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徐指揮守法嚴刑(1 / 2)

第十二回徐指揮守法嚴刑

第十二回徐指揮守法嚴刑卻說仇氏聽得丈夫被官差拘去,便沒命的走到各處探聽丈夫消息。卻原來未知影響,逢人就問,恰如瘋了的一般。幸遇著了對門的劉老四,問起情由,方知張老兒現在兵馬司署內。仇氏即便來到署前,卻又不敢直進,隻得在外麵東張西望。恰好張成出來,看見喝道:“你這婦人,在此東張西望的,到底為甚麼?”仇氏道:“我是豆腐店裏張老兒的妻子,聞知丈夫被拘在此,故來看看丈夫的。”張成道:“原來你就是張老兒的妻子。你丈夫現在班房內候訊,不便放你進去。你若要看他,明日再來。他不過欠衙門些錢債細故,不必大驚小怪。”說罷竟自進去了。

仇氏聽了,方才明白,隻得轉回家中,對女兒說知。元春聽得父親被係,放聲大哭道:“我想父親今日之苦,皆因為我所致。如今捉去,不過是要還銀子而已。也罷,孩兒受雙親深恩,怎忍見父吃苦?母親何不將兒賣了,得銀還了此項,免得父親受苦。不然,那嚴二暗中行賄,致囑官吏,那年老多病的人怎生受得這般苦楚?誠恐一旦斃命囹圄,則兒萬死不能贖其罪也!”仇氏道:“兒不必如此。我想錢債細故,官府也不能把他老者怎麼樣委曲呢。待等明日,做娘的前去探聽如何,再作道理。”多方勸慰,元春方才收住眼淚。這一夜,母女的憂愁,筆墨難以盡述。

再說是日午後,徐公升堂,吩咐張成把張老兒帶上堂來,問道:“你這老兒,偌大年紀,怎麼昧良吞賴人家的血本,是何道理?”張老兒叩頭道:“小的果是欠了嚴某銀十兩,並無五十之多。今嚴二因說親不遂,挾恨浮理,以此挾製小的是真。”徐公道:“欠銀就是欠銀,怎麼又說起婚姻事來?難道嚴二要與你做個親家,亦不辱沒於你,其中顯有別故,你可將始末從實招來!”

張老兒叩頭道:“事因本年五月,小的欠了官租,無處措置。嚴府是小的慣送豆漿的,嚴二所以認得。小的因提及追呼之事,嚴二一時慷慨,許借小的銀子十兩。實則八扣,每月加三利息,一月為期,期滿子母繳還。此際小的迫於還稅,隻得允肯,即時立券,嚴二收券發銀。時已天黑,小的攜銀歸家,不及細看。比及次日到銀號裏還稅,將銀一看,乃是夾鉛的。此際小的即趕到嚴府回換,奈嚴二不見。直候至第三日,始得一麵。此際嚴二立心撒賴,哪肯認錯。還說他的銀子是上人賞與他的官寶,哪有官用夾鉛銀子的道理?把小的詈罵一番,還說要將小的送來老爺處打腿枷號等語。小的此際無以自明,隻得回家。比及到門,公差喧嚷。幸得店中住寓的那位海老爺看見,一時慷慨,借了幾兩銀子,才得把房稅清楚。至期嚴二就來討債,此時小的就為這項銀子憂思成疾,臥於床上,連豆腐也磨不得。哪有銀子還得?嚴二在店中大聲嚷罵,立要討償。此際小的妻女都來求懇。豈料嚴二心懷私念,就時假賣人情,不但不來討銀,反將一小錠銀子放在小的家中,說相助小的衣食藥費,如今銀子現在家中。從此嚴二一連五個月頭,都不來討償。於三日前忽遣李三媽來小的家中說親,要娶小的女兒為妻。想女兒今年才得一十五歲,哪裏配得嚴二?所以小的不允。孰料觸怒了嚴二,複令李三媽來說:若是不允親事,便要立即還銀。故此到老爺台前冒告是實。”

徐公道:“你說來雖則如此,但是你現有借券在此,怎麼說是浮理?”張老兒道:“小的親手書卷的時節,是十兩數目,如今卷上不知多少寫的?”徐公道:“現在是五十兩呢!”張老兒道:“天冤地枉,這是哪裏說起!必然是嚴二故意改寫,以此挾製小的了。求老爺詳察。”徐公道:“真假皆當質訊明白。喚了嚴二到來,濁清立分矣。”吩咐將張老兒帶候差館候質,遂將一通名帖,差了張成到嚴府提取嚴二到案相質,即便退堂。

再說張成拿了徐公的名帖來到嚴府,恰好嚴二正在門房上坐著。張成便走上前去,唱了一個大喏道:“嚴二先生,我們是兵馬司那裏來的,有話兒要麵見大老爺,就拜煩相傳一聲。”嚴二不知就裏,接了名帖,便即來到內宅。時嚴嵩正退朝回來,在書房內看稿。隻見嚴二手持一個名帖,走近身邊說道:“兵馬司徐爺,有名帖到後,並差人有話麵說。”

嚴嵩接過帖來一看,隻見上寫道:“年家眷晚生徐煜邦頓首拜。”嚴嵩看過道:“他與我素無來往,今日差人至此何事?隻管傳了進來,看他有甚話說?”嚴二領命,立時傳了張成進內。張成連忙叩頭,嵩喚起來說話。張成道:“小的奉了家老爺命,有帖子請安。二者因為尊管嚴二爺,昨日有狀子到本衙門,控追豆腐店張老兒銀兩,本衙業已將張老兒拘到,即時審訊。奈張老兒不服,稱說隻欠十兩,並無五十兩之多,非對質不足以服其心。故本官特差小的到爺府上說明,要請二爺過去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