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困苦中的幸福時刻(1)(1 / 3)

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當你可以活著、笑著、哭著、吃著、睡著,真真實實感受到生命的躍動,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幸福。

活著,可以體驗生活的樂趣,親情、愛情、友情都可以成為體驗的內容;感動、激動、衝動都可以成為體驗的過程;而悲傷和喜悅的交織、成功與失敗的共存,進一步點綴斑斕的人生,使我們活著的曆程變得更豐富多彩,使我們幸福的體驗更富於傳奇色彩。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的老先生,曾在日記簿上記下了這樣的內心獨白:“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嚐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願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塗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地算計。其實人世間有什麼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

“可以的話,我會多去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險的地方也不怕去一次。以前我不敢吃冰激淋,不敢吃豆,是怕對健康有害,現在我是多麼後悔。過去的日子,我實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過清醒明白,太過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我會什麼也不準備就上街,甚至連紙巾也不帶一塊,我會放縱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我會赤足走在戶外,甚至徹夜不眠,用我的身體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麗與和諧。還有,我會去遊樂園多玩幾圈旋轉木馬,多看幾次日出,和公園裏的小朋友玩耍。

“隻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不管你有多少願望想要實現,或者你隻想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先決的條件就是:你必須活著。

有些人很輕易地舍棄活著的機會,他們找很多種理由來拒絕活著,卻不肯多花一點時間去創造生活,改善環境,這是可悲的人。

人的一生中,困難、挫折是不斷出現的路障和陷阱,有時令我們防不勝防。諸如失戀、失業、無家可歸,種種不幸常常讓我們的心情壞到極點。難道這些不如意真的嚴重到危及生命嗎?沒有!沒有任何事可以成為我們結束生命的理由,生命是寶貴的,錯過了就不可重來。生命是極其美好的,隻要始終保持一種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把生命的每一個細節都用心地咀嚼,生命就會鮮活而多彩。

有一位老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曾因受到一些挫折想過自殺。他說:“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我悄悄起床,拿了一根繩子來到樹林中,想要結束我這無趣的一生。在一棵結實的櫻桃樹下,我想把繩子掛在樹枝上,扔了幾次也沒成功,我就爬上樹去。樹上掛滿了櫻桃,我摘了一顆放進嘴裏,真甜啊!接著我又摘了一顆,然後就停不下來了。我貪婪地品嚐著櫻桃的甜美,直到太陽出來了,萬丈金光灑在樹林中,我第一次發現樹林是這麼美。這時有幾個上學的小學生來到樹下,要我為他們摘櫻桃吃。看著他們吃著櫻桃的快樂臉龐,看著他們蹦蹦跳跳去上學的背影,我突然想起我的孩子和妻子,我如果這樣早早地離開他們,他們一定很傷心。我收起繩子回家了,從此,再也沒想過自殺這件事。”

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努力笑一笑,所有的陰霾都會過去。走過去之後,再回頭看看,往事如雲煙般早已飄遠,愁苦也早已淡忘。生命是一艘向著死亡彼岸航行的大船,沿途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值得我們留戀。當你用堅強武裝自己戰勝不幸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曾經想結束生命的想法是多麼可笑和可怕。

沒有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在人生這艘大船裏,我們可能會遇到風浪,也可能會碰到暗礁,甚至隨時有可能葬身大海。然而因為有活著的動力支撐,我們麵對一次次的挑戰,才能夠不屈地去麵對,勇敢地迎接一切風暴。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一生僅有一次,那麼,還有什麼理由不因為活著而感到幸福呢?因為活著,所以我們更加從容,更加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短暫美麗!

每個人都會犯錯

當富蘭克林·羅斯福入主白宮的時候,他向公眾承認,如果他的決策能夠達到75%的準確率,那就達到他預期的最高標準了。

像羅斯福這麼一位傑出的人物,他的最高希望尚且如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犯下的錯誤有多少。但是在生活中,許多人在犯了錯誤時,心裏總是不知所措,也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為了掌握幸福,我們不應該讓自己因判斷上的失誤而沉淪,也不能因自己是多麼沒用而開始內疚。不過我們也不能一次又一次犯相同的錯誤。

當羅斯福還在紐約警備團第18中隊當隊長時,在帶隊操練的時候,他常常會在中途喊一聲:“停一下!”他一邊喊,一邊從口袋裏拿出一本教練手冊來,當著全隊所有人的麵,翻到某一頁,找出他所要找的內容來,認真讀一遍,然後對警員們說:“剛才我做錯了一點,本來應當是這樣做的。”

當他擔任紐約市長時,有一次,在他提議和努力的一項議案在國會通過以後,他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於是他當著國會議員的麵承認:“我感到很慚愧,當我極力讚成這項議案的時候,我當初確實是有一點隱衷的,我不應當這樣做。而我之所以會這樣,部分原因是我的報答之心,部分原因是依從紐約人民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