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恩逢太子超生
第三十回恩逢太子超生卻說嘉靖看見嚴嵩這般狼狽,便開金口道:“卿家為甚這光景?”嵩泣奏道:“臣因獲咎,蒙陛下殊恩,格外姑寬,令臣到雲南司衙過堂。不料主事海瑞,意圖陷害,無端將臣毒打四十板,狼狽可憐。臣體受傷過重,隻恐性命不保,伏乞陛下作主。”遂向袖中取了折章,遞與內侍呈覽。
帝賜平身,隨將奏本一看。隻見寫道:
臣嚴嵩稽首頓首,謹泣奏,為擅毆大臣,目無國憲,乞恩正法,以警將來事:竊臣原以不檢,誤傾青宮禦茗,打碎禦用茗盞,例應即死。仰蒙陛下殊恩,格外寬容,罰臣賠價銀一千兩,並發臣到雲南充軍三載。緣以庶務紛繁,需臣協辦,複蒙特典,發臣就近到雲南司衙門過堂應點。此陛下格外殊恩,亦不得已從權之事也。臣感激之外,遵即前往該司衙門聽點。孰料該主事海瑞,欲圖殺臣。無端發怒,喝令狼仆虎差,將臣扯下重打。複又自提大板,盡力行杖。致臣雙腿幾無完膚,旋即暈去。該主事複令狼仆,將臣拖出。幸有家奴抬回灌救,逾時始得蘇醒。忖思臣雖獲咎,叨蒙陛下格外施恩。今海瑞則不容於臣,是抗陛下也。況臣承恩,位備台輔,而海瑞竟敢以一介部屬微員,擅杖宰相,不獨無法,仰且輕藐聖旨。有此惇逆,勢難稍寬,以致將來效尤。伏乞陛下,飭著廷尉立即將該主事鎖拿嚴究,早正國法,則警將來效尤者。臣等不勝幸甚之至。謹據實以聞。
帝覽畢,不覺龍顏大怒道:“何物海瑞,擅敢動打大臣,這還了得!”立即傳旨,令禦林軍五名,前往鎖拿海瑞當殿問話。
禦林官軍領了聖旨,飛奔前去,不一刻已將海瑞拿到,俯伏金階。天子大怒,罵道:“嚴相國偶因小有過失,朕著發在你的衙門過堂三朝。因甚你卻這樣目無法紀,無端毒打大臣!你知罪否?”海端叩頭道:“臣該萬死,乞陛下容臣一言,死亦瞑目。”帝道:“你尚有何說?”
海瑞奏道:“嚴嵩藐視青宮,致奉旨發臣司過堂應卯,此乃陛下曠古未有之恩施也。乃嵩不遵聖旨,仍恃祿位。到臣衙門,猶擺列儀從。及至公堂,勒要臣接,此際隻得公堂迎接。而嵩即占臣公案,危肆威權,如比問官。此法堂,乃陛下特以肅規矩的。臣雖微員,亦為陛下之所特設以執法也。嵩則自恃威權,不遵聖旨。臣乃食陛下之祿,為陛下執法,是以臣不忍枉法,寧甘擅杖大臣之罪,於是執杖親毆,果然有的。但嵩位極人臣,猶敢肆其威福,則與欺君罔上幾希?臣實如此,惟陛下察之。”嚴嵩在旁急奏道:“陛下猶有格外之恩,你則不能遵耶?”帝聽罷,不覺顏色皆變,喝令禦林軍把海瑞綁縛,推到西郊地,午時處決。左右一聲答應,把海瑞五花大綁起來,帝叱推出。海瑞亦不再言,麵笑出之。
剛到午門,恰好遇了馮保。馮保一見,嚇的魂不附體,上前細問原由。海瑞具以直告。馮保道:“恩公且自寬心,待我進宮啟知娘娘與殿下,必然有救的。”海瑞道:“多有不能夠了。煩公公善為我辭,說海瑞叨沐殊恩,今生不能相報,統俟來世罷。”說罷,急趨而去。
馮保如飛的跑到昭陽正院,來見了張後,說道:“不好了,不好了!”張後忙問何故?馮保便將前事說明。張後大驚道:“如此怎處?可速請殿下來商議。”馮保點頭,飛也似的跑到青宮,且不細說原故,稱說:“奉娘娘懿旨,請爺立即到宮中,現有緊要密事相商。”太子聽得這話,也急來到宮中。隻見張後兩淚紛紛,不知如何,未免吃了一驚,急問所以之由。娘娘便把海瑞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說了一遍。太子道:“似此如之奈何?難道看著恩人被殺麼?馮保,你可有什麼計策?快說來好去搭救恩人呢!”馮保道:“沒有甚計策。況且時間促迫,縱然保奏也遲了。莫若太子親到法場,對那監斬官說了,且將恩人帶回候旨。待等皇爺怒氣少息,然後再去說,或者可以赦免,不然竟無別策矣。”太子稱善,隨即拜別了母後,乘著快馬,與馮保望著法場而來。
再說海瑞被綁到法場中,自料再無生活之理,因舉首向天祝告道:“蒼天呀,蒼天!想我海瑞,平日務以除暴安良是念。昨見奸賊嚴嵩,不合將他責打,觸怒皇上,致奉聖旨斬決,刻不容緩。但願瑞死之後,上蒼默佑,早除奸佞,俾得國家安樂,廊廟清寧。瑞在九泉,亦複何憾!”祝罷坐於石墩之上,專待行刑。
少頃,就有三五位同僚部員,前來祭奠。海瑞一一稱謝,並無一句怨言,眾皆稱讚。未幾,隻見四名擺手擁著一位官員來到,不是別人,就是嚴嵩門生姓張名聰,現充兵部郎中,乃是奉旨監斬而來。當下到了法場下馬,就在亭子內坐著,問左右是什麼時候?左右答以巳初。張聰道:“天色尚早,你們可小心看守了,待等時候到了,立請催斬官來處決就是。”轉身進公廳後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