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幼登殿(1 / 2)

第六十一回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幼登殿

第六十一回海剛峰請旨歸田張居正負幼登殿解組歸來鬢已斑,林泉清趣且偷閑。

君恩應比如山重,夢寐難忘憶聖顏。

日午天青,冪罩關山,雙旌又來。料蒼生屬望,夢難辭鞅掌,那避喧嘩。遺愛長存,殊勳不泯,誰識心勞撫字哉!征途上,早流連瘦馬,荒驛宮梅。林居擬遂初懷,卻緣甚、趨庭鯉對乖。慨當時虎視,雙眸炯炯,俱成鶴發,滿頷皚皚。朔雪迷空,蠻煙匝地,須信人生亦有涯。丹青在,共臨風延佇,眄想徘徊。

這《沁園春》一調,專為忠君愛民、畢生勞瘁、以民生國計抱負終身、至老而無倦者。後之人,故美之以詞頌,采之以傳奇,千載而下,知所以為忠也,為詐也,為不肖也,為賢也。然世人多以忠貞節操稱為千古美談,奸邪讒佞視為遺臭萬世。那知無奸邪讒佞,無以見忠貞節操之人;無忠貞節操之人,無以除奸邪讒佞之黨。試舉《小紅袍》一書。

話說明朝有一位大臣,諡忠介公,姓海名瑞,號剛峰者,廣東瓊江縣人。賦性忠直,器宇魁梧。年二十七時,以貢士起家,授淳安縣令。因那時嚴嵩權奸當國,他便與嚴嵩作對。嚴嵩百計謀害,幸老天庇佑,後竟扳倒嚴嵩,為國除奸去暴。又曾保全國母、太子,功在朝廷,中外悅服。嘉靖天子欽命南直操江之任,禦賜飛龍旗兩麵,上寫著:“逢龍截角,遇虎敲牙。”到任以來,奸邪屏跡,官清民樂,這也不表。

有鬆江府華亭縣書生姓陸,名秀,字元龍。父陸漢臣,母何氏,遭惡宦陰謀架陷,父母相繼淪亡。陸元龍落拓風塵,棲身無所,幸徐尚書告歸林下,憐才物色,招入為婿。適海爺按臨南直操江,不怕皇親國戚,慣要剪除,元龍就去呼冤,立刻為伊剖斷,冤伸枉雪。又有郭成,字文孝,混名孤兒,江寧府上元縣人。父早逝,孤兒性孝謹,隨母寄食舅氏,遂棄舉子業。海爺冷他孤苦,贈他白金,得以攻書入泮。恰好秋期將至,郭成趕闈,陸元龍亦與秋試。元龍得中經魁,郭成得中第十四名舉人,二人來到操江衙門拜見恩師。海爺道:“賢契自從一別,苦誌詩書,可喜一舉成名,不負當日老夫冰鑒。”二人道:“多謝恩師提拔,銜環難報。”海爺道:“貴同年在此,我有杯酒稱賀。”左右備酒,席間說些別後寒溫。海爺道:“二位賢契,我端正書劄在此,俟進京時遞與相國李公,自有好處。”陸元龍、郭成二人拜別辭出。於是二人擇吉進京。

到了相府,投遞海爺書信。李太師細問海操江在任如何,二人稱道海爺居官公正廉明,太師甚喜。郭成、陸元龍告別回寓。

看看春期已到,二人進場。榜發,俱各高中了進士。陸元龍殿試中了探花,郭成欽點翰林,在京供職。

海爺三年任滿,回京複命。皇爺大悅,道:“愛卿忠正清廉,不負朕所托,今升卿為兵部尚書。”海爺忙叩頭奏道:“臣蒙聖上加恩,本當盡忠報國。但今臣一則筋疲力竭,二則年邁無子,三則學疏才淺,不堪為官,望天恩賜臣告歸林下。”皇爺道:“卿素負才能,赤心為國,正宜助朕掌理朝政,豈可辭朕而去?”海爺又奏道:“臣果係老邁,不堪辦事,乞天恩放歸田裏。臣死在九泉,亦感皇恩。”皇爺見海瑞決意要去,乃道:“愛卿既決意要去,朕亦不忍強留。今準卿告假一年,還鄉祭祖,候限滿之日,來京供職。”海爺謝恩退朝,同僚盡來送行。海爺榮歸林下。荏苒流光,過了許多歲月,暫且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