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之後,在應天稱帝,年號洪武。

之前朱元璋稱吳王時,立朱標為王世子,洪武元年,立其為太子。

即位當日,圜丘壇之上告祭禮成,群臣扶擁朱元璋至金椅上座,百官入班,通讚唱排班。班齊,鞠躬,樂起,“萬歲”之聲此起彼伏,不可謂不震撼,不可謂不隆重,天下權力就此掌握於一手。

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頒布詔書,公示天下:

朕惟帝王天子,居嫡長者則必正儲位;其餘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朕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標為皇太子,諸王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子樉為秦王,棡為晉王,棣為燕王,橚為吳王,楨為楚王,榑為齊王,梓為潭王,杞為趙王,檀為魯王,從孫守謙為靖江王;皆授以冊寶,置相傅官屬及諸儀已有定製,於戲,奉天平亂,實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複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