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電子表不用上弦
老式的機械手表能夠運轉的動力裝置是發條。發條是螺旋狀的彈簧,而速度控製裝置采用微擺,因為微擺擺動的周期是恒定的,所以用齒輪控製表的轉動和速度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表應運而生。電子表的最大特點是使用方便,不用上“弦”。那麼,為什麼電子表不用上弦呢?在電子表的內部裝上了電池,利用電能電子表可以正常的運轉。如果電池沒電了,換上一節新的,它就又可以走了。
那麼,什麼時候應該更換電池呢?指針式電子表,正常的秒針是一秒跳一次,當秒針兩秒跳一次時,說明電池即將耗完,應該及時更換新電池或充電了。數字式電子表,當所顯示的數字明顯發暗、閃爍、功能反常或開照明燈時其數字消失,說明電池即將用完,應該換新的了。如果電池沒電了,但是一時配不上合適的電池,也要把舊電池取出為妙,以免時間久了腐蝕機芯。
小資料 中國鍾表的近代史
1949年以前,我國僅在山東煙台有一些小型鍾的製造業。根本就沒有手表製造業。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全部生產機械手表、機械鍾。20世紀70年代初電子鍾表開始衝擊著傳統的機械鍾表領域。到20世紀90年代已是電子鍾表一統鍾表市場了,機械表失去了原來的地位。
■ 為何手表多戴在左手腕上
其實這是一個習慣問題,經過調查發現,大多數人都習慣把表戴在左手腕上。以前人們大多使用的是機械表,機械表的製造商發現,為了方便上發條和對時間,人們普遍將手表戴在左手腕外側,如人們走路和站立時,手表處於“柄下”位置;伏案工作時,手表處於“麵上”或“6上”位置;回家或睡眠時,多數人將手表脫下平放,手表處於“麵上”位置。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手拉車杠,手表處於“柄上”位置,這種位置往往時間很短,不是常用位置。“麵下”和“6下”的位置則更少出現。所以,手表製造商就把“麵上”、“柄下”、“6上”三個位置作為常用位置進行設計,然後調試、校驗保證出廠精度。
小資料 機械表的6個朝向
機械手表的位置朝向共有6個,麵上(表盤朝上)、麵下(表盤向下)、柄上(上發條頭朝上)、柄下(上發條頭朝下)、6上(表盤上6字向上)和6下(表盤上6字向下)。當手表處於不同的位置時,手表的振幅、周期和頻率會發生微小變化。所以,手表製造商在製造手表時會考慮多位置的因素。
■ 為何太陽能熱水器能使冷水變熱
來自太陽的能量是無窮無盡的,我們要把太陽強大的熱量利用起來,為人類做貢獻。於是人們就發明了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的原理是根據顏色越深的東西越容易吸收熱量的道理,通過表麵的吸熱層吸收太陽強大的熱量,然後加熱,冷水就變成熱水了。太陽能中的集熱器主要負責接受太陽的能量並轉換為熱能,現在普遍使用的是全玻璃的真空集熱管。
使用太陽能有很多優點。太陽能一般放置在樓頂上,利用陽光的加熱,特別安全,不會造成危險,是綠色的環保產品。這樣,你就可以免費享受太陽提供的熱水,既節約能源又省錢。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自己製作簡易的太陽能熱水器。先找一個廢棄的汽油桶,把汽油桶的外麵刷滿瀝青,然後封閉汽油桶,在裏麵注水。經過太陽一天的暴曬,到晚上時你會發現油桶裏麵的水是熱的。
小資料 風可以為人類所用嗎
冬天的風吹得臉像刀割一樣疼,你可知道,風其實也可以為人所用。在新疆,人們建造了風力發電機組,可以把呼呼的大風有效地收集利用起來發電,大大節約了成本,減少了人們對煤炭的依賴。
■ 燈泡怎麼變黑了
電燈泡是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的一項偉大發明,這個發明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如果你發現燈泡變黑,說明這個燈泡該換了。
買來的新燈泡是透明的,可以清楚地看到裏麵的鎢絲。最初的燈泡裏裝的是碳絲,經過多次實驗,最後選用了鎢絲。鎢是最難熔的金屬,熔點高達3410攝氏度。純鎢是銀白色的金屬,隻有粉末狀或細絲狀的鎢才是灰色或黑色的。燈泡在製作的時候要先抽掉裏麵的空氣,放進去少量的氮氣和氬氣,依靠鎢絲就能正常發光了。鎢絲在通電加熱的時候,表麵的溫度可達到2000攝氏度,這樣的高溫會使鎢變成蒸汽凝結在燈泡壁上。電燈泡用久了會發黑,便是由於燈泡內壁有一層鎢的粉末,從外麵看,燈泡變黑了。燈泡越黑,說明鎢絲蒸發得越多,鎢絲越來越細,燈泡的壽命就不長了。
小資料 燈泡能引起火災嗎
鎢絲通電加熱的時候,表麵的溫度可達2000攝氏度。生活中常用的60瓦的燈泡表麵溫度在180攝氏度到137攝氏度之間。盡管這些溫度不是特別高,但如果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掉,越積越多,最終也能引起火災。
■ 為什麼肉用鹽醃過不易變質
自從人類打獵食肉開始,就開始想方設法讓肉能夠儲存的時間長一些。後來,人類發現鹽的滲透吸水作用可以殺死肉類中的細菌,於是發明了鹹肉醃製法。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使肉保存得時間更長久,而且肉的味道也鮮美。
細菌與肉類接觸會產生一種表麵電荷,並形成一定的電場。如果在肉裏加上鹽,食鹽就會幹擾和削弱肉類和細菌間的電場引力,從而防止細菌粘附到肉上。
