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兩欽差解寶遇劫嬰山盜拯溺反仇
第七十四回兩欽差解寶遇劫嬰山盜拯溺反仇搜寶歸來意揚揚,春風幾度促行裝。
煙波萬頃灘聲急,中有危機禍暗藏。
且講四府孫爺次日治酒,與陳三枚、周元表二位欽差餞行。三人入席坐下,孫爺說道:“二位年兄,弟想張府有智謀的家人甚多,倘或在半途搶奪國寶,如何是好?弟今撥兵二十名,沿途護送,方保無虞。”二人道:“難得年兄如此費心。”孫爺謙遜幾句,即吩咐傳營兵進來。左右即時傳進,跪下道:“大老爺在上,營兵等叩頭。”孫爺道:“起來。今有二位欽差大人解寶上京,路中恐有歹人,特差你們一路護送,須要小心,回來重重有賞。”營兵領命。二位欽差飲完了酒,辭謝出門。孫爺直送到碼頭作別。欽差吩咐開船長行,扯篷喝號,立刻離了荊州地界,滔滔往前搖去。
不兩日,已來到湖廣北關口。日晚泊船,船中備酒,官艙內兩位欽差飲宴,船頭上家人兵丁飲酒。欽差吩咐家人道:“此處地方最惡,恐有幹係,你們各人不可上岸閑步。”各人齊聲應道:“曉得!請大人放心。”飲畢和衣而睡。忽聽得岸上鳴鑼擊柝之聲,往來不絕。原來是荊州四府孫爺,一路打發文書前去,路中一站一站的地方官,要撥兵馬接應。知這北關口最是險惡地方。另外著本處兵役,嚴密關防,故此熱鬧。兵役聽見十分安心,到夜半的時節,各各疲倦,各去睡臥。
那張家總管帶了一百餘名家將,多是白布包頭,手持刀斧,來到岸邊。看那隻大船上提鈴喝號,知是欽差坐船。總管喝道:“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眾人答應一聲,登時點起亮子,照耀如同白日。呼哨一聲,早已跳在欽差船上,手持刀斧,登時砍倒數人。餘人慌忙爬起,怎奈張府家將十分勇猛,船中之人又被他砍倒幾人。周爺看見,心中著忙,帶了夜明珠、避水珠走到船尾,將身跳入水中。陳爺看見,慌忙也向江中跳下。那二十個兵丁,並周、陳二家家丁,殺的殺,跳水的跳水,盡皆喪命;隻有數個會泅水,泅到岸邊逃命。巡邏兵丁見勢頭不好,各各散去。張家總管搜出兩件寶貝,隻不見那夜明珠、避水珠,想是落水欽差帶去身邊,便叫一聲:“眾兄弟,有了寶貝,不必追尋。吩咐開船去吧。”水手忙忙將船撐開,滔滔浩浩往荊州回轉去了。
周元表帶了盒子,跳下江中,自分必死。豈知盒內有了避水珠,放出光來,可照十裏。信步而行,行到岸邊,爬上岸去。回頭一望,見那號大船數十人搖櫓,望荊州而去,知是張府假扮賊船來劫寶貝。暗想:“不知陳年兄與國寶可在船否?”忙忙回來原處一看,隻見船上家人兵丁殺死無數,並不見陳爺。再查寶貝,毫無影形。心中著急道:“如今失了國寶,怎麼回京複旨?”
不說周爺著急,再說陳爺跳在水中,心忙意亂,開步亂走,不想越走越深。忽一陣波浪打來,把陳爺蕩漾一通,沉在水底。心中暗想:“此番我的性命活不成了!”正存此念頭,真是鬼使神差,隻一跳踏在一塊大石上,立起身來,抬頭一看,茫茫大水,無際無邊。看那船隻,無形無蹤,實在怕人。心中想道:“倘有波浪再打下來,我必葬於魚腹矣。”
那泅水的家人,逃上岸後,見賊船已去,便去雇了船隻,沿江來救主人。大家相議道:“兄弟們,如今強盜已去,我們何不高聲叫一叫。”眾人齊說“有理”,便大聲叫道:“老爺在哪裏?快些出來!”家人各處叫喊,早已驚動周爺。周爺聽見是家人聲音,便應道:“我在這裏!”家人聽見,叫道:“好呀!”忙把船搖近,扶上周爺道:“老爺受驚了。”周爺問道:“陳爺在哪裏?國寶可在嗎?”家人道:“國寶已搶去,陳爺不知去向。”周爺道:“如此怎好?”心中暗想道:“我如今失了國寶,怎見得海公之麵?我想這劫寶賊徒,諒不是別處來的,一定是張府家人假裝強盜前來劫去。我今再轉荊州,去見孫爺,再定別計。”想罷,吩咐家人,回轉荊州。家人領命,即將撥轉船頭,往荊州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