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最可怕的人(1 / 2)

第二百五十章 最可怕的人

一般而言,衙門的建築整體呈長方形,由三條縱軸線將衙門格局規劃成主次分明的長方形大院,每個院落再以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為核心,形成大小不同、功能各異的四合院,大院套小院,小院之中再分小院,每個院落自成一體,各有功能,層層牽製,院院界定,單調中透著冷靜,呆板中顯出克製,排場中不乏實用。

三堂以後通常是官員眷屬生活起居的地方,大些的衙門一般都有後花園供官員及其家屬休息、娛樂和讀書之用。後花園一般有小門供仆役或內眷出入之用,但也給疏通關係者提供了一個掩人耳目的捷徑,“走後門”一詞就此而來。

自唐宋以來,中國實行科舉取士的官員選拔製度,雖然曆史學家們對科舉製度特別是後來的“八股取士”能夠為國家挑選出真正的人才,但畢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衙門之中,往往留下曆任官員的一些詩作或墨寶,在衙門之中,主要體現為楹聯。

楹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它作為一種獨立的文體,有著悠久曆史,我存完好的古代縣衙標本--河南省內鄉縣縣衙中,就有楹聯20餘幅。內容方麵有描寫轄區內山川地形的;有反映建築作用功能的;有申明施政宗旨的;有遵循辦案綱領的;有告誡僚屬盡職盡責的;有獎勵百姓耕織的;有官員省視自身功過的,有闡述自己對官民、榮辱關係的看法的,涉獵廣泛,寫法各異,成為衙門文化的一景。

一般衙門大堂之上都懸有“明鏡高懸”的橫匾,標榜官老爺的清正廉潔和明察秋毫。事實上,中國的古代衙門,暗無天日的遠比明鏡高懸的多。

自己穿越的地方雖然不是中國古代,但是環境、政策、和民風衣著都與中國古代相似。衙門自然也是一樣的。

威武的衙門,朱漆大門在夜晚變得有些詭異。

此時門口居然還有衙役,阿奎跳下車對著正在值班的衙差說“勞煩兩位官爺幫忙通報一聲,小人有急事想稟報縣太爺。”

倆個衙差用眼睛斜了一眼阿奎,隻見阿奎相貌普通衣著更更是簡單的額不能再簡單甚至有些窮酸的樣子,便理都沒有理繼續在門口挺屍裝門神。

“兩位差爺,勞煩通報一聲,小人有急事求見縣太爺。”阿奎以為是自己聲音小對方沒有聽見邊有重複了一次。

可是這次兩個衙差非但沒有搭理阿奎發而是將眉頭越皺越緊。滿臉的不耐與不屑,就像阿奎抱著他們家孩子跳井了一樣。

就在阿奎想再開口的時候,小海膽跳下了車,到了阿奎身邊拽了拽阿奎的袖子示意阿奎到一旁說話。

果然阿奎有些迷茫的跟著他向旁邊走了兩步。

“阿奎哥,拿點銀子。”小海膽伸出手動了動手指。

“啊?銀子?啥銀子?要銀子幹啥?”阿奎還是沒明白小海膽的意思。

“嘿,阿奎哥,這你不會連衙門口衝南開,要打官司拿錢來的這種基本道理都不知道吧。”小海膽一臉大哥您沒事吧,連這種小孩都懂的常識您都不知道,您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啊、 啊、啊明白了,我看看我這……”阿奎恍然大悟的將手伸到懷裏摸出了兩塊碎銀子,掂了一掂,大概得有4兩左右,這是之前跟梁小影去集市上買海貨賺來的。

小海膽看著阿奎心疼的個樣子很無奈的搖了搖頭,伸手就將阿奎手中的銀子全都拿了過去後,一臉笑意的走向門口的倆個衙差。

“二位差爺,辛苦辛苦。”小海膽很是老練的各兩個糧食練得衙差打著招呼,並將幾塊碎銀子在手中掂了掂。

“什麼事啊?大晚上的?”衙差板著臉,但是聲音已經透露了他的心思。

“勞煩兩位差爺大哥,幫忙通報一聲,我們村子遭了海匪,而且我有個姐姐被海匪給擄走了。”小海膽邊說邊將銀子放在了衙差的手中。

“恩,等著啊。我去看看縣太爺睡了沒有。”衙差掂了掂銀子嘴角攀上了一絲笑意。

不大一會衙差走了出來“縣太爺說現在銀資緊張無力剿匪,你們還是回去吧。”

三個人愣了一下後,阿奎馬上就怒火升騰。

“你!我們村子的人都被殺光了,官府怎麼能不管呢?你們是這地方的父母官啊。”阿奎氣得滿臉通紅。

自己辛苦賺來的銀子被這兩個差役給貪墨了但是居然是真麼一個無力剿匪的答案,自己卻連縣太爺的麵都沒有見到,心中不敢是在所難免的。

“沒說不管,是無力剿匪。再說了,父母官也是要吃飯的,沒銀子,怎麼繳匪啊?繳費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咱們衙門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你要是不服可以上青岩鎮的衙門去告,不然就去鎮海將軍的軍營去告也行,但是我們這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衙差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您愛死不死我管不著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