另外,當細菌接觸到肉類或其他食物時,會很快地繁殖,並連接在一起以防脫落。如果在食物表麵撒上鹽,就會阻斷細菌間的聯係,使細菌不能相連成片,也不能更快地繁殖和代謝,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
鹽還是人們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調味品,可用於烹飪各種菜肴。它也是人體生理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營養保健的作用,可以清火、涼血、解毒、增進食欲等。
小資料 鹽的種類
食鹽隻是鹽類的一種,鹽的種類有很多種,如熟石膏、火藥、顏料、肥料等等都是不同類型的鹽。河水將泥土中的鹽融化並帶入大海,我們可以從大海中提取食鹽來供我們食用。
■ 吸塵器為什麼能吸塵
吸塵器能夠除塵,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在吸塵器的內部有一個電動的抽風機,通電以後,抽風機以每秒500轉的速度高速運轉,產生極強的吸力和壓力,使吸塵器內部形成瞬間真空。吸塵器內的氣壓大大低於外界的氣壓,在此氣壓差的作用下,被吸嘴攪打起來的汙物和灰塵,隨著氣流進入吸塵桶內。灰塵等汙物再經過過濾片的淨化,將灰塵汙垢滯留在集塵袋裏,淨化後的空氣由機體的尾部排出。氣體經過電機的時候被加熱,所以機體尾部排出的氣體是熱的。
在使用吸塵器清掃地毯的時候,要按地毯麵的順毛方向移動吸取灰塵,以保持毯毛平整如初。吸塵器不可吸取液體或潮濕的東西及金屬屑,以免降低吸塵器的吸引力;也不可吸取易燃易爆物品和溫度過高的東西,以免發生燃燒和爆炸。使用一段時間後,由於灰塵積聚在過濾片上會使吸力下降,因此應及時清洗。
小資料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吸塵器有什麼好處
首先,吸塵器不像掃帚那樣一掃地就灰塵飛揚,它環保清潔,有利於呼吸道衛生。其次,吸塵器用途廣泛,不僅可以清掃地麵,還可以清掃地毯、牆壁以及用掃帚難以掃到的縫隙,甚至花卉和衣物上的灰塵也可吸幹淨。最重要的一點是吸塵器節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什麼叫K金
現在很多商場的首飾櫃台裏,帶金的首飾標簽上都標有K金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呢?
“K”是外來語“Karat”的縮寫,完整的表示法是Karat gold(即K黃金)。用“K”來計算黃金的方法源自地中海的一種角豆樹。這種樹所結的豆仁大小完全一樣,所以古時候,把它作為測量重量的單位,後來逐漸演變成用它來測量珍貴、細微的物品。
所謂的K金是黃金與其他金屬熔合而成的合金,其他金屬包括銅、銀等。按照國際的標準,K金分為24種,即1K到24K,24K為純金。目前,世界上采用製作首飾的材料一般不低於8K。通常我們見到最多的是24K金、18K金、14K金等。18K金、14K金是使用最多的,它在各國首飾業中都是主要首飾原料。18K表示黃金占18成,其他金屬占6成;14K表示黃金占14成,其他金屬占10成,其他以此類推。
小資料 黃金的發現
大約在5000多年前,即公元前3000年,在四大文明古國埃及的首都開羅,著名的旅行家裏希爾發現了黃金,裏希爾說這是神賜予人類的寶物。人們注意到沙子中混著一些金沙,於是發明了“披沙淘金”的方法。後來又發現了平地掘井開采山金的方法,使得黃金的產量更大了。
■ 磁卡電話為什麼能自動收費
磁卡電話是計算機技術和電話技術結合的高科技產物,是用磁卡控製通話並付費的公用電話。
磁卡電話機可用以撥打市內電話、國內或國際長途直撥電話,並能夠自動結賬為用戶提供全天候服務。它由送受話器、磁卡單元、印刷電路板、電源設備以及牢固的外殼組成。在微處理器的控製下,磁卡單元完成如卡片的傳送、退出等功能。卡片在插入磁卡話機插入口以後,即被傳送到磁記錄再生係統,由磁頭做數據的讀取及寫入;在通話完畢後,再將磁卡退出。
電話磁卡有通話和收費兩項功能,其大小是如同一張名片一樣的卡片。卡上有2個或3個磁軌,用於記錄信息。當用戶把磁卡推入磁卡電話機上的磁卡口時,屏幕上立即顯示出該磁卡中的金額數字,並提示撥號音,用戶就可以撥號通話了。
小資料 消磁現象
磁卡中的信息以磁力信號的強弱改變的形式保存在磁條中,當受到電磁波的幹擾時,磁力信號就會遭到破壞,於是就產生了消磁現象。消磁之後的磁卡則不能正常工作了,卡中的磁性信息即遭到破壞。
■ 為什麼牆上的磚都是錯開砌的
生活中的房屋各式各樣,不管是曆史悠久的古建築,還是現在剛剛建造的高樓,所有用磚砌的房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磚不是一塊一塊往上重疊的,而是上下交錯著砌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房屋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因為在房屋承受重量的時候,磚塊之間用水泥和沙子銜接的地方容易斷裂。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不錯開砌,讓磚縫成一條直線,砌成的牆就很不結實。如果交錯砌,磚與磚之間相互咬合、銜接,受到壓力的時候,磚塊之間的接觸麵就可以把壓力分散開來,壓力就不會作用在磚縫上麵,砌出來的牆就能牢固無比。
小資料 未來的建築材料
未來的建築材料將發生一次革命性的變化。新型的混凝土將取代目前的水泥、沙石混凝土。未來的混凝土將是一種多孔的有機物與無機物的複合材料,其比重隻有現在混凝土的幾分之一,而強度卻是現在混凝土的幾倍。這種新型的建築材料很容易成型和加工。
