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孫給事舍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1 / 3)

第六十八回孫給事舍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

第六十八回孫給事舍命評本徐國公抬像叩閽心丹全不避艱危,鐵板評章誓莫移。

子繼父兮忠貫日,母能大義仰坤儀。

再講給事孫成道:“今日早朝,上論各官評本,可笑六部九卿,麵麵相視,不敢領旨。獨我不怕奸臣,出班評本。聖上大怒,傳旨明日若有人再評此本者,全家斬首。我想: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明日早朝,再評此本。倘然朝廷震怒,全家處斬,也是甘心。”想定主意,就起身來到壽器行。跟隨的家人問道:“老爺到此何事?”孫成道:“買一件東西。”跟隨道:“什麼東西?”孫爺道:“我明日要死,先買幾副棺木。”家人心中暗笑,便說道:“老爺不要做官便罷,為什麼要死起來?”孫爺道:“你不曉得,倒是死了幹淨。連你明日也不免矣。”家人不敢作聲。

孫爺店店看過,都不中意。後到一店,見許多貨物,便叫道:“店家請了!”店主還禮道:“相公請了!到店有何貴幹?”孫爺道:“要買棺木。”店家道:“不知相公要買行材的,要買沙方的?”孫爺道:“行材也要,沙方也要。”店家道:“相公要幾口?”孫爺道:“要買行材七八十口。”店家道:“敝店是要一口一口零星碎賣的,若是行販,便不肯賣。”孫爺道:“照時價估值便了。”店家道:“如此行材三兩一口,也有五兩一口。”孫爺道:“可有沙方麼?”店家道:“沙方也有,請內麵看。相公,這一口,紋銀一千兩,這一口紋銀五百兩。”孫爺道:“這樣貴麼?”店家道:“相公,這一口隻要五十兩。”孫爺道:“隻要五十兩就是了。店家,你可認得嗎?”店家道:“小人不認得。”孫爺道:“我就是給事中孫成。”店家忙忙跪下道:“小人有眼無珠,多多得罪。”孫爺道:“買賣不須下禮。我有黃金二百兩,要沙方三副,行材八十一口,明朝抬往西郊法場伺候。店家,我還有一言,我明早要上朝強諫,情願全家處斬。若是把棺木用了,就是我與你完了一事;倘蒙聖上赦免,棺木不用,你便抬回賣與別人,這黃金也送了你。”店家道:“多謝老爺!”孫爺吩咐完了,主仆二人舉步回府。店家想道:“朝中多少官員,那個及得他這般忠義。夥計過來!你去燈籠店無字燈籠買二百個,紅紙買二十張,剪就‘忠臣孫成’四個字,每個燈籠上貼了,明早伺候。”夥計答應一聲,各去預備。

孫爺回府,即差人去買魚肉,要三十桌酒席。眾家人紛紛備辦。又要麻索一百條,家人也買到。又發帖到兵科衙門,請撥家將二十名聽用。兵科陳爺看了帖,即撥家將二十名來到孫府進見孫爺,跪下道:“兵科家將叩頭。不知老爺有何吩咐?”孫爺道:“起來,勞你的十個前門把住封鎖,慢慢食酒。十個把住後門,也把門鎖了,慢慢食酒。我家內共八十一口,不許家人一個放出。”家將領命去了。

孫爺退入堂內,來見母親道:“母親在上,不孝孩兒拜見。”太太道:“呀嗬!好端端的,為何這般禮數?”孫成道:“母親聽稟:隻為舊臣海瑞老爺,他是先帝恩官,因奸臣張居正屈害忠良,欺君誤國,海爺心中不服,來京上本劾他六款。聖上傳旨兩班文武評本,還是張居正有理,還是海操江有理。不想那百官都是貪生怕死之人,並無一人領旨。孩兒心忿,出班奏道:‘張居正罪該滿門處斬。’聖上大怒,道兒妄謗大臣。傳旨如有人再評此本,全家處斬。呀嗬,母親嗬!欲盡忠就不能全孝,伏望母親恕兒不孝之罪。”夫人聞言大悅,道:“我兒嗬!你父當日要作忠臣,幾次花綁銜刀,為娘也曾綁赴法場,至今名標青史。你今能承父誌,強諫君王,不特忠臣,還是孝子了。”

連忙起來,又入房來見夫人道:“夫人,下官今隻一言相告,夫人休得見怪。”夫人道:“相公說哪裏話來?常言道:婦人三從四德,夫唱婦隨。相公有何話說,妾身那敢違背?”孫成道:“這也難得。夫人嗬!你道是什麼事?”夫人道:“相公不說,妾哪裏得知?”孫爺道:“隻為海瑞來京與張居正作對,奏他六款。萬歲叫人評本,我評張居正罪該滿門處斬。萬歲大怒,傳旨明日再評此本者,全家誅戮。我明日上朝,又要評此本,萬歲必然斬我滿門。我已與婆婆告明,特來與你說知。”夫人聞言,半晌不開口,腮邊兩淚交流。孫爺道:“夫人嗬!豈不知死生有命,那怕白刃加身?今日下官辦有水酒,請夫人不必悲傷,開懷飲酒。”孫爺說罷,抽身來到廳堂,吩咐即刻排席內堂,請老太太。

徐氏夫人含淚來到廳堂,婆媳相見,行禮完畢。太夫人道:“賢媳嗬!你乃開國功臣之後。你父因你公公為國捐身,把你配與我兒成親。難得你丈夫今日為國盡忠,也不枉你父親之意。自古道,死生有命,何必悲傷!”孫爺道:“母親請上坐,夫人你去西首坐,孩兒東首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