是,他趕緊對閻羅王嚷道:“我先選,我先選,我要選做那個一生隻向別人索取的人。”

由於閻羅王規定了他們倆人不能同時選擇做同一種人,所以,姓李的隻能無奈地對閻羅王說:“看來我隻有選擇做那個付出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