■ 為何暖氣片都安裝在窗戶附近
暖氣片安裝在什麼地方最合適呢?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暖氣片都安裝在窗戶附近。為什麼這樣做呢?我們知道,冬天天氣十分寒冷,冷空氣無孔不入,見縫就鑽,即使我們把窗戶關得十分嚴實,冷空氣還是一個勁地從窗戶往屋裏鑽,由於暖氣片安裝在窗戶附近,冷空氣隻要進入房間,暖氣片馬上就把它加熱了,使冷空氣成為暖和的熱空氣,起到了防冷的作用。這樣熱空氣不斷在房間裏流動,不一會兒,房間裏就變得十分溫暖。
另外,由於暖氣片接近地麵,能使室內的全部空氣發生對流,由此保持了室溫的均衡。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僅選擇適當的位置安裝暖氣片,更好地讓空氣對流,這個問題在很多地方都必須考慮,比如鍋灶上的煙囪、倉庫的天窗等,究竟安在哪裏好,都是很有講究的。
小資料 怎樣預防空調病
如今空調已成為家庭中必備的家用電器,炎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季,都會聽到空調室外機呼呼運轉的聲音。空調雖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長期處於空調房中,也容易自使人患上空調病。空調病症狀一般表現為下肢酸痛無力、頭痛頭昏、疲勞失眠、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關節炎、咽喉炎等。為了防止空調病,專家提醒家用空調不要24小時連續開機,不要全天候關閉窗戶,地毯、床單、沙發罩要經常清洗,室溫宜恒定在24℃左右,室內外溫差不可超過7℃。
■ 滅火器為什麼能把火撲滅
常見的滅火器有三種:幹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和1211滅火器,它們在滅火的功能上擔任不同的角色,用於撲滅由不同的物質所引起的火災。
使用最多的是幹粉滅火器,它適用於撲救由石油及其產品,可燃氣體,電器設備等所引起的初起火災。幹粉滅火器是一個紅色小鋼瓶,裏麵裝著好多化學粉末,在滅火的時候,先把滅火器的保險打開,然後提起拉環,把皮管子對準火堆,噴出來的藥粉就可以把火撲滅。除了幹粉滅火器外,還有二氧化碳滅火器,它適用於撲救圖書檔案、珍貴設備等的初起火災。1211滅火器是一種新型的壓力式氣體滅火器,適用於撲救油類、精密儀器、儀表、圖書資料等火災。
因為滅火器內充裝的滅火劑劑量有限,噴射時間一般都較短,所以應該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這對於在最短時間內撲滅火災是很重要的。如果是在室外撲救火災,一定要站在風刮來的方向。
小資料 二氧化碳為何能滅火
我們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就含有二氧化碳,它不能燃燒,所以在滅火的時候可以讓火與氧氣隔絕,達到迅速滅火的效果。
■ 粉塵為什麼會爆炸
如果一塊東西變成無數粉塵後,表麵積大大增加了,表麵與空氣接觸的機會也就增多了,這些分子的化學性質就會變得特別活潑。無數微小的粉塵表麵積加在一起是非常大的,它們隻要不多的能量,很少的空氣,就可以充分燃燒。當無數的粉塵激烈燃燒時,周圍的空氣就會劇烈膨脹,就像是一觸即發的炸藥一樣,因此容易引起爆炸。
如果空氣中混有麵粉粉塵、煤粉粉塵、鋸末粉塵等,都容易發生粉塵爆炸。幾年前,我國北方某城市亞麻紡織廠就發生了一次亞麻粉塵爆炸,造成多人傷亡,經濟損失巨大。
冬天和春天氣候比較幹燥,是火災多發的季節,為了預防粉塵爆炸,應該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安裝通風設備,做好清掃工作。
第二,控製火源,在工作現場嚴禁煙火。
第三,降低室內的溫度以減少房間裏的氧氣量,因為粉塵與氧氣達到一定的比例後,容易引起火災。
小資料 火藥的曆史
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它是由古代煉丹的人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的。在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於軍事,人們利用火藥製作成許多爆炸性很強的武器,用來擊退前來進攻的敵人。
■ 為什麼夏天會下冰雹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季節,太陽的暴曬使得低空的大氣迅速升溫,溫度上升,熱空氣就開始往上運動。而在高空中的冷空氣則不斷地往下沉,這時,高空的冷空氣和低空的熱空氣就相遇了,熱空氣中的水汽和水珠在上升的過程中遇到了冷空氣中的小雪花和小水珠,它們不斷地聚在一起,形成了小冰球。這些小冰球不斷變大,一直到熱空氣再也支持不住時,就降落下來,變成了冰雹。
如果我們解剖一個冰雹,可以發現它的最裏麵是一顆白色不透明的雪珠構成的雹心,外麵是一層透明、一層不透明交替包裹的冰層。冰雹在雲裏隨著氣流上下往返旅行,當它進入溫度高的地方時,就在外麵形成一層水膜。進入到0℃以下的地方又結成一層冰殼。冰雹一次又一次在雲裏上上下下,所以形成了一層透明、一層不透明的冰層。
小資料 對流
不管是氣體還是液體,很多時候,它們的溫度是不均勻的,所以就要通過流動來達到溫度的平衡,對流是傳遞熱的主要方式。
■ 為何短跑運動員穿釘子鞋參加賽跑
