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1 / 2)

第八十四回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

第八十四回岣屺山對景稱奇梅花海引人入勝層巒聳翠出重霄,路入梅花得趣饒。

中有金萱不知老,與山齊壽樂逍遙。

再講那林天佐,前日奉海爺之命,傳送征書一封,護批一道,要往岣屺山楊府請兵。他一路不辭風霜,跋涉而去。但礙路途遙遠,不知何時得見令婆之麵,如今已到海邊了。瞧看遠遠有一座高山,倒插大海之中。“不知可就是岣屺山不是?須得有人來,且問他一聲才好。”林爺正在思想,忽見一個老人,手攜竹杖而來。林爺見了大喜,叫聲:“陳貴,你快下馬前去。”

陳貴上前問道:“借問這山可是岣屺山麼。”那老者笑道:“小哥,正是。你問他做什麼?”陳貴道:“我要上山去,故此動問。”老者道:“小哥,你如何去得?”陳貴道:“怎的去不得?”老者道:“你不知此座山乃是當年宋朝有名的楊老令婆新住在此,她手下的兵將,十分厲害,若非誠心誠意,怎敢上去!”陳貴道:“借問公公,這山在海中央,如何上得?”老者道:“此問無船,隻是馬兒行走。”陳貴道:“水裏邊,馬如何走得?”老者道:“他山上的馬是練就的,海邊淺水之處,用大大的木頭打在海內,名曰梅花樁,馬從樁上行走,如同平地。”陳貴道:“公公,世人傳說楊令婆長生不死,可是真的麼?如今還在麼?”老者道:“她是一位地仙,如何不在!說她在太行山,山中有仙樹、仙桃,人食故長生。如今這山也有一異名,名曰雌龍井,至閑時俱用大石遮蓋,但五月初五日,端午時節,於是開了井蓋,打起水來,和米做成酒,人飲了酒,不論男女身體康健,勇力加倍,又能長壽。”陳貴道:“老公公,我們要去見她,不能前去,奈何?”老者道:“小哥有事要去,我教你個法:巡海邊去,有五六裏路,海邊有一鼓亭,亭內有一將官把鼓,那山上聞知,便放馬來,騎上去即可至山上了。”陳貴道:“我又聽見人說,有人去求見令婆,令婆不肯相見,那人再三拜懇,方命侍女端出二盒牙齒來與人看,真麵真身,總不能得見。”老者道:“你不知:這牙齒,是令婆六十周天時落的,何又出新牙。如今不知換了多少花甲,故留下這牙齒。”陳貴道:“指教!”回報與林爺。回頭一看,不見老者,知是神明指點。

主仆上馬加鞭,行了五裏,果見前麵有一座大亭。近亭一看,卻造得十分巍峨,牆分八字,琉璃瓦蓋得明明亮亮,二人直上,並不見有人。四壁描金彩畫,兩旁朱紅欄幹,兩邊放著朱紅漆鼇皮大鼓。林爺道:“陳貴!你到裏邊問一聲,看有人否。”陳貴領了主命,步上亭中,叫一聲:“裏邊有人嗎?”隻見裏麵走出一人,頭戴大紅紮巾,身披織錦戰袍,腳踏皂靴,相貌威嚴。林爺忙上前打拱道:“將軍請了!”那人道:“尊駕何來?”

林爺道:“弟乃是明朝本京人氏,幸叨兩榜出身,官拜翰林,姓林,名天佐。隻為朝中首相張居正賣官鬻爵,殺害忠良,私存國寶,私行丈量天下田畝,每有反叛之心。朝中有個耳目官海瑞,就是當年為南京操江,他忠心耿耿,必要扳倒奸逆,以安社稷。奈朝廷寵愛他,不肯將他正法。海大人無奈,特遣小弟到此,求懇老令婆發兵除奸去佞,保得明朝江山,真有莫大之恩!現有海忠臣親筆請書一封,乞將軍代為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