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輕雨後,花開柳搖盡是春。
柳州城享譽天下春景之絕的美名,每到這一年之季,引得四方商賈,文人墨客紛紛來此賞春踏青,作曲撰詞,潑墨書畫,一抒豪情雅興。景物怡人,人才風流,使這柳州城成為實至名歸的人傑地靈之寶地。而除了這些以外,柳州城最負盛名的,當屬人們津津樂道的人間姻緣,命中注定的才子佳人喜結良緣一直以來成為民間美談,傳頌於各地。
折扇輕搖,一路上帶著遊玩和欣賞的心情側頭觀看這柳州風情,白袍青衫的少年興致盎然,卻也不至於好奇到頻頻停下腳步,而是走馬觀花,麵帶笑意地看個大概。直到在人來人往,香火不絕的紅廟麵前,少年駐足,收起了紙扇。
“姻緣鋪”,少年先是輕聲念出了布幅上寫著的字,再看向麵前慈祥和藹的老婦人,恭敬地問了,“老人家,請問姻緣鋪三字何解?難道在柳州城,姻緣亦能買賣不成?”
老婦人笑開,“公子曲解其意了,姻緣天定,如何能做交易?若老身妄為,隻怕柳州城的名聲一夕之間就會蕩然無存。老身和老伴在此設鋪,隻為幫緣分到了的人覓得意中人。”
“哦?”
少年轉身看看左側的隔板,“原來左右並立是一家,在下莽莽撞撞竟差點錯過。”
老婦人攔住了要探頭看向隔壁的少年,“公子,這也是緣分,且在老身這裏試試如何?”
“這要如何試?”
少年詢問的間隙,少年身後立著的人似乎想起了什麼,“少爺,這好像就是蠶氏夫婦。”
少年聞言,詫異地望向老婦人,“敢問……”
“公子猜得不錯,老身正是蠶何氏。”
少年高興地接話道,“夫百餘三,妻九十有八,恩愛生活八十多載,不離不棄,相扶相持,始終如一的蠶氏夫婦,晚生得見,實在榮幸。”
“公子謬讚,不過是平常生活。”
“老人家此言差矣,細微之處見真章,瑣碎生活更顯真情長久可貴。”
少年一番真心實話,老婦人微笑相對,少年身後的人又再說起了關於蠶氏夫婦姻緣鋪的江湖見聞。兩位老人家心善心誠,於多年前辦起了這姻緣鋪,意在為有緣人牽線,成就美滿姻緣,一時之間,引得各地青年才俊趨之若鶩。然感情之事,可遇不可求,使得相會於兩老姻緣鋪前的有情人極少,但隻要萬中有一,便長長久久,傳為佳話。
少年聽著,折扇輕敲掌心,“物以稀為貴,向來如此。老人家,你可還記得上回是什麼時候?”
“兩年前的春天。”
“現在如何?”
“雙生了一對兒女,合家幸福。”
少年展顏,更覺得這姻緣鋪有趣。身後的人會看眼色,挑了時機開口,“少爺,不妨一試。”
誰知少年搖著頭笑道,“隻怕我的姻緣連月老都深感頭疼,沒那麼容易遇著。”
身後的人以為少年是顧慮身份的特殊,想到皇族難隨心所欲,常身不由己,便不再多言。老婦人本就主張順其自然,當然不會強少年所難,隻是略為少年最後悲觀的話感到可惜。
“池塘江邊,鴛鴦戲水,倒影成雙。”
少年剛移出一小步,馬上被隔板那邊傳來的聲音吸引住了,有如泉水叮咚,又似雨打竹葉,更像風撫弦音,柔和婉轉,清雅秀氣,少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一般,驚奇地愣在原地。
“看來小姐是抽中對子了,接下來就等待佳音了。”
這是一位老者的聲音。
“哪有這麼容易?要是隔壁根本沒人呢?”
另外一個靈動活潑的女聲答了老者的話。
“哈哈,那就說明你家小姐緣分未到,急不得,也急不來。”
“小姐,虧你想來見識一下這柳州姻緣鋪,連個答話的都沒有,豈不是無趣得緊。”
被喚作小姐的女子不以為意地抿嘴笑了,“萬中無一的事情哪見得就讓我遇上了?不夠幸運罷了。”
回神的少年釋然一笑,轉頭注視著老婦人桌前的竹筒,從眾多白色紙條中隨手挑了一個,把紙扇交給身後的隨從,手指將紙條展開,眼底就有驚喜之色。
“綠野鄉間,蝴蝶振翅,身形化一。”
這回換作那頭的女子一驚,身邊的丫鬟更是難以置信到說不出話來,老者則隻是撫須微笑。
女子眼眸輕闔了幾下,纖細手指再次拈取,念出了紙上一行行楷小字,“楊花飛,春雨落,拂不盡情愁。”