短跑運動員穿上釘子鞋參加比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速度,使自己跑得更快些。為什麼穿上釘子鞋就能提高速度呢?我們知道,穿普通的運動鞋在跑道上跑步的時候,很容易打滑,蹬地的力量比較小。如果穿上釘子鞋,首先在跑步的時候不會打滑,因為釘子在跑動的時候深深地紮進跑道;其次是在跑步的過程中,釘子很容易從跑道上拔出來,增加了蹬地的力量和加強了前進的衝力。這樣,跑一步前衝一步,速度明顯提高。因而在比賽中短跑運動員都選擇穿釘子鞋參加比賽。
當然,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場地選擇合適的鞋子,如果場地有些硬就不適合穿釘子鞋,穿平時的運動鞋就可以了。重要的是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讓自己運動時感覺舒適些。
小資料 英國最古老的鞋子
考古學家在英格蘭西南部的一個采石場中挖掘出一隻鞋,據考證距今約有2000千年(鐵器時代早期),是英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鞋子。這隻鞋長約30厘米,其主人顯然是一名男性。考古學家們稱,這隻鞋的鞋帶眼和針線孔都清晰可辨。
■ 為何筷子插進水裏好像彎折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插進水中的筷子好像是彎折了一樣,可是拿出來以後發現筷子完好如初。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空氣和水反射不一樣,水的密度比空氣大,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的速度慢。光線照射筷子時,使筷子露在空氣中的部分和在水中的部分反射回我們眼睛的光線,發生了一個相應角度的改變,看起來就好像彎折了一樣。這種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光的折射現象。夜晚的星星看起來為什麼閃爍不定呢?那是由於大氣的折射率因天氣和高度等因素不斷發生變化的原因。漁民在叉魚的時候,為了能夠叉到魚,總是讓魚叉對準魚的下方,因為你看到的魚的位置比魚本身的位置要高,所以往你看到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魚。
小資料 為什麼會有海市蜃樓景觀
平靜的海麵、湖麵、雪原、沙漠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的樓台、城郭、樹木等幻景,稱為海市蜃樓。海市蜃樓是光線在豎直方向密度不同的空氣層中,經過折射造成的結果,常分為上現、下現和側現海市蜃樓。
■ 為什麼環衛工人不能燒落葉
我們經常看到大街上環衛工人不辭勞苦地把一堆堆落葉裝進三輪車送到垃圾站。可能有些人認為燒了不更省事,豈不知,落葉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果把落葉燃燒,會造成一些危害。樹葉本身能吸收和蓄積一些有害的物質,同時還積存了很多灰塵。燃燒樹葉的時候,樹葉上有害的物質會隨煙霧排入空氣中,還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的物質。
燃燒樹葉有以下兩點危害:第一是危害我們的眼睛,落葉中有一種化學成分在燃燒後會產生有毒氣體,這種氣體對我們的眼睛非常有害。第二是造成環境汙染,燃燒產生的濃煙會加重城市的空氣汙染。
所以,不僅是環衛工人不能燒落葉,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燒落葉。應該由環衛工人統一清掃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站點,然後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樹葉的焚燒。
小資料 為什麼不允許燃燒秸稈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我們有時會看到田地中濃煙滾滾,原來有些農民把收獲之後的秸稈就地燃燒了,這樣做是很不科學的。我們知道,秸稈中富含農作物需要的氮、磷、鉀等化學元素,如果把秸稈燒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燃燒秸稈還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讓秸稈作為莊稼的底肥重新利用。
■ 為何剛接的自來水盆裏有許多氣泡
用臉盆接水的時候,剛接的水會產生許多氣泡,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要從自來水的源頭說起,自來水廠在往千家萬戶送水的時候,會用強勁有力的機器把水壓進管道,在把水壓進管道的過程中,周圍的一部分空氣也被壓了進去。當自來水流出水龍頭之後,受到的壓力減小,尤其在夏天的時候外界氣溫很高,水中的空氣受熱就會一點點鑽出來,我們就會看到自來水盆裏有許多氣泡了。
眾所周知,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原水裏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這些雜質可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三大類。城市自來水廠淨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這些會給人類健康和工業生產帶來危害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細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淨化後的水能滿足生活飲用及工業生產的需要。
小資料 中國的水資源
中國的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6位,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中國是以地表水資源為主的國家,水資源總量的96%是地表水。根據調查,目前中國人均水資源隻排在世界第109位。
■ 為何瓶裏的水不能一下子倒出來
瓶子裏的水不能一下子倒出來,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們知道,把水倒進瓶子裏的時候,瓶子中的空氣都被趕出來了。把瓶子倒過來,瓶子裏的水受不到來自上麵的空氣壓力,而在瓶子口外部又有大氣壓托著。在水向外流的時候,外部的空氣就一點一點地往瓶子裏鑽,而水也隻能一點一點地往外流,在流出來的時候,還會發出“嗵……嗵!”的聲音。
從瓶子裏往外麵倒水,是受到了空氣的壓力作用,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許多的壓力現象。比如,跳水的時候,運動員給跳水台一個壓力,而跳水台又給運動員一個反作用,使他彈跳起來;人喝水時,水流到口中,然後進入到人體內,就是由空氣壓力的影響促成的;狂風吹倒樹木和房屋,也是風施加壓力的結果。
小資料 玻璃的曆史
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裏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從公元前2000多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裏,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在中國,約從戰國時代起,就已或多或少有玻璃的製造,一般來說,中國的玻璃技術深受西方的影響,但是成分含鋇的鉛玻璃,與西方不含鉛或鋇的鈉玻璃是有所不同的。
■ 為何摩擦過的塑料尺子能吸起小紙片
用一把塑料尺子在頭發或者帶有毛皮的衣服上來回摩擦幾次,然後把尺子放在一堆小紙片上麵,這時我們會發現小紙片粘在尺子上了。原來,尺子與毛皮摩擦過後就會帶上我們看不見的電荷。
兩種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後,其中一個物體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帶負電,這種現象叫做摩擦起電。摩擦起電是由於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一個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另一個物體就得到了電子,電子帶的是負電,因此,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當輕小物體靠近帶電體時,由於靜電感應,輕小物體靠近帶電的一端就會帶上與帶電體相反的電,在異種電相互吸引的作用下,輕小的物體就會被吸起來了。
所以,當我們把塑料尺子摩擦後就很容易吸起小的紙片。
小資料 什麼是人體靜電
在幹燥和多風的秋天,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能聽到劈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這就是人體的靜電。人體活動時,皮膚與衣服之間以及衣服與衣服之間互相摩擦,便會產生靜電。所以,空氣幹燥的時候,容易受到靜電幹擾。
■ 什麼是農曆
農曆又叫陰曆,是起源於夏代的一種曆法,所以又叫夏曆,也叫舊曆。
農曆是根據月亮的圓缺周期來定曆法的。我們知道,月相變化的周期是一個朔望月。農曆把朔望月定為一個月,即一個朔望就是一個月。同時又用設置閏月的方法,使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於回歸年。也就是說,農曆要同時考慮朔望月和回歸年這兩個周期,並把這兩個周期協調起來。農曆把月亮全暗時的日期定為月首,即農曆初一,這一天就是朔日。由於朔望月的周期平均等於26.5306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天,稱為大月;有的月份是29天,稱為小月。
我國天文學家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開創了“十九年七閏法”,即在19個曆年中加入7個閏月,這樣就同19個回歸年的長度基本相等。
小資料 農曆的24節氣
農曆的24節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為何壺、杯子、碗都是圓的
生活中我們使用的好多器具都是圓的,不管是壺、杯子、碗都是圓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周長一樣時,圓的麵積最大。因此,圓碗盛的水最多。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同樣大小的材料製成容器,圓的比方的容量大。我們可以做個小實驗,找一片大小厚薄相同的紙,分別做成一個圓柱體容器和正方體容器,把一碗綠豆放進圓柱體中正好裝滿,再把它放入正方體中,我們卻發現裝不下了。因此,把好多器具都做成圓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容量。
另外,把碗做成圓的還有其他的優點。圓碗比較堅固,不容易破裂。圓碗比其他形狀的容器更容易清洗。而且,圓碗是沒有棱角的,也有尊重客人的意義。
這就是為什麼要把壺、杯子、碗等物品設計成圓的緣故。
小資料 著名的景德鎮陶瓷
中國陶瓷,曆史悠久,世界聞名。早在唐代,精美的中國陶瓷就遠銷歐洲,受到歐洲人的喜愛,他們把中國稱為“陶瓷之國”。在此,我們要介紹著名的“景德鎮陶瓷”。景德鎮瓷質“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 為什麼吸管可以把水吸上來
這是因為大氣壓力的緣故。好多小朋友對大氣壓力感覺很陌生,其實隻要有空氣存在,就會產生我們感覺不到的大氣壓力。我們把吸管放進水裏,吸管外麵和吸管裏麵受到的大氣壓力相同,所以杯子中水的高度和吸管中水的高度相同,當我們用嘴吸的時候,管內的空氣被吸掉了,壓力就減小了,而管外的壓力沒有改變,所以管外壓力大於管內壓力,我們不停地吸,水就不停地流進我們的嘴裏。
為了證明大氣壓力的存在,1644年德國科學家格裏克在德國馬德堡做了一個實驗,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他把直徑36厘米的兩個空心金屬半球合起來,並將裏麵的空氣抽走,結果必須用16匹馬(每邊8匹)方可將兩個金屬球拉開。
大氣壓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表現,隻要我們善於發現,就會找到它的奇妙之處。
小資料 壓力的控製
在生活中,壓力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所以要控製它並且合理利用。人們在實踐中發現,通過改變受力的麵積可以改變壓強。比如,釘子的頭很尖就容易釘進牆裏去,滑雪的時候總要踩長長的雪橇。
■ 為什麼不倒翁不會倒
要使一個物體穩定,不易翻倒,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它的底麵積要大;第二,它的重心盡可能集中在底部,也就是說,它的重心要低。物體的重心可以認為是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點。對任何物體來說,它的底麵積越大,重心越低,它就越穩定,越不容易翻倒。
設計不倒翁的時候,把下麵設計得很大很重,並且在底部放進很重的鉛塊或鐵塊,而把上部設計得很小很輕。用手碰它一下,晃了晃,又穩穩地站在那裏。不倒翁的底麵積大而圓滑,很容易擺動。
當不倒翁向一邊傾斜時,由於支點(不倒翁和桌麵的接觸點)發生變動,重心和支點就不在同一條垂線上。這時候,不倒翁傾斜的程度越大,重心離開支點的水平距離就越大,重力產生的擺動效果也越大,使它恢複到原位的趨勢也就越顯著,所以不倒翁是永遠推不倒的。
小資料 重力
重力是將我們和所有物體拉向地球的一種力。重力使拋向天空的球最終落下來,地球對一切都有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作用在每一個物體上就成了重力。
■ 為什麼吃飯時看書不好
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不好,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為什麼不好呢?我們知道,在吃飯的時候,口中會分泌出消化液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書,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書上,消化液就會因此減少分泌,而且一邊吃飯一邊看書,食物往往咀嚼得不細。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有這種習慣的人一定要改正哦!
人體內血液的“分配”也是遵循“多勞多得”的原則,當看書學習時,大腦處於勞動的狀態,所以血液要多分配給大腦一些,以保證大腦能夠正常工作。在吃飯的時候,為了使胃腸道能更好、更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流經胃腸係統的血液相對其他時間會多一些。邊吃飯邊看書,既學習不好,還可能由於看書學習使得胃腸道的供血不足,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吃飯的時候看電視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利於身體健康。
小資料 怎樣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從營養學上講,“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是合理的。從數量和質量上來說,“好、飽、少”三餐分配比例以3:4:3為最好。早餐最好以牛奶、豆漿、稀粥等為主,另外還需吃一點水果和蔬菜。午餐吃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晚餐可吃些含豐富澱粉的食物。
■ 為什麼不要躺著看書
躺著看書受害最大的就是我們的眼睛,長時間躺著看書,我們的視力會變得越來越差。
在我們的眼球中,有一個透明扁圓的晶狀體,像個凸透鏡,它有彈性,靠眼球表麵肌肉的伸縮,可以改變它的厚薄程度。我們在看東西的時候,就是靠調節晶狀體來提高清晰度的。躺著看書,目光是斜著的,很難達到眼睛和物體之間的合理距離,而對於晶狀體來說調節起來也很困難,所以躺著看書我們很快會感到視覺疲勞。我們看書的時候,應該讓兩隻眼睛承受同樣的負擔。如果躺著看書,情況就不一樣了,兩隻眼球所承受的負擔輕重不一樣,眼軸就會發生變化。
長期躺著看書,眼球表麵肌肉的伸縮能力就會發生混亂,結果就使我們的眼球變長,晶狀體變厚,產生近視。
小資料 眼軸
眼前後表麵中點連線,也叫做眼長。一般人的眼軸長度在21~24mm之間,超過這個長度就可能形成近視。
■ 為什麼近視鏡片能讓人看清楚
近視鏡片在光學上叫做凹透鏡。凹透鏡成像的原理比較複雜,在這裏不做詳細的解釋。簡單地說,人能看見物體是因為人的眼球裏麵有一層膜,叫做視網膜。在正常情況下,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上,人就能看到這個物體。可是眼睛近視的人,物體的像卻落在視網膜的前邊,所以我們看不清楚物體。而戴上近視鏡後,就能把像往後移,使它正好落到視網膜上,這樣,就能看清楚物體了。
戴眼鏡是為了達到矯正視力的目的,同時戴眼鏡之後不會產生視覺幹擾的現象。鏡片的表麵質量直接關係到近視患者的視力健康,如何能知道鏡片的質量好壞呢?評價鏡片的質量好壞主要是觀察鏡片是否存在劃痕、疵點、橘皮和螺旋形等表麵的弊病。因為這些表麵的弊病會造成戴眼鏡的人產生惡心、頭暈等不適感覺。
小資料 怎樣保養鏡片
摘、戴眼鏡的時候用手輕拿輕放,避免眼鏡架變形。放置在桌上時,將鏡片向上,以免磨損鏡片。不用時最好放在眼鏡盒中。擦拭眼鏡應該用鏡布或麵紙,不要使用粗糙或表麵過硬的物品。
■ 為什麼不能吃發芽土豆
土豆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食物,可是發了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因為土豆的芽眼附近,含有一種叫做龍葵素的物質,它有毒,進入人體後會出現輕重不一的中毒症狀。質量好的土豆每100克中隻含龍葵素10毫克,而變青、發芽、腐爛的土豆中含的龍葵素可增加50倍或更多。發生土豆中毒,一般會在食用後30分鍾至3個小時之間出現如舌喉麻痹、胃部灼痛及惡心、嘔吐等胃腸炎症狀,嚴重者可出現瞳孔擴大、耳鳴、興奮等症狀。
因此在吃土豆的時候,一定要挖掉芽眼,並把芽眼周圍也挖掉一部分。另外,吃土豆時一定要削皮,因為在土豆皮中富含龍葵素。做菜的時候,還要加點醋,醋能分解龍葵素。如果吃土豆時口中有點發麻的感覺,則表明該土豆中還含有較多的龍葵素,應立即停止食用,以防中毒。
小資料 如何防止砧板傳播疾病
砧板的衛生處理應做好一洗、二刷、三衝、四消毒。一洗:在每次切完菜後應在熱水中洗滌10分鍾左右;二刷:是用刷子刷幹淨砧板上殘留的菜、肉渣等東西;三衝:是用自來水衝洗幹淨;四消毒便是采用煮沸、浸泡等辦法來消毒砧板,家庭中使用的砧板最好準備兩塊,生、熟菜應分開切。
■ 做菜為什麼要加醋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但是所有的維生素都怕熱,長時間加熱維生素就會被破壞。經過人們不斷實踐和總結,發現醋能夠穩定維生素的存在,所以做菜時加點醋,不僅能夠調味,還能保持蔬菜的營養。
醋的原料和製作方法很有講究。中國傳統的釀醋原料,長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為主,長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為主。現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幹、馬鈴薯、馬鈴薯幹等代用。原料先經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澱粉轉變為糖,再用酵母使其發酵生成乙醇,然後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發酵,將乙醇氧化生成醋酸。以含糖質原料釀醋,可使用葡萄、蘋果、梨、桃、柿、棗、番茄等釀製成各種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為原料,它們都隻需經乙醇發酵和醋酸發酵兩個生化階段。
小資料 發酵
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較簡單的物質。發麵、釀酒等都是發酵的應用,也叫做酸酵。
■ 為何水落在油鍋裏會發出爆響
水有三種形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固態的水就是冰,它通常在0℃以下才能形成。液態是水在常溫下的狀態;氣態是水在加熱到100℃左右的時候,開始氣化,變成水蒸氣,形成氣態的水。而油鍋裏的油需要到200℃~300℃時才能沸騰,所以在加熱的油鍋裏滴進水的話,就會發出爆響。
炒過菜的人都有一條經驗,在炒菜的時候,一定要等鍋裏的油沒有氣泡的時候,才把菜下鍋。原來,油裏含有一些水分,當油加熱的時候,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所以油裏的水首先沸騰,這時候油雖然也發出嘰裏咕嚕的聲音,其實溫度並不高。等這些氣泡都消失以後,說明水已經被全部趕跑了,油的溫度也升到了100℃以上,這時候下菜才是最佳時間。
在炒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小細節哦!
小資料 炒菜時吸入油煙對身體有多大影響
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和烹調時的油煙,被視為造成大氣汙染的三大“殺手”。中國的飲食文化講究煎、炒、烹、炸,而這些烹調方式可產生大量油煙。油煙隨空氣侵入人體呼吸道,進而引起疾病,常使人出現食欲減退,心煩、精神不振、嗜睡、疲乏無力等症狀。此外,油煙中含有一種致癌物,長期吸入這種有害物質可誘發肺髒組織的癌症。因此,人們在烹飪時應注意不要使油溫過高,不要用已烹炸過的油,使廚房常保持通風換氣。
■ 冷凍食物為何不能用熱水解凍
如果把冷凍食物放在熱水裏解凍的話,外麵的一層很快就化開了,而裏麵的卻要好長時間才能化開。等到全部化開後再用它做菜冷凍的食物已經不新鮮了,味道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我們通常把冷凍的食物放進冷水裏解凍,或者放在桌子上讓它自然化凍,這樣做出來的菜肴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不會丟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是不適合冷凍的。其中有香蕉、鮮荔枝、西紅柿等。如果將香蕉放置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香蕉就會發黑腐爛;鮮荔枝在0℃的環境中放置一天,其表皮會變黑、果肉會變味;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後,其肉質將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破裂現象,或表麵出現黑斑,導致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酸敗腐爛。
小資料 為什麼保質期內的冷凍食品也會變質
冷凍食品應放在-18℃以下的冷庫中冷藏,否則很容易變質。由於超市內的冷凍食品大多是開櫃式經營,如當日賣不完的食品,不入冷庫或不存入封閉性能較好的冷櫃中冷藏,若食品堆放又超過了最大裝載量,櫃中的冷凍食品就難以達到所需的低溫,故容易發生變質。
■ 為什麼人不能吃得太飽
一個人的胃總是有限度的,如果吃得太飽,胃裏就會充滿食物。我們吃的食物是靠胃的蠕動來消化的,胃裏東西太多,蠕動速度就慢,就不能產生足夠多的胃酸來消化食物,這樣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一旦消化不良,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我們都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人需要吃東西才能活下去,這是因為人需要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都是由食物供給的,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品能夠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即使是肉類、魚類、雞蛋、牛奶這些公認的營養佳品,也缺乏某些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所以單靠一兩種食物,不管營養怎樣豐富,也不管吃得數量多大,都不可能滿足維護人體健康的需要。如果長期挑食、偏食,就會使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物質,影響健康,甚至引起營養缺乏的病症。
小資料 吃冷飲對身體有害嗎
夏天天氣炎熱,適當吃些冷飲,不僅能消暑解渴,還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千萬不要暴飲暴食,嚴重的還會誘發疾病。人在經過劇烈運動之後,體溫升高,咽部充血,如果受到大量冷飲的刺激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或咽部疼痛等症狀。
■ 為什麼高壓鍋煮飯熟得快
世界上第一隻高壓鍋是1681年發明的,發明人是法國醫生兼物理學家、機械師丹尼斯·帕平。高壓鍋煮飯快與水的沸點有關。我們知道用普通鍋做飯,得先把水燒開,溫度達到100℃左右,然後在這一溫度下燜一段時間,才能把飯煮熟。水燒開以後,它的內部和表麵同時發生劇烈的汽化,這種現象叫做沸騰。水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水的沸點。
如果鍋裏的溫度能高於100℃,做飯所用的時間就會大大縮短。怎樣提高水的沸點呢?我們知道水的沸點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升高,高壓鍋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造的。它用特別的膠圈密封,不讓鍋內蒸汽跑掉。因此,在加熱過程中蒸汽壓強不斷增大,提高了水的沸點。高壓鍋內水沸騰的溫度可達到108℃左右,所以做飯熟得快,既省時又省燃料。
小資料 鐵鍋對人體健康的好處
傳統鐵鍋炒菜所溶解出來的少量鐵元素,容易被人體吸收,可有效防止缺鐵性貧血發生,對人體的健康很有益處。而且,鐵鍋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推薦的健康炊具。但是,在生鏽鐵鍋中鐵的成分已經發生了變化,攝入會對人體有害。
■ 雞蛋為什麼攥不破
不知道你做過這種實驗沒有,把一個雞蛋握在手裏用盡力氣去握,不要用指尖去摳,任你怎麼握都不會把蛋殼弄破。為什麼會這樣呢?秘密就在雞蛋的形狀上,蛋殼表麵是圓弧形的,你用力握時,力具有傳遞性,表麵的力會沿著蛋殼的弧形分散開,而且分散得很均勻,因此蛋殼不容易被攥破。
另外,雞蛋殼是由碳酸鈣構成的,有一定的堅固性。當我們把雞蛋捏在手心時,它表麵所受的壓力都是相等的,這個壓力不夠使蛋殼破裂,所以蛋殼不破。而在鍋邊磕碰一下雞蛋就會碎,那是因為它受力不均勻。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圓形的屋頂比比皆是。為什麼要采用圓弧形建築呢?這都是受到雞蛋的啟發。體育館屋頂隻有幾厘米厚,由於形狀像蛋殼,因此非常結實。還有拱橋,也是根據弧形能夠分散壓力的原理建造的。
小資料 如何區分雞蛋的好壞
雞蛋外殼有一層白霜粉末,手摸時不很光滑,外形完整的是新鮮的雞蛋;外殼光滑、發暗、不完整、有裂痕的是不新鮮的雞蛋。選購雞蛋時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雞蛋搖晃,不發出聲音的是鮮蛋;手搖時發出晃蕩聲音的是壞蛋,聲音越大,壞得越厲害。
■ 銀針果真能